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的视角开展活动

淡月静荷

<h3>  今天的校园民族文化嘉年华活动已经圆满结束了。打开贵港日报现场云的直播平台,看到了近4万的点击量和数不清的点赞。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这种幸福来自于社会的关注,它让我看到了教育充满希望的未来。然而这并不是最打动我的,最打动我的是孩子们的笑脸,孩子们专注的神态,还要孩子们的创意和口才。</h3> <h3>  活动的开始是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同学们把右手高举过头,眼睛里写着“专注”。</h3> <h3>  入场式上,最抢眼球的是亲子方阵。当家长们穿着本民族的节日盛装,牵着孩子的手走过主席台时,孩子们的眼里满是幸福。</h3> <h3>  节目准备开始了,同学们席地而坐。伸长了脖子张望,"精彩的节目怎么还不开始呢?不急,再等等吧"。这时,同学们的眼里充满了渴望。</h3> <h3>  贵港日报童心圆小记者站的同学们,是本次活动最繁忙的一群人。他们或举起照相机记录精彩瞬间,或拿起话筒采访嘉宾,或低头记录身边的新闻。你瞧,那位采访画家爷爷的小记者态度多认真呀,一边问一边记录,生怕记漏了哪个字。</h3> <h3>  "我已经扎好马步了,同学们把绣球都投进我的框里吧"</h3> <h3>  “那个框那么小,距离又那么远,我能投中吗?不管了,试试吧。”</h3> <h3>  跳竹竿舞是女同学的拿手好戏,瞧我们女同学个个身轻如燕,可男同学呢?那个脚老半天也抬不起来,真急人哪。</h3> <h3>  拔河!咱不怕,为了班级荣誉,今天咱拼了!</h3> <h3>  对方已经开始发力了,你怎么还笑呢?赶快进入状态吧,不然就要输了。</h3> <h3>  胜利在望!一二三加油!赢了!!</h3> <h3>  科普知识竞赛开始了,听说有奖品。我要认真听,不然机会就让别人抢去了。</h3> <h3>  这些在油纸伞上画画的同学真厉害。他们怎么那么专注呢?你看那位正在画叶子的男同学,红领巾都跑到背后去了,自己一点儿也不知道,真想过去帮他把红领巾扭正。哎,算了,打扰他画画可不好。</h3> <h3>  我来瞧瞧姐姐画的是啥?哦,这个嘴巴的地方还可以涂上一点红色。</h3> <h3>  我喜欢这幅画。</h3> <h3>  我喜欢这幅。</h3> <h3>  太神奇了,我什么时候也可以画得这么好呢?</h3> <h3>  “这个地方的墨可以稍微淡一点儿,这样叶子的层次感就出来了。”</h3> <h3>  阳光下,三个女孩正蹲着,虽然旁边围满了人,但她们的眼里只有伞,她们的心里只有画。</h3> <h3>  老师说, 画画和写字要注意姿势,我记住了。</h3> <h3>  “老师,这是我做的民族美食,叫吉祥如意,您尝尝吧”</h3> <h3>  这道菜造型不错,不知味道如何?好想尝尝,可是评比还没开始呢。</h3> <h3>  瞧瞧我的创意,“美丽荷城,港南一小,识字知书”叔叔阿姨赶紧点赞吧!</h3> <h3>  评比结束了,可以开始品尝了,哈哈,我也来一个。</h3> <h3>  今天真是太开心了,要是每天都这样,那该多好。</h3> <h3>  平日里,我们成人往往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而孩子却以他的视角来探究这个世界。今天,孩子们用他们的笑脸,用他们眼神,用他们的姿态告诉我:“在每一个看似懵懂的孩子身上,都有一个灵魂在朝着某种形态生成”。用儿童的视角看儿童,用儿童的视角开展活动,用儿童的视角做教育。对于我这个小学老师而言,希望为时未晚。</h3>

视角

同学

孩子

画画

儿童

开始

点赞

专注

活动

贵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