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冬日聚华师 智慧交流碰火花——2019年“乡村振兴与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召开

陈利平

<h3>  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探索城镇化、信息化背景下公平而有质量的乡村教育发展路径,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乡村振兴与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h3> <h3>  会议邀请高校专家和基层教育工作者齐聚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共同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变革路径。</h3> <h3>  12月8日,县教育综合改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曾维艳同崇阳县第三小学集团化办学课题组成员应邀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h3> <h3>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一是乡村振兴与教育发展理论探讨。二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会议伊始,雷万鹏院长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h3> <h3>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院长吴理财教授以《乡村文化变迁与乡村振兴》为题,从农民文化与生活、农村公共文化、农村宗教发展和文化与乡村振兴这几个方面对乡村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和个性化进行深入探讨。</h3> <h3>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杜屏教授从教师工作时间、工资与职业、认同感等方面对农村小学教师工作条件及影响进行探析。</h3> <h3>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操太圣教授作了题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他提倡教师通过专业发展实现其潜能,成为具有独特性的自己,从而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局面。</h3> <h3>  集美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臧艺兵教授从自己的个人经历、工作经历和学术经历分享了教育人类学个人叙事——一辈子的田野。这是一个文化人的教育情缘、一个音乐人的教育情结、一个教育人的田野情怀。</h3> <h3>  湖北科技学院教育学院吴亚林教授探讨了乡村教育的主体性。他呼吁乡村教育发展的一种动力学模式,强调推行三农主体、政府主导、政策推动,社会参与、产业促动,公共治理、群众互动等形式相结合。</h3> <h3>  湖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陈沛照教授以湘西教育精准扶贫为例,作了题为《乡村文化与教育发展》的专题报告。</h3> <h3>  会议当天下午,咸安、崇阳、英山和远安四个县市教育局做经验分享。</h3> <h3>  我县教育综合改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曾维艳就崇阳县集团化办学做了题为《教育让乡村更美丽》的精彩报告。曾主任结合我县县情,就振兴农村教育、推进集团化办学以及联校网教谈了具体措施及产生的成效。</h3> <h3>  崇阳县第三小学校长汪亚雄以《一所村小的蝶变》为题,以崇阳三小茅井校区为案例分享了一所村小慢慢破茧重生、华丽蝶变的过程。茅井校区在集团化办学前后的变化让专家们大为赞叹,崇阳县均衡教育的成效和影响在湖北省基础教育发展中成为一张亮丽名片。</h3> <h3>  研讨交流环节与会教师现场提问。当老师们问到:“为什么崇阳县城里的老师和学生愿意去乡下任教读书?”这个问题时,曾主任以乡下优美环境,教师评聘优先吸引教师;优质的师资力量,小班额教学吸引学生等回答让老师们佩服不已,同时对我县集团化办学有了更深入了解。</h3> <h3>  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重大国家战略,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石。如何通过城乡均衡发展从而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局面,每一个教育者必须仰望星空方能不忘初心,脚踏实地才会行稳致远。</h3> <h3>编辑:陈利平</h3><h3>审稿:曾维艳 汪亚雄</h3>

教育

乡村

崇阳县

振兴

集团化

发展

办学

教师

美美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