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秦淮河

连超

<h1>&nbsp; &nbsp; &nbsp; &nbsp; 按照计划,我们在中午离开了南浔,经湖州乘高铁,下午三点多钟就到达了南京。</h1><h1> 南京与西安、洛阳、北京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被称为六朝古都,哪六朝呢?三国时的东吴,两晋时的东晋,南北朝时的宋、齐、梁、陈,共六朝。入住的酒店安排好之后,趁黄昏,我们来到了南京秦淮河夫子庙一带,通常到南京的外地人,如果住一夜的话,晚上一定会去秦淮河看看夜景。</h1><h3><br></h3> <h1>&nbsp; &nbsp; &nbsp; &nbsp;秦淮河是长江下游的一个支流,下游由东向西穿过南京市区,注入长江,历史上有航运和灌溉功能,孕育了南京古老文明,被称为南京的母亲河。唐诗人杜牧的一首诗《泊秦淮》问世后,秦淮河之名始盛于天下。</h1><h1> 咱们再重温一下杜牧的泊秦淮。</h1><h1> 泊秦淮 </h1><h1> 烟笼寒水月笼沙,</h1><h1> 夜泊秦淮近酒家。</h1><h1> 商女不知亡国恨,<br></h1><h1> 隔江犹唱后庭花。</h1> <h1>  古时,许多豪门世家居于淮水两岸,繁华昌盛,金粉楼台,鳞次栉比,夫子庙附近河房是绮窗丝幛,十里珠帘,灯船之盛,甲于天下。许多名胜古迹、历史掌故、风流韵事,都发生在它的身旁,被历史文人骚客吟诵传唱。</h1> <h1>  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是南京著名景区,包括夫子庙、学宫和贡院三大建筑群,规模很大。</h1><h1> 夫子庙历史悠久,是中国四大孔庙之一。始建于东晋成帝咸康3年(337年)距今1700年了,当时晋成帝采纳了王导的建议:“治国以培育人才为重”,决定立大学于秦淮河畔,所以建立了学宫,到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建立了夫子庙,所以,这一代的繁华闹市,是由文教中心逐渐演变而成的。</h1><h1>&nbsp; &nbsp; &nbsp; &nbsp; 夫子庙虽屡遭破坏,但各代都加以兴修扩建,到明末清初,其楼阁、殿宇的结构和布局堪称东南之冠,也成为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h1> <h1>游览路线。</h1> <h1>  景区入口处显示屏上明确写着:景区最大承载量78000人,实时人流量是39728人,正好是一半,现在不是旅游旺季,也没到夜晚,看来,旅游季节时,这里的游客一定会超载的,据说日人流量达到30万人次。</h1> <h1>&nbsp; &nbsp; &nbsp; 夫子庙小吃位列中国四大小吃之首。你知道中国四大小吃吗?它们是:南京夫子庙小吃,上海城隍庙小吃,苏州玄妙观小吃,长沙火宫殿小吃。每年春节至元宵节间这里还举行夫子庙灯会,是中国最著名的灯会,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几乎每年的元宵节央视都要播报夫子庙灯会的画面。</h1> <h1>  哈尔滨中央大街著名的马迭尔冰棍都打入了繁华的秦淮河岸边,厉害。</h1> <h1>  在古香古色的街市中,居然出现了肯德基的标识,倒也有几分滑稽。</h1><h3></h3> <h1>  附近有很多小街巷,晚上也十分热闹。</h1> <h1>走不远,便来到了江南贡院。</h1><h3></h3> <h1></h1><h1>&nbsp; &nbsp; &nbsp; &nbsp;江南贡院是夫子庙地区三大建筑群之一,初建于南宋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明、清两代是江南地区乡试的场所,规模最大时有考试号舍20644间,占地超过30万平米,清代共有状元114人,仅从贡院走出来的就有58人。</h1><h1>&nbsp; &nbsp; &nbsp; &nbsp;数百年来,许多名人与贡院结下了不解之缘。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等人曾在此主持过考务;唐伯虎、郑板桥、秦大士、张謇、翁同龢等人曾在此高中举人,据说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也曾出于此;吴承恩、吴敬梓等人曾在此寻求功名,不幸落第,但却在其它方面成就了业绩。</h1> <h1>(图片摘于网上)</h1><h3></h3> <h1>1912年被废止的江南贡院。(图片摘于网上)</h1> <h1>中国科举博物馆。建于2012年,由江南贡院改扩建而成。</h1> <h1>  有人说,中国文明的制度首推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兴起于隋代,普通人通过学习,可以晋升到官僚体系,参与管理国家,这一制度延续了1300年,直至清光绪31年(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奏请朝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至此废止了科举制度。</h1> <h1>&nbsp; &nbsp; &nbsp; &nbsp; 这位古代考生,在号舍里,专心致志的考试,笔握的坚实,想撼动都难。</h1> <h1>这位官员好像是在宣读榜单。</h1> <h1>  贡院西边这座楼阁式建筑叫魁光阁,古称奎星阁,又名文星阁,它在科举时代是士子们夺魁的象征。后来也把奎星写成魁星,演化为天上文官之首。传说奎星确有其人,发奋读书,志气极高,后来中了状元。奎星的故事与古代科举发榜形式有关,金榜揭晓那天,先从第六名唱到末名,最后倒过来宣布第五名到第一名,前五名叫“五魁”,第一名在唱名后,要出列站到皇宫阶下的石刻鳌头处,故又叫“魁首”和“独占鳌头”。</h1><h1>&nbsp; &nbsp; &nbsp; 魁光阁从初建于清乾隆年间,道光时曾重修,咸丰时毁于战火,同治年间又重建,抗战期间日军侵占南京时再次被毁,1985年重建。这座建筑成为夫子庙一带的标志。</h1> <h1>  不远处的这座六角重檐亭子叫“聚星亭”,取“群星集聚、人才荟萃”之意。建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也曾几经兴废,到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这是在日军炮火中唯一幸存的清代建筑,但在1968年文革中,当作“四旧”拆除,1983年重建。</h1> <h1>  江南贡院往西走,便来到了夫子庙。</h1> <h1>  我国庙宇繁多,分武庙和文庙,武庙祭祀的是姜太公姜子牙,而文庙供奉的是孔子。南京夫子庙、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据说世界各地有2000多孔庙,其中,中国国内就有1600多座,而目前国内保存较好的孔庙只有300余座,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1座。</h1> <h1>夫子庙广场正中有一座牌坊、上书“天下文枢”四个大字。</h1> <h1>  “天下文枢”牌坊后面为“棂星门”,系丈余高石牌坊,六柱三门,中门刻有“棂星门”三字篆文。</h1><h3></h3> <h3></h3><h1> 夫子庙门前向南看,就是夫子庙大照壁,位于秦淮河南岸,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全长110米,为中国照壁之最。</h1> <h1>  从夫子庙门向西走不远,是一座桥 ,也是我拍照站的位置,这座桥不大,但很有名气,叫“文德桥”,这里是看秦淮河夜景的最佳之处。此桥在六朝时是浮桥,到明代才建成石墩木架桥。据说每年农历11月15日夜,立桥中央俯视,可以看到河水中左右各映半边月亮。这个天下奇景,可与西湖的“三潭印月”相媲美。原来这个传说是有典故的,它的出处,相传李白有一年11月15日夜,在文德桥附近酒楼喝酒,见皓月当空,银辉泻地,便趁着酒兴到文德桥上赏景,突然,他醉意朦朦的发现月亮掉到水里,他便跳下桥去,张开双臂捞月,将月亮剖成了两半。从此,人们争相来文德桥观赏半边月,萌生了许多佳话。</h1><h1>&nbsp; &nbsp; &nbsp; &nbsp;可喜的是我在此桥拍照,正好也是农历十五,可悲的是当晚是阴天,看不到月亮。此传说不知真假,等有机会我一定在农历11月15日夜晚,去看看这一奇观。</h1> <h1>站在文德桥向西看。</h1><h3></h3> <h1>文德桥旁边的一些酒楼。</h1> <h1>&nbsp; &nbsp; &nbsp; 下了文德桥,就是著名的乌衣巷,这里在东吴都城建邺禁军的营房所在地,因当时士兵身着黑色服装,故称“乌衣巷”,东晋时期,乌衣巷是达官贵人的居住区,巷内华宅高第,鳞次栉比。六朝时期的世家大族王谢家族的代表人物王导、谢安即居于此。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到此寻访,写下了“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千古名句。</h1> <h1>&nbsp; &nbsp; &nbsp; &nbsp;王导谢安纪念馆。坐落在乌衣巷内。是一座展示六朝文化艺术及王谢两大家族家世的陈列馆,据说里边陈列着许多珍贵的艺术家诗文楹联。</h1><h1>&nbsp; &nbsp; &nbsp; &nbsp;王导(276-339年)东晋时期著名宰相,政治家、书法家,辅佐了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皇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有“书圣”之称的书法家王羲之就是王导的侄子,王羲之无真迹传世,著名的《兰亭集序》皆为后人临摹。</h1><h1>&nbsp; &nbsp; &nbsp; &nbsp;谢安(320-385年)东晋著名宰相,政治家。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作为东晋的总指挥,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成为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谢安不专权树私,不居功自傲,有宰相气度,并多才多艺,善书法、通音乐。</h1> <h1>&nbsp; &nbsp; &nbsp; &nbsp;这是一座两层高的明清建筑,也是秦淮旧巷唯一一座绣楼,它的主人就是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歌妓李香君。虽然这个名字很熟,我还是简介一下这个人物吧。李香君(1624-1653),与董小宛、陈圆圆、柳如是等被称为“秦淮八艳”,她歌喉圆润,但不轻易与人歌唱,丝竹琵琶、音律诗词无一不通。1699年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剧本《桃花扇》之后,李香君名气大振。</h1><h1>&nbsp; &nbsp; &nbsp; &nbsp;《桃花扇》是中国四大名剧(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之一,描写了李香君和侯朝宗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剧情是:明朝末年,文人组织“复社”的领袖书生侯朝宗,因刚正耿直,痛斥奸臣阮大铖,为秦淮名姬李香君所爱慕;侯朝宗题诗扇上赠与香君作定情物;八年后,几经反乱,香君见到侯朝宗己变节投清时,严词斥责,撕碎桃花扇,拒绝见侯朝宗,入庵隐居,断绝和侯朝宗一切往来。在秦淮八艳中,不论样貌和才气,李香君都排不到首位,但她却高居秦淮八艳之首,声名远播,为众人所知,主要是她对爱情的忠贞和高尚的爱国情操。</h1><h1>&nbsp; &nbsp; &nbsp; &nbsp; 《桃花扇》后来被拍成多部影视剧,李香君都是由国内最著名的演员扮演。1963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电影《桃花扇》,王丹凤扮演李香君,冯喆扮演侯朝宗。电影在文革中被批判,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在大学读书时,曾看过这个电影。1990年香港也拍摄电影《李香君》,李香君由著名粤剧艺术家红线女扮演。还有根据黄梅戏拍的电视剧《桃花扇》,李香君由著名黄梅戏演员韩再芬扮演。获得《大众电影》金鹰奖最佳戏剧片奖。</h1><h1>&nbsp; &nbsp; &nbsp; &nbsp;图中的李香君故居大门处倒有些古香古色,可惜那几个现代化的不锈钢门禁真是大煞风景,和门前景观很不协调。</h1> <h1>  1963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 的电影《桃花扇》剧照,王丹凤和冯喆分别扮演李香君和侯朝宗。</h1> <h1>&nbsp; &nbsp; &nbsp; &nbsp;距李香君故居不远的一个大门,门上横匾上书写“谢馥春”,我还以为又是一个名居呢,往里一看,原来“谢馥春”是扬州一家经营香粉的百年老店,这是它的连锁店。真会选位置。别小看这个对我来说,第一次听说的品牌,原来在过去名气真不小,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中国选送的万件特产中,只有谢馥春和茅台同时获得国际银奖。在抗美援朝中,谢馥春公司曾主动捐款买飞机呢。此后公司几经沧桑,在2006年被商务部评为首批“中华老字号”,被认定为国家重点保护品牌。</h1> <h1>&nbsp; &nbsp; &nbsp; &nbsp;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夜景确实很美,和江南古镇乌镇、南浔幽静的夜景相比,要繁华热闹的多,也是各有千秋。在这里我们游了三个多小时,但是由于时间紧,夫子庙、科举博物馆等景点都没有进去好好参观一下,那里有很多珍贵文物和历史故事,我觉得还是很有看头的,所以,我想,如果有时间的话,还是在白天利用一天的时间在这里细细品游,会比晚上只能看到夜景,而看不清全景、远景,收获大的多。</h1><h1> (完)</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