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南小】二十四节气——大雪

美友47014508

<h3> 你知道大雪的含义吗?</h3><h3>“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h3> <h3> 大雪三候</h3><h3> 我国古代将大雪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鹃鸥不鸣,二候虎始交,三侯力挺出。”这是说此时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叫了;由于此时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h3><h3> 大雪农事</h3><h3> “瑞雪兆丰年”是许多人很熟悉的一句农谚。这时候,厚厚的积雪覆盖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为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犹如为作物盖上一层被子。积雪融化时可以增加土壤的水分含量,可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另外,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几倍,还具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所以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说法。</h3><h3>大雪时节,我国大多数地方已披上冬日盛装,冬小麦已停止生长。江淮及以南地区的小麦、油菜仍在缓慢生长,一定要注意施好腊肥,为安全越冬和来春生长打好基础。华南、西南小麦进入分蘗期,应结合中耕施好分蘖肥,注意冬作物的清沟排水。这时天气虽然严寒,但贮藏的蔬菜和薯类要勤于检查,适时通风,不可将窖封闭得太严,以免里面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导致烂窖。因此,在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保持窖内较低的温度。</h3><h3> 大雪习俗</h3><h3>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将大盐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家禽内外,反复揉搓,直到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将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禽畜肉,一层层码在缸内,倒入盐卤,再压上大石头,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h3> <h3>“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h3> <h3> 知谚语</h3><h3> 大雪不冻倒春寒。(桂)</h3><h3>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黑)</h3><h3> 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冀)</h3><h3> 大雪不寒明年旱。(冀)</h3><h3> 大雪纷纷是丰年。(川)</h3><h3> 品诗词</h3><h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h3><h3> (唐)岑参</h3><h3> 北风卷地白草折,</h3><h3> 胡天八月即飞雪。</h3><h3> 忽如一夜春风来,</h3><h3> 千树万树梨花开。</h3><h3> 散入珠帘湿罗幕,</h3><h3> 狐裘不暖锦衾薄。</h3><h3> 将军角弓不得控,</h3><h3> 都护铁衣冷犹著。</h3><h3> 瀚海阑干百丈冰,</h3><h3> 愁云惨淡万里凝。</h3><h3> 中军置酒饮归客,</h3><h3> 胡琴琵琶与羌笛。</h3><h3> 纷纷暮雪下辕门,</h3><h3> 风掣红旗冻不翻。</h3><h3> 轮台东门送君去,</h3><h3> 去时雪满天山路。</h3><h3> 山回路转不见君,</h3><h3> 雪上空留马行处。</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