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律动》

半只眼

<h3>  动车,书本。</h3><h3> 在飞驰的列车上阅读,犹如智慧海洋里漂泊,时沉时浮,在两座城市之间奔走,仿佛时光隧道里穿梭,一眨眼,相去经年。父亲,儿子,儿子,父亲,两个角色频繁而又规律地切换,不知不觉中,龙套已然变成主角。车窗外,森林,田野,村庄,蒙太奇般向后翻涌,耳边,不时传来旅途的鼾声和呓语。列车员播报站名,字正腔圆,小推车装满零食,执着地寻找买主。这样的舞台布景,又是出自哪个大师的手笔?</h3><h3> </h3><h3> </h3><h3> </h3><h3> </h3> <h3>  阅读是快乐的,甚至可以说是眼下最划算的买卖,一件破衣,一壶淡酒,差不多的铜板儿竟可以换一大摞书籍。临近和自己妥协而知天命的年龄,记是记不住了,但愿能够读到智慧的边缘,拿记住的只是知识的说法搪塞周围的嘲讽和异样的目光,借梯下楼,假装清高的样子。读巧夺天工的结构,严谨而无痕,似松实紧,似紧实松,浑然天成。读娓娓道来的叙述,简约而又明达,含蓄而又精当,如沙若水,缓缓流淌。读醇厚绵延的情感,时而低吟浅唱,千回百转,时而高歌猛进,十面埋伏。读自然,读生命,读肉体,读灵魂,读方正,读圆滑,读喧嚣,读寂寞,读苦难,读幸福……</h3><h3> 读的是什么呢?疯子把自己读成了傻子!天空升起一轮橘红的残月,狭谷深涧,素衣独行,一个回声,一个影子,一场梦。风一吹,就没了。</h3> <h3>  动车即将进站,广播声响起,合上扉页,双腿似乎有些沉重,内心却更加宁静,淡然,通透而又充实,不知哪来的勇气,竟然附弄风雅起来:</h3><h3> “在母亲的子宫里</h3><h3> 在亘古的舞台上</h3><h3> 在天地之间</h3><h3> 我们尽情舞蹈</h3><h3> 但我们中有的人</h3><h3> 天生没有耳朵</h3><h3> 音乐在血液里流淌”</h3><h3>(半只眼,2019.12.6.随笔于动车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