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脱贫攻坚防止责任“甩锅”

巴山异人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脱贫攻坚防止责任“甩锅”</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吴联平 </h3><h3> </h3><h3><br></h3><h3> 当前,是我州实现全面脱贫、整体摘帽的紧要关头,也是脱贫攻坚进入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如何聚合众力确保稳定脱贫、长远脱贫、长效脱贫,是扶贫工作面临的迫切问题。</h3><h3> 扶贫工作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和现象是,一些村脱贫攻坚主角错位、主体错易、主责错偏,驻村干部在埋头干、攒劲干、拼命干,而村干部、贫困户却甩锅靠边站,事不关己当看官、当聊客、当吃瓜群众,甚至“剃头挑子一头热”,在一旁无事生非看冷、看笑话,村干部逐渐被排开化、被边缘化。</h3><h3> 村干部责任甩锅、被边缘化,既有村干部自身素质不高、能力不强、依赖思想严重的影响,也有部分驻村干部存在喧宾夺主、李代桃僵的偏颇想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对基层考核考评机制设计不够合理、不够科学等原因。</h3><h3> 毋容置疑,村干部、贫困户才是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全面脱贫、全面摘帽的责任主体,驻村干部应该履行的是指导、督导、引导、协助、帮扶责任,而不是大包大揽的保姆式、替代式帮扶。驻村干部更重要的是领着贫困村、贫困户怎么走脱贫路、致富路,而不是代替贫困村、贫困户去走脚下每一步。保姆式、替代式帮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溺爱”“错爱”,容易惯出和养成等靠要、懒惰型等坏毛病,对稳定脱贫、长效脱贫只会起到阻碍、抑制的副作用。</h3><h3> 要想贫困村、贫困户真脱贫、脱真贫,达到稳定脱贫、长效脱贫而不返贫的良好效果,而不至于形成驻村干部一撤走就返贫的恶性循环,还需充分调动村干部、贫困户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和内生活力,激活“造血”功能和“扩管”功能,真正将脱贫攻坚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扛在自己肩上、拿在自己手上,提高主动意识、参与意识、进取意识,自觉想办法、拿主意、定规划,做到出实工、出硬力又出漂亮活,而不是一味靠在墙根晒太阳、待在一旁看“表演”。</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 驻村干部虽然是贫困村促脱贫的中坚力量,但只能起到“促脱贫”的助推作用,而本乡本土、本村本土的村干部才是村脱贫致富、脱贫奔小康的“领头雁”“带头人”和“排头兵”。贫困村的长远发展、长效发展,还得靠本土人才发挥领头、带头、示范、引领作用。驻村干部迟早要“返城”,要想解决稳定脱贫、长远脱贫、长效脱贫,还得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一支永不回城、永不离开、扎根本土的工作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