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堠北庄镇湛上、暴马村之间一块高岗之上的二贤庄,相传山东好汉秦琼卖马、养病,李密落荒避难的故事曾在这里发生。并且是孕育《说唐》、《隋唐演义》等历史文学名著的神奇传记的地方。征得潞州区文化和旅游局的同意,我们驱车前往二贤庄拍摄。</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从长治市的八一广场出发,经太行西街与西二环交叉口向南行驶约两公里,大约半个多小时的路程,在湛上村与暴马村交界处的公路西侧即到达二贤庄。远远地就可看到地处一片高地上的二贤庄的阁楼和绵延的仿古寨墙。其实二贤庄不是一个村子,它倒像是一个古老庄园。顺坡上行不到百米,可见二贤庄指示牌 。二贤庄座西向东,但见古檀色的寨墙和门楼。门前有一古槐,相传为秦琼卖马拴马之处,古槐为隋朝所栽,距今已一千多年,但至今仍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古槐旁栓有一黄色骏马,甚是壮实,似乎让人一下就联想到了千年前秦琼卖马的历史。面前的阁楼上“二贤庄”三个字映入眼帘,虽是冬季,树叶已经飘落,但能感觉到这远古阁楼殿堂都是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翠绿树木之中的。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这二贤庄,不仅是隋唐演义中 “秦琼卖马”的故事发生地。更是隋唐演义中侠义热肠的长治人单雄信及其兄单雄忠的故居。单氏双雄行侠仗义,嫉恶如仇,上党百姓极其拥戴,称其为二贤,故其庄院也就叫做二贤庄。山东好汉秦琼生病落难于潞州,卖马、而得到单雄信无私资助,在此养病,成就一段千古留传的英雄佳话。这是其一。正在这里练剑的一位老者给我们讲:“老人们回忆,旧时在二贤庄前有一条沟,沟上有一座腐朽不堪的吊桥,吊桥下的河沟里已经干枯,人和牲畜可以通行。”如果这种描述的历史事实成立,那二贤庄就应该是一个带军事性质的建筑城堡,即便不是隋唐年代军事的形制,也极有可能就是后世封建诸侯地域割据下烽火硝烟的产物。高墙壁垒,易守难攻是兵家秣兵厉马的记载,这是其二。</font></h3> <p> 二贤庄大门</p><p> </p><p><br></p> <p> 二贤亭</p><p><br></p> <p> 龙爪槐</p><p><br></p> <p></p><p><br></p> <p></p><p><br></p> <p> 谢映登</p><p><br></p> <p> 魏征</p><p><br></p> <p> 单雄忠</p><p><br></p> <p> 单雄信</p><p><br></p> <p> 秦琼</p><p><br></p> <p> 李密</p><p><br></p> <p> 王伯当</p><p><br></p> <p></p><p><br></p> <p> 秦琼养病</p><p><br></p>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p> 单氏家族</p><p><br></p> <p> 照壁上的雕刻“龙”</p><p><br></p> <p> 石刻上的历史(1)</p><p><br></p> <p> 石刻上的历史(2)</p><p><br></p> <p> 石刻上的历史(3)</p><p> </p><p> 二贤庄经过80年代筹资复建,第一期复原工程已基本建成包括二贤中厅、东西配殿、两边厢房、古寨城楼、聚贤亭、怀远亭以及左右门房和围墙等十余项仿古建筑。连同原有旧正厅、拴马唐槐、宋代古柏古碑石刻等景观,显示出殿厅连云、古树参天、高墙壁立,势琚险峻的古寨风貌。 </p><p><br></p><p><br></p><p><br></p> <p> 秦琼卖马</p><p><br></p> <p> 正门景观</p><p><br></p> <p> 冬季里的二贤庄</p><p><br></p> <p> 二贤庄鸟瞰</p><p><br></p> <p></p><p> 二贤庄相邻的西二环路跨河大桥</p><p><br></p><p> 被古典历史名著《隋唐演义》、《响马传》、《说唐》等小说描绘的起伏恢弘波澜壮阔的历史,被京剧、秦腔、豫剧、评书等多种地方戏曲所表现的《秦琼卖马》、《雄信反唐》、《锁五龙》等历史故事和传说,都和二贤庄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渊源。对此,不论二贤庄传说的秦琼卖马、李密避难的历史故事,还是沉寂已久的古碑都有值得历史学者来揭开谜底的历史责任和现实意义。</p><br> 撰文:王祥生 <br><p></p><p> </p><p> 2019年11月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