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p>一九六三年九月,我们来自梅李四邻八乡的小学毕业学生,还是乳臭未退的少年,考入了梅李中学,记得考初中的作文题是"我的家庭",录取后我们50多位分到了</p><p>初一(1)班。</p></font></h3> <p><br></p><p>我们当中有主要有来自梅李的,也有来自赵市,珍门,淼泉,董浜,徐市,碧溪和吴市的。记得的同学是:</p><p> 李鸿才、徐雪虹、黄美玉、朱瑞芬、朱小英、陈可为、蒋若荫、朱饶九、汪建生、张大治、张尧治、赵宗法、王 浩、颜林泉、华瑞元、郑烈铭、蒲少国、陈天生、孙均发、程振帆、潘肇元、郑国庆、吕福寿、万瑞英、胡蔼芬、黄炳良、周伟东、朱家德、薛祖林、吴建球、王耀清、乔坤元、方云华。</p><p> 汪东烈、俞解维、徐永渊、张金涛、唐保根、张洪元、孙丽华、夏美玲、张佩玉、韩耀明、顾牛根、朱 健、陈瑞元、陈宗元、霍明华、霍菊生、王汉佩、蔡嘉勇、王汝彪等等(肯定有错漏)。</p> <h3>徐雪虹(后排左2),徐永渊(后排左3)俞解维(后排右一),张大治(前排左一),张洪元(前排左2),唐保根(前排右一)等。</h3> <h3>后排左起徐永渊、吕福寿、唐保根。前排左起俞解维、张大治。</h3> <h3><font color="#010101"><p>依稀认出了张尧治、陈可为、朱饶九、程震帆、郑烈铭、潘肇元、郑国庆,还有几个认不出来了。</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万瑞英和张大治能认出来吗?</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九十年代,八个同学相聚在苏州相王宾馆,当初唐保根在苏州国家安全局任副局长。</p></font></h3> <h3>1998年同学联谊会。俞解维鹤立鸡群。</h3> <p><br></p><p>1998年时我们部分同学毕业3O年后首次在梅中相聚。</p> <p>这些老同学,你认识吗?</p><p><br></p><p>左起陈可为,李鸿才,朱家德。</p> <h3>右朱饶九,左吕福寿。</h3> <h3>万瑞英</h3> <h3>右起胡蔼芬,朱小英,孙丽华。</h3> <h3>硕果仅剩,五朵金花。此图四个+下图一个(前排左二夏美玲)。</h3> <h3><font color="#010101"><p>属兔的东列退休了。(前排左二,夏美玲。)</p></font></h3> <h3>右起黄炳良、陈可为、张洪元。</h3> <h3>左起汪建生、汪东列、俞解维、徐雪虹。</h3> <h3>右一蒋若荫</h3> <h3>右起,张尧治、郑国庆、陈瑞元、陈天生。</h3> <h3>中间的陈宗元。</h3> <h3>2016年在张鸟园同学相聚。后排左1是吴建球,左2是程振帆,左3是潘肇元。</h3> <h3>部分同学2018年时聚会。参加的还有三(2)班的吴佩英,钱莲芬,吴美芬,陈美玉,温存。</h3> <p>一九六三年九月,我们在初一(1)班,担任我们班主任的是陆祥老师,他是梅李北街人,擅长中学数学和物理。当时未婚,喜欢体育,常练举重,对学生严格管理。当时语文老师是时萌,从沙洲中学刚调入,研究晚清文学专家,57年被划为右派,文革后调入常熟高专,是常熟第一批正高级教授。俄语老师张培基。植物老师胡荷生,地理老师焦洪副校长,体育老师黄明,音乐老师陆宜生,历史老师朱其相。美术老师王演存。</p> <p>当时校长是钱巍昶,原任江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十七级干部,是脑袋挂在裤带上的老革命,后离休。副校长是焦洪,征粮干部出身,后离休。教导主任范建亮,沙洲中学调入,苏州范家人,鸳鸯蝴蝶派名人范烟桥胞弟,是个有学问的人。总务主任胡荷生,校长办公室主任黄永元,会计陈志培。语文组长戈谨伍,数学组长陆元熔,俄语组长姚家棣,名教师有王新,郑传耘,王维铭,陆祖德,陆祥,李鹤亭,顾宏义,田慈悯,等等。</p> <h3>一九六四年秋,我们升入初二,有陆祖德老师任我们班主任兼数学老师,语文老师有王新、郑传耘,俄语老师姚家棣,物理老师顾宏义,体育老师唐家生,生物老师刘浮善,政治老师高永庭,等等。</h3> <h3>一九六五年秋,我们升入初三,同学们都怀着宏大理想,要拼搏了,以高一级学校为目标,全面发展为导向,争当又红又专的好学生。陆祖德继续担任班主任,除俄语换成了胡志刚老师(沙洲中学调入,乒乓球高手,横握球拍),新科目化学由田慈悯老师任教。社会发展史有徐兴度老师任教。其余任课老师未变。</h3><h3>一九六六年六月,文化大革命席卷全中国,梅中没能幸免,梅中师生没能幸免。一切美梦,戛然而止!就这样,我们和陆祖德老师一起,革命革到1968年秋天。当年十月,我们拿了史上学制最长的五年初中毕业证书,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了。</h3> <h3>2008年我们相聚在梅中</h3> <h3>2008年,初三(1)部分同学。</h3> <h3>2019年11月下旬,我们获悉老班主任现在张家港某养老院养老。</h3> <h3>2019年12月3日,我们10个同学结伴而行,前往张家港探望陆祖德老师。</h3><h3>我们来到了整洁,恬静的养老院。</h3> <h3>该养老院属澳洋集团创办并运行。</h3> <h3>陆老师夫妇所住大楼。</h3> <h3>陆老师夫妇所住房间</h3> <h3>陆祖德,1933年出生,张家港乘航乡人,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毕业于南京教育学院文理专业,60年代初毕业后分配到梅李中学任教。1964年9月到1968年9月,担任我们班班主任。陆祖德老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调入张家港中学任教。</h3> <h3>何萍是陆祖德夫人,青年时代同学,上海松江人</h3> <h3>恩爱夫妻</h3> <h3>共同阅览</h3> <h3>陆祖德出身殷实勤俭人家,心灵手巧,样样精通。教学出神入化,待人平易近人,干活无所不能,对人宽厚热情,对己克勤克俭。</h3> <h3>我们到了养老院,悉陆老师正在医院挂点滴。</h3> <h3>(左起)夏巧英,胡蔼芬,朱小英,徐永渊,吕福寿,汪东烈,徐雪虹,万瑞英,孙丽华,张洪元,一行10人,来到病房</h3> <h3>陆老师说:吕福禅(寿),我记得,一起步行到上海串连。</h3> <h3>吕福寿说:陆老师,老实头,步行串连其实是可以乘车串连的。陆老师说,这是上面规定:一定要步行!我们走得好累啊!</h3> <h3>从梅李到支塘,住夜后走到嘉定,后又走到上海。</h3> <h3>福寿绘声绘色的演讲,陆老师和同学们听了很开心。</h3> <h3>陆老师说:寨角书记,梅李名人。</h3> <h3>开心的会笑</h3> <h3>陆老师说:朱小英,记得,打乒乓球蛮狠的。</h3> <h3>今天陆老师很开心。</h3> <h3>徐永渊说:陆老师,我是你的"粉丝"。1967年初,寒假回校,同学们都成立了战斗队,都在革命了。我从家里出来,就孤单一人,你就说,参加老师的"革命到底战斗队"吧!我好开心。</h3> <h3>共同的回忆,师恩难忘!</h3> <h3>我们现在都是退休老人了。</h3> <h3>与陆老师合个影</h3> <h3>陆老师与东列,雪虹,福禅交谈甚欢。</h3> <h3>万瑞英和孙丽华在陆老师床前,陆老师开心得合不拢嘴。</h3> <h3>徐雪虹,徐永渊与陆老师忆及愉快的师生情谊,高兴得乐开了花。</h3> <h3>老师多保重,学生常探望。</h3> <h3>要再见了,陆老师女儿邀请我们去吃中饭。</h3> <h3>与福寿握别。</h3> <h3>吃饭的地点清楚。</h3> <h3>我们来到港城高档酒家。</h3> <h3>陆老师女儿为我们10人合影。</h3> <h3>丰盛的菜肴。</h3> <h3>十七岁毕业,七十岁会聚。</h3> <h3>热情的陆老师女儿(右一)</h3> <h3>热情的陆老师小女儿(左一)</h3> <h3>全副武装的吕书记。</h3> <h3>再见了,陆老师全家!</h3> <h3>同学们好激动!</h3> <h3>谢謝陆老师全家!</h3> <h3>鸿才班长以诗谢师,陆老师一家很高兴,夸奖诗作水平高。</h3> <p><br></p><p>鸿才贺诗水平高!</p><p><br></p> <p><br></p><p> 从1963年到2020年,我们已走过了58个年头。我们与共和國同龄,与国家一样经历了风风雨雨,举着"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进学堂门。在三年困难时期开始长身体,所以身高都不咋的。因为要帮大人干活,所以全班乖乖女也就七,八个。在梅中,我们学许地山的《落花生》耕耘了我家的半亩隙地。学了朱自清的《春》,陆定一的《老山界》,孙犁的《荷花淀》,吴晗的《天安门赞歌》,朱德的《母亲的回忆》,鲁迅的《友邦惊诧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学习了代数、平面几何,学俄语……。我们学雷锋,学董加耕,学毛选。1966年6月,大革命来了,疯了,……1968年9月我们毕业了,去接受再教育了。</p><p> 人生就这样稀里糊涂走进了晚年。浮想联翩,尤其怀念英年早逝的四位好同学。</p><p> 愿我们大家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平平安安,常来常往!!</p><p> 我们也祝陆老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健康快乐,长命百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