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蛇山游记

韦若民

<h3> (题记 周六天气晴好,偶闲无事,突生登南蛇山之念,于是成行。应钢弟之约,闲暇之余编制美篇“骚”一把。仅此而已) </h3><h3><br></h3><h3>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h3><h3>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白蛇修炼成仙,后因迷恋眼前美景,误了升仙时辰,被天庭镇于此,面南思过,天长日久,化为石山。或许因此留下的怨恨,其型其势险恶高耸,如凶猛的南蛇欲向东南面扑去,亿万年来从未妥协,以示心中的不平,南蛇山因此得名。因山势陡立,难于攀登,又被称为“难涉山”。</h3><h3> 南蛇山,为典型的整体石头山,海拔三百多米,亭亭矗立于龙江北岸,默默凝望着对岸那方小城。虽无名山之魂,亦无文人骚客之墨宝、足迹,却因近城区,而成为当地人们锻炼、登高、拍片的首选之地。</h3><h3> 现今,南蛇山下建有刘三姐音乐喷泉广场,曾一度成为宜州市民休闲、娱乐、观景的好去处,是宜州的城市名片之一。 </h3><h3><br></h3><h3> 歌仙蛇仙相伴,从此不再孤寂。</h3> <h3>  南蛇山,不负“难涉”之名,其石阶依山而上,或蜿蜒,或笔直,高低不一,宛若天梯。险峻之余惊叹筑路人付出的艰辛和汗水。</h3><h3> 一路拾级而上,沿途有三两结伴的青年,有成双结对的情侣,有独来独往的闲人,有嬉戏打闹的鞋童,有柱拐独行的老人,有牵儿带女的夫妇,形形色色,应有尽有,各行其乐。</h3><h3> 唯独尾随红衣美女,一路偷拍,除了喘气不敢有任何声息和奢望。不求偶遇,只当画中背影。</h3><h3> “我信你个鬼,你这糟老头坏得很。”呵呵,突然想到抖音里的这句话。</h3><h3> 风景这里独好!</h3> <h3>  次峰更是观景的好地方,凭借现代的工具和工艺,工匠门打破了依山而建的旧时常规,在半山处旧道左侧新修建了通往次峰的钢架木板步梯,临架于山崖灌丛中,犹如一条巨龙盘山而上直达次峰之巅。<br></h3><h3> 钢架步梯坡度更缓,宽度足够,步级更矮,级高统一,少了那份高一脚低一步的不合谐节奏,你下我上自由有度,无需作过多避让,沿途顿感多了几分轻松和惬意。</h3><h3> 或许正因如此,无意间聚焦亮点跟丢了。</h3> <h3>  一路闲游漫步,一边胡拍乱照,不知不觉到达次峰观景台!</h3><h3> 停留片刻,独享居高临下之意境,城区全貌尽收眼底,尽赏目所能及之景物。</h3><h3> 红衣亮点再现。就是嘛,难道还能飞上天?</h3> <p>  站在南蛇山次峰观景台可尽揽宜州城区,看日出日落,观龙江景致。</p><p> 尘雾笼罩下的宜州城,蒙蒙渺渺,好像披着面纱的少女,更因神秘而顿生怜爱。</p><p> 宜州这座小城,有两千一百多年历史,出了三元及第的冯京和壮族歌仙刘三姐两位牛人,冯京生于宜州,长于宜州有史可查,是真有刘三姐或者是个传说歌仙,目前依然众说纷云,但宜州人爱唱山歌是不争的事实。</p><p> 宜州从来就不缺故事,宋代江西诗派开山之祖的黄庭坚在宜州度完余生;明朝最牛驴友徐霞客云游宜州并留下两万多字的驴游日记;清朝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南京事变后引退广西,曾在宜州驻军将近一年,并留下全国唯一保存的太平天国将士唱和诗词石刻;抗战时期,浙江大学整体搬迁到宜州办学,并以“求是”作为校训沿用至今,“求是桥”(三桥)由此而来。</p><p> 岁月流逝,城名数易,唯有不变的是变,无论如何变迁,山还是这座山,城还是这片城,纵有诸多遗憾,那也是历史的必然,小城从不畏惧时光的打磨,也从未停下前行的脚步,小城仍在续写她的未来。</p><p> 南蛇山巅情悠悠</p><p> 小城大爱竞风流</p><p> 千年美誉今安在</p><p> 梦断铁链锁孤舟</p><p> </p><p> </p> <h3>  离开次峰观景台,再奔主峰去。</h3><h3> 一路跟随前方的一对母子沿着陡峭的石阶缓缓前行,母亲背着鼓鼓囊嚢的双肩包,右手牵着小孩,左手不时扶着围栏或石壁,拉拽着孩子一步一个新高度不断向上。小孩子时而连蹦带跳,时而驻足回望,时而扶栏远眺,不时发出这样和那样的声音。 </h3><h3> 孩子的世界,没有痛苦与哀愁,充满着童话的色彩,但他可知道 ,每一个身影的背后,都装着满满的爱而负重前行?</h3><h3> 大手牵着小手,寸步不离,还有什么比这一刻更幸福的?</h3><h3> 新梯连旧梯,级级向上级级上</h3><h3> 大手牵小手,步步登高步步高</h3> <h3>  成功登顶,到达至高点。</h3><h3> 当踏上最后一级台阶的那一刻,全程攀登的疲惫随四面来风而瞬间烟消云散,环顾四周,似乎缺少了什么,绕着观景亭内围栏溜达一圈,除了感觉离天空更近些,远山看起来更矮更小些,还真的没有什么格外的惊喜。</h3><h3>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过如此。</h3><h3> 一次说走就走的个人出行,不做任何的准备,不加丝毫的修饰,这就是生活。</h3><h3> 学会感受生活的美好,或许你会发现过程远比结果重要。</h3><h3> </h3><h3> 呼呼袭来四面风</h3><h3> 俯瞰对岸雾蒙蒙</h3><h3> 极目远眺众山小</h3><h3> 皆因临顶人为峰</h3><h3><br></h3><h3> 南蛇山,我来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