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新疆(长篇游记之64)叼羊与姑娘追

天下时报

<h3>  原创/赵汗青 摄影/张丙奇</h3><h3><br></h3><h3> 新疆少数民族身材高大,体格健壮,剽悍英武,是富有阳刚之美的民族。他们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许多都和马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了那种特有的强健体魄。</h3><h3> 叼羊,是新疆少数民族最喜爱、最普遍的一种剧烈的马上运动,是力量的较量和智慧的竞争。叼羊开始,首先由当地一名德高望重的白胡子老人为骑手们向真主祈祷,祝愿骑手们平安。随后,东道主就用尽生平之力,将羔羊高高抛向天空,一场紧张而精彩的叼羊赛就开始了。雪白的羔羊飘向空中,如同平地上卷起了一阵狂飚,平静的叼羊场上,立即沸腾。骑手们象雷鸣电闪、似饿虎扑食向羔羊冲去。几十只马头搅做一起,几十双手伸向羔羊。只见一个骑手双腿一夹马肚,坐下马长嘶一声,突破重围,骑手轻舒猿臂,抓住羊恙;未及转身,一骑手就来了个“泰山压顶”,猛扑下来,将羊抢走;一骑手来了个鹞子翻身,将羊叼去;一骑手略施巧技,来了个山鹰捉鸡,把羊抓在手中,接着蹬里藏身,乘机欲走;一骑手又施展奇术,来了个海底捞月,从对方的马肚下抓住羊头,猛然拉出;还未坐稳马鞍,羊腿又被另一骑手抓住,两人一个抓头,一个拉腿,互不相让;正在难解难分,一骑手突然从斜刺里冲过来,猛力冲开二人,将羊羔紧抱怀里。谁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喝采声未止,一名紧跟在后面窥测动静的老练骑手,扬鞭跃马,似狂风闪电,呼啸而至,只听他大叫一声,坐骑腾空而起,随着马蹄落地,羔羊已被他抱在马鞍上了。骑手们都被他这一意外动作惊呆了。等同伙们醒悟过来时,他已催马冲出包围圈。众骑手才如梦初醒,扬鞭穷追时,早已悔之晚矣。那位老练的骑手已经将羊羔扔在了指定的地方。众骑手只有在欢呼声和叹息声中向这位叼羊的优胜者祝贺了。</h3> <h3>  “姑娘追”是又一种独特的马上体育活动。过去是哈萨克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h3><h3> 男女双方各骑一匹自己喜爱的快马,朝前方既定的一个目标前进。在去程中,两人并辔缓行,小伙子对姑娘可以任意开玩笑,说俏皮话,以至倾诉爱慕之情。在这一段行程中,不管小伙子说什么,姑娘都只能默默地听着。如果姑娘对小伙子有情意,这时自然是又娇羞又愉快;如果对小伙子不喜欢,姑娘就要施展马上本领,机智地紧催坐骑,以便尽快地到达回马点,摆脱困境。有的小伙子骑术好,就可以赶上姑娘,拉着姑娘的马缰在草原上兜圈子。到达回马点以后,真正的“姑娘追”开始了。</h3><h3> 只见小伙子纵马狂奔,直向终点驰去,姑娘跃马扬鞭,穷追不舍。按规矩,姑娘只要追上小伙子,就可以用鞭子抽打他,小伙子不得还手。有的姑娘依仗马上技术高超,一手拉着小伙子的马缰,一手扬鞭抽打。这时候,姑娘但愿自己的坐骑是千里驹,小伙子唯恐自己骑的不是追风马。如果姑娘对小伙子有情有意,别看她鞭子扬得老高,其实落在小伙子身上却是轻轻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小伙子当然更是心领神会。虽然挨几下鞭子,心里却是甜滋滋的。通过这种别有风趣的活动,不知多少有情人成了眷属。</h3><h3> 现在,通过这种“马上定情”的事情虽然很少了,但作为一种有趣的体育活动却保留了下来。</h3><h3> 马,是高原游牧民族的翅膀。这里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大都离不开马。除了上面讲的叼羊、姑娘追外,还有赛马、走马、跃马比赛,骑马比武、马上摔跤等。</h3><h3><br></h3><h3>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创)</h3> <h3>  赵汗青 简 介:</h3><h3><br></h3><h3> 赵汗青,本名赵先杰,配字汗青,男、汉族,安徽宿州人,祖籍淮北,资深媒体人、作家、文史学家,博士,《天下时报》网总编辑。</h3><h3> 已出版并创作20万字军事历史小说《垓下之战》、20万字军事小说《抗日英雄欧明海传奇》、20万字历史章回小说《游龙戏凤后传》、50万字文史类《沧海宿州八千年》、20万字长篇军事历史小说《血染虹桥》、20万字传奇小说(合作)《抗日名将孙象涵传奇》、20万字章回小说(合作)《玉皇寺传奇》、6万字纪实文学(合作)《丰碑——革命先烈吴可传》、10万字长篇游记《行走藏疆高原》等九部作品。</h3><h3> 安徽省宿州市党史研究员</h3><h3> 安徽省宿州市侨联常委</h3><h3> 安徽垓下研究会学术顾问</h3><h3> 电话(微信)182 2560 3085</h3><h3> 邮箱:250498978@qq.com</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