品茶吟诗话远方——叶阿姨带我们走近中国茶

醉花间

<h3>2019年12月6日下午,郫筒一小二年级十二班有幸邀请叶钰颖妈妈(国家二级茶艺技师)就“从唐代煎茶到现代茶饮”作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讲座。</h3> <h3>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h3> <h3>小主持人胡予菡为我们吟诵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一七令·茶》,拉开了活动的序幕。</h3><h3> </h3> <h3>茶。</h3><h3>香叶,嫩芽。</h3><h3>慕诗客,爱僧家。</h3><h3>碾雕白玉,罗织红纱。</h3><h3>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h3><h3>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h3><h3>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h3><h3> 元稹的这首《一七令·茶》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从茶的本性说到了人们对茶的喜爱;二是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习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h3><h3> </h3> <h3>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叶阿姨隆重出场。</h3> <h3>叶阿姨精心准备,制作了PPT,将从什么是茶、茶叶有几大类、唐代煎茶是什么滋味、茶还可以这样喝……这四大方面作介绍。</h3> <h3>叶阿姨介绍到,茶是从富含茶氨酸的山茶科植物上采摘的芽、叶、嫩梗等制作成可供人们饮用的饮品,是世界上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h3> <h3>接着,叶阿姨现场为我们展示了唐代煎茶制作方法,让我们真切地走近了中国茶!</h3> <h3>唐朝时人们喝的茶是什么滋味?</h3><h3> 唐代人们的饮茶方式为煎茶,唐时的茶为茶饼,喝茶前会先将茶从茶饼上撬下来,再碾磨成粉,筛出细末,然后在锅中煮水,水沸后加入盐、姜片、陈皮等调味,再加入茶末,煮沸后饮用。</h3> <h3>叶阿姨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都是艺术的享受。</h3> <h3>久久的回味……</h3> <h3>叶阿姨亲手为每位同学盛上唐代煎茶,大家在耐心等待,不忘由衷地说“谢谢叶阿姨”。恍惚间,是否觉出穿越了千年?</h3> <h3>耐心等待中……</h3> <h3>接着,叶阿姨又介绍了中国茶的起源和种类。</h3> <h3>  <br>  茶最早起源于神农氏时期,有“神农尝百草,日遇72毒得荼而解之”的说法,所以茶的饮用历史距今已有4000多年了。茶最叫被称为“荼”。约有“荼”“茗”“荈”“蔎”等叫法,唐代陆羽的《茶经》以后才统一为“茶”。</h3><h3> 大约2千多年前,中国农民习惯在种植茶树时喝茶,并学会了如何正确的生产不同品种的茶叶。茶叶的种类繁多,根据种植和生产的方法,中国茶可以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花茶等等。<br></h3> <h3>萧萧姐姐为大家一一展示各种茶叶。</h3> <h3>大家兴趣盎然!</h3> <h3>看仔细哦!</h3> <h3>叶阿姨亲手为大家准备了精美的小卡片。</h3> <h3>收到礼物,满心欢喜!</h3> <h3>我记住了茶叶的分类!</h3> <h3>今天我们喝茶的方式有哪些?</h3><h3> 现代茶叶以散茶为主,主要流行清饮法,就是直接冲泡品饮,但唐代煎茶的方式并没有消亡,而是用一种简单的煮饮方式保留了下来,像现在的煮果茶、煮养生茶、煮奶茶都有唐代煎茶的身影。</h3><h3> 叶阿姨、萧萧姐姐和陈妈妈、刘妈妈又为我们送上了绿茶、黑茶、柠檬红茶……酸酸甜甜,真好喝!由衷地说一句:“你们辛苦了!”</h3> <h3>刘妈妈、陈妈妈、吴老师忙前忙后!</h3> <h3>进入有奖问答,我准备好了!</h3> <h3>回答正确有奖哦!</h3> <h3>茶味糖,回味无穷!</h3> <h3>叶阿姨、萧萧姐姐辛苦了!</h3> <h3>品着茶的间歇,我们的诗朗诵精彩纷呈!</h3> <h3></h3><h3> 暑假的时候,妈妈给我看了《中国诗词大会》的视频。里面不管是大人还是小朋友,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他们都会背很多很多的古诗词。其是一位叫康震的评委老师引用古人的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苏轼有诗:“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如果喜欢读书,喜欢背古诗词,那么他会成为一个有才华的人!</h3><h3> 同学们,你们想成为一个有才华的人吗?那么请熟读古诗吧!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熟背了哪些古诗呢?</h3> <h3>聚精会神诵读《千字文》</h3> <h3>诵读、演唱,经典咏流传!</h3> <h3>大方自然!</h3> <h3>小荷才露尖尖角!</h3> <h3>铿锵有力!</h3> <h3>捧书吟诵,是为了挑战新的篇目哦!</h3> <h3>一起来一首《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吟诵,我们在路上……</h3> <h3>叶阿姨的祝福</h3><h3> 客来奉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亲爱的小朋友们,茶可清心,茶可凝神,愿你们都爱上中国茶!</h3><h3> 品茶吟诗,当下即是远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