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之家,我们大家的家。

圆圆爱写作

<h3>  第一次听到“作家之家”这个名字感觉特别的新鲜。出于对文学的热爱,乘上去青铜峡的车来到了这个期待已久的地方。</h3><h3> 这里的每一处风景都和我想象中的有一比。作家之家坐落在青铜峡市陈袁滩镇农民新居,这里远离闹市,有一种处在“世外桃源”的感觉。周围都是平坦的土地,还有肥沃的庄稼。让我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h3><h3> 作家之家的创办人鲁兴华(鲁老师),把作家之家的地点选在这里也有她的想法:这里相比市区比较安静,适合创作。许多外地的朋友还有宁夏本地的朋友,听闻在青铜峡有这样一个地点,不管路途有多远,连夜赶到这里。正像鲁老师说的,作家之家是作家的家,是我们大家的家。在这个二层小洋楼里,盛放着书万册藏书,还有我们在吃宴席的时候见的圆桌。对于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来说,看完书聚在一起吃一顿饭也是一餐美味的精神佳肴。作家之家除了吃饭的餐桌、书籍,还有精心设计的农家大炕。这样的环境在完成我们文学梦的同时,也让我们的内心无比踏实。</h3> <h3> 正值12月,作家之家的农家小院也褪去了往日的繁盛。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温馨,祥和的院子。前面的河水也静悄悄地享受着这完美的农家生活。不用说我想坐在椅子上,泡一杯热茶,拿一本自己心仪的书籍,开始自己的阅读时光。我猜想这样的感觉应该是刻骨铭心的,至少我是这样觉得。现实生活让我们充满了浮躁,许多灵感也被吞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中。把创作的心思安排在这里,一定会是一个对的选择。</h3> <h3> 鲁老师创办作家之家的初衷是:在组织一次征文比赛时,她发现80后90后00后作家几乎没有。对于一个文学爱好者来说,这确实让他很痛心,于是用了一年的时间开始创办作家之家。她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文学爱好者和作家零距离接触,发展本市的文学创作。为了让作家之家的声誉影响更大,她开始宣传,通过各大媒体将作家之家的创办消息传到了市区内,以及区外。终于将这个消息传到了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耳中,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很兴奋,都陆续的来到了这里。</h3><h3><br></h3> <p>作家之家创建以来,秉承“培养文学人才,创作文艺精品,弘扬优秀文化,传播精神文明”的宗旨,一是面向广大文学爱好者举办公益文学讲座,使一批文学新人脱颖而出,为宁夏作家队伍注入新活力。二是邀请区内外文艺工作者深入乡镇、学校、企业、社区、图书馆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大讲堂、文艺采风以及志愿服务等惠民文化活动,为青铜峡市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三是通过地标吸引全国各地的文艺家协会、文化团体、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进驻采风、创作、研讨及讲座,拓展了青铜峡的文化内涵,为当地乡村振兴增添文化底色。四是作为“党建好故事创作编辑研究中心调研基地”的红色阅览室,为党员干部搭建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以及阅读红色经典学习交流的平台阵地。2018年9月22日,中国作家协会全委、著名作家石舒清到作家之家采风并题写“文学照亮生活”。2019年3月14日, 宁夏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崔晓华带领吴忠市和青铜峡市文联班子成员以及各文艺家协会负责人到作家之家调研,崔晓华主席为作家之家题写“文明之花绽放新时代”。</p> <h3> 作家之家真是一个适合创作的地方,安静的环境,时尚的书屋,还有高大上的聚餐,让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来到这里真的没有错。</h3> <h3> 我是作家之家的第三期学员,本来是报了第二期,因为一些原因只能错过这一期,对于我来说不能就这样平白无故的错过,在第三期召开时,我很顺利的来到了这里,也见到了鲁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鲁老师真的很亲切,通过和她的谈话,我觉得她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人,也许是从小受文学的熏陶,在与别人说话,做事时,都能看出她是一个很有教养的人。创办作家之家也费了很多心思,从地方的选择,还有书房会议室布置,都能看出她的用心,就连我们吃饭的地方都布置得很周到,餐桌还有餐具上都印有作家之家的“样”子。</h3> <h3>  作家之家创办至今,已举办了八期,包括已经上班的职员,农民,还有学生等。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大作家,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们的写作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当中,作家之家一定会吸引全国甚至国内外更多的文学爱好者。</h3> <h3> 作家之家我们大家的家,感谢鲁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在以后还是在以后的更多年里,只要作家之家不散,我们永远都不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