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印度一一圣城瓦拉纳西

秋韵

<h1><b>&nbsp; &nbsp; &nbsp;瓦拉纳西对于印度教徒来说相当于基督教的耶路撒冷和伊斯兰教的麦加,是这块神秘大陆上无可比拟的至圣之城。</b><b>恒河是印度文明的摇篮,是印度民族的灵魂所在,因而被印度人视为圣河,看作是湿婆神的化身。</b><b>这里同时也是佛教徒向往的圣地,高僧玄奘当年历经千辛万苦,最终要到达的极乐西天就是瓦拉纳西。而对于外国游客来说,这是一座有着些许战栗色彩的城市。<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洗净罪恶的圣河与终结业障的黄泉在这里交汇,生与死在这里轮转,这里的丰富多彩令人目眩神迷,这里的混乱无序也不留余地。</span></b></h1> <h3>摄影:秋韵</h3><h3>文字:秋韵</h3><h3>音乐:Behti Hawa Sa Tha Woh</h3><h3>时间:2019.11.30-12.1</h3> <h1><b>&nbsp; &nbsp; 恒河夜祭的场景给我带来震撼,那一刻神圣与信仰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作为</b><b>一个旅行者很难体会恒河在印度教徒心中的地位,但当你看到那一张张虔诚的面孔,以尊重的态度去真心感受时,你对恒河的感觉,或许会有另外一番解读。</b><b> </b></h1> <h1><b> 在恒河上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身临其境的体验这恒河的古老祭祀,不信神的我让这虔诚的场景所感染,仿佛神或许存在,</b></h1> <h1><b> 在印度,大多数印度教信徒终生怀有四大愿望:敬湿婆神、到恒河洗圣水澡并饮用恒河圣水、结交圣人朋友、居住在瓦拉纳西圣城。这四大愿望有三个都要在瓦拉纳西实现,可见瓦拉纳西在印度人心目中的地位。</b></h1> <h1><b> 风雨无阻已持续千年的恒河夜祭,就在瓦拉纳西的恒河边举行。无数人每天聚集在恒河边,聆听夜祭中神的教谕。</b></h1> <h1><b> 马克·吐温对瓦拉纳西有这样的评价:“只要看过一次,即使只是瞬间的一眼,也不会有人愿意将这短暂的一瞥,与世界上的其他风景交换”。</b></h1> <h1><b> 清晨时分,我们坐着船望着恒河两岸的风景,早上的雾气与城市的烟雾,天边的霞光与万家灯火交相映衬,静谧之中传来声声梵唱,让人觉得自己仿佛不在人间,此时此刻圣城的气息飘然而出。</b></h1> <h1><b>&nbsp; &nbsp; 在恒河岸边,很多虔诚的信徒走进河中在晨曦里沐浴,印度人相信恒河能够荡涤净人生的罪孽与污浊,因此来瓦拉纳西沐浴一次恒河水是他们的必修课。</b></h1> <h1><b> 据说古时恒河水波涛汹涌,泛滥成灾。于是湿婆化作美丽的女神来到喜马拉雅山下,散开秀发,让河水从自己的头发上缓缓流过,使得恒河两岸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从此,印度教便将恒河奉若神明,敬奉湿婆神、洗圣水浴成为印度教的两大宗教活动。</b></h1> <h1><b> 很多远道而来的人都要装一瓶恒河水给亲人带回去。他们相信喝恒河水能清除疾病。</b></h1> <h1><b> 清晨恒河上的红嘴鸥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b></h1> <h1><b>  印度恒河的火葬,是所有印度教信徒认为的人生最后的一个归宿地,在恒河边的火葬也是死后灵魂通往神灵而得到解脱的最重要的仪式。</b></h1> <h1><b>  在整个火葬的过程中,会有撒爆米,焚香和用恒河水浸泡三个基本步骤。信徒对火葬并没有太多悲伤的气氛,现场显得很平静。</b></h1> <h1><b> 印度教徒一般都认为能在瓦拉纳西死去就能够超脱生死轮回的厄运。</b></h1> <h1><b>  据说用恒河水浸泡过的尸体,死者在火化后能获得解脱。</b></h1> <h1><b> 在瓦拉纳西的恒河畔火化并将骨灰洒入河中也能超脱生前的痛苦。凡间一世,归化于尘埃之中</b></h1> <h1> <b>这或许是恒河的神奇,喧闹与肃静同在,生与死同在,世俗与神圣同在,印度教徒将自己的一生都交给恒河,于是人世间的肮脏、丑陋、死亡等种种不幸,都随着恒河水流向远方</b></h1> <h1><b> 在瓦拉纳西有很多从远处来的等死之人</b></h1> <h1><b> 鹿野苑也是世界佛教四大圣地之一,是佛祖正式传道(法轮初转)的地方。</b></h1> <h1><b> 5世纪中国晋僧法显就来此处,看到此地佛法兴盛。</b></h1> <h1><b> 7世纪唐僧玄奘来此,鹿野伽蓝如日中天,成为重要的佛教中心之一,僧徒一千五百人。</b></h1> <h1><b> 10世纪以后印度佛教开始衰微。13世纪时鹿野苑再也不显,完全毁灭,不见任何史籍所载。</b></h1> <h1><b> 1851年后,英国考古学家开始进行发掘。发掘出来的重要遗物有阿育王石柱、红砂石菩萨像和众多的佛像,现藏在鹿野苑博物馆内。</b></h1> <h1><b>&nbsp; &nbsp; 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君主阿育王崇佛,在此建立了阿育王石柱。</b></h1> <h1><b> 在鹿野苑发掘的精美佛陀雕像</b></h1> <h1><b> 阿育王石柱的狮子柱头,已被列为印度共和国的国徽图案。</b></h1> <h1><b>&nbsp; &nbsp;印度牛是最牛x的动物,原因是牛是湿婆大神的坐骑,<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它也是神,在城市的任何地方,或站或卧或悠闲的溜达。</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超过80%的印度人都是印度教徒,他们敬牛如敬神,他们认为每头牛背上都乘坐着湿婆神,巡视着印度大地,世俗的眼光确实难以理解神圣的宗教感情。</span></b></h1> <h1><b>  连"圣雄"甘地生前也曾说过,他尊重母牛的圣洁,犹如尊重他的母亲。在印度杀牛是要坐牢的</b></h1> <h1><b> 就是最好吃的在印中国企业员工也只敢偷偷杀流浪狗,没人敢动一根牛毛。导游介绍oppo在印中国员工把当地流浪狗都吃光了,引起当地居民的强列抗议。</b></h1> <h1><b> 跟我们合影的这位是加拿大老人,在从克久拉霍到瓦拉纳西的火车上是我们的邻座,我们交谈得很愉快,他还学习中文,在手机里有中文教材,不过我们看了半天没看懂,都是用英文标的中文发音。在鹿野苑我们又一次相遇,他要求和我们合影好回去发推特和脸书。他来过中国四次,去过印度三次,这是他最后一次游印度了,他已经70岁了。有趣的是他行李很少,他告诉我们离开印度时只带走相机和相片,其余全部扔掉。</b></h1> <h1><b> 杜尔迦寺庙,建于18世纪,里面供奉的是印度破坏神湿婆的妻子帕尔瓦娣</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