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恋——西行漫记(四)

马洪杰

<h3>摄影、文字:马洪杰(原创)</h3> <h3>  从嘉峪关西行三百七十多公里就是敦煌。敦煌,地处甘肃最西部,与新疆、青海接壤,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在漫长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这里曾经是中西多种文化的荟萃之地,而“敦煌文化”在我国的历史文化版图中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国际上也是声名远播、耀眼夺目。</h3> <h3>  敦煌,是一个神圣的名字,它的历史,它的文化,它的传说,它的故事无时不在吸引着人们关注和探究的目光,历史人文与自然奇观是它展现给世人的双绝。它灿烂炫目的文化,博大厚重而又精湛,莫高窟就是“敦煌文化”最辉煌、最耀眼的人文承载,是崇高的艺术殿堂。</h3> <h3>  而鸣沙山和月牙泉则是大自然赐给敦煌的千古奇观,从古至今在不停的演绎着让人惊叹的千古绝唱与千古之恋。</h3><h3> 因此,在赴新疆旅行的途中,在甘肃瓜州驶下连霍高速,就急切地转往西南方向一百多公里外的敦煌市,想去一睹它的真容。</h3> <h3>  大漠戈壁,风沙弥漫,沙丘连绵,荒凉而又沧桑。著名的阳关、玉门关就在它的几十公里以外。“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 所描绘的就是大漠的荒凉与苍茫。出了阳关,就将面对再无友人的温情和荒无人烟的茫茫大漠。</h3> <h3>  鸣沙山与月牙泉,是大自然的杰作。当你走进鸣沙山和月牙泉,会被强烈的震撼到,让人惊叹并深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本来有沙漠的地方不会有水,有水的地方没有沙漠,但千百年来,在这里它们却是沙泉共处,沙水共生,成为自然世界里一道绝美的风景,成为大漠奇观。</h3> <h3>  沙山与清泉像一对恩爱无比的恋人,三千年的缠绵缱绻,三千年的相依相伴,三千年的痴情相恋,就这么静静的互相凝望,互相欣赏,互相依存,相拥相偎,终成千古绝唱,让世人羡慕赞叹不已!</h3> <h3>“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h3><h3>有美丽的月牙泉</h3><h3>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h3><h3>星星沐浴的的乐园</h3><h3>从那年我月牙泉边走过</h3><h3>从此以后魂绕梦牵</h3><h3>也许你们不懂得这种爱恋</h3><h3>除非也去那里看看</h3><h3>看那,看那,月牙泉</h3><h3>想那,念那,月牙泉……”</h3><h3> 漫步在鸣沙山和月牙泉边,听着《月牙泉》唯美的歌词,悠扬抒情的乐曲,更会让你浮想联翩,感慨感叹不已。解不开的千古之情结,真是令人神醉情驰。</h3> <h3>  鸣沙山-月牙泉,位于敦煌市城南5公里处。鸣沙山,处于腾格里沙漠的边缘,由红黄绿黑白五色沙粒堆积而成,高不过数十米,绵延数百平方公里。黄沙虽细小,但千百年来,与风共舞,随风而动,就形成了连绵起伏的一座座沙丘。在阳光的照耀下,沙丘上那一道道沙脊就呈现出波纹状,一会儿湍急,一会儿舒缓,明暗相间,层次分明,呈现出优美的形体,展开了妩媚动人的画卷。</h3> <h3>  骑在驼背上在沙丘中颠簸前行,或伫立在鸣沙山的山脚下,仰望着鸣沙山。只见以黄沙聚起的鸣沙山,峰峦叠嶂,气势凛凛。有的峭如刀刃,锋利异常;有的脊如虬龙,蜿蜒而卧;有的状如金字塔,高高突起,棱角分明;有的形如月牙,弯弯相连;有的柔滑如缎,迤逦而上,飘向天边……,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h3> <h3>  鸣沙山在晴天或有人从山上滑下时会发出声响,所以叫鸣沙山。“沙岭晴鸣”则成为了敦煌八景之一,也留下了很多神奇的传说。但它之所以会发出鸣响,说到底不过是人力和风力的相互作用致沙粒流动摩擦、共鸣放大而成罢了。</h3> <h3>  而月牙泉则是鸣沙山中的一汪清泉,面积不过二三百平方米,因弯曲如新月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自汉朝起即为观景胜地,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h3> <h3>  鸣沙山的怀抱中有一片绿洲,月牙泉就躺在沙漠环绕中的这片绿洲里。站在月牙泉边,只见一汪清泉,水质清澈,水平如镜,涟漪萦回,碧如翡翠,静静的躺卧在沙山之中。泉边芦苇丛生,摇曳婆娑,古树粗壮,枝繁叶茂;岸边的亭台楼阁,白墙黄瓦,回廊环绕,沧桑古朴,庄严肃穆。在这“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的沙漠之中,犹如海市蜃楼,让人恍惚疑惑。这真是一处历史人文与自然奇观相得益彰的完美组合。</h3> <h3>  月牙泉与连绵的沙丘紧紧相连,虽遇强风而清泉不被流沙所掩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虽历经沧海桑田,日月蒸腾,而依然千年不变,依然鲜活如常。风吹沙不落,涓涓流不息。这种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景像,确为“天下奇观”。</h3> <h3>  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漫漫黄沙中有此一水,满目荒凉中有此一景。月牙泉,让荒凉而又冷寂的沙漠有了生机和灵动,有了包容而又千年不变的温情,还让漫天的风沙中昂扬出了生命的鲜活与绿意的盎然,让这荒凉变得美丽俊秀!</h3> <h3>  鸣沙山,有了月牙泉的相伴也不再冷漠与孤独,如刃的风骨中也多了几许的柔情。斗转星移,春秋几度,鸣沙山和月牙泉,沙漠与清泉共同演绎出了这大漠中的千古神话,成就了天地间无言之大美!相互卿卿我我,深情款款,一恋就是三千年。</h3> <h3>  山不在高,有水则灵,也许是月牙泉赋予了鸣沙山的灵性,沙山虽峭,而沙粒从不滑落到月牙泉中,即使狂风劲舞,那些微小的沙粒似乎是长了翅膀,只往沙丘上飞卷而去,即使被人踩落,不日它们便恢复如旧,沙坡依然势如刀削,光滑如绸缎。也许是受到三千年的悠悠岁月的洗礼,这些纯粹的沙粒比谁都明白这弯清泉存在的意义!</h3> <h3>  月牙泉是沙漠的眼,眼中荡漾着无限的柔情爱恋。这柔情让道是无情却多情的鸣沙山心生爱慕,但它又明白,沙泉不能共存,于是乎,望而止步,永远地停留在一步之遥,像一名高大伟岸的男子默默而又忠诚的守望并呵护着月牙泉,不容他人侵犯,它伸展着柔软的沙臂,轻拥着月牙泉;而月牙泉,则像一位楚楚动人的女子,小鸟依人地依偎在鸣沙山的脚边,深情的仰望着,清亮的眸子里饱含着对鸣沙山无比的信任、爱慕和敬仰之情,在鸣沙山的怀抱中娴静地一躺就是几千年。</h3> <h3>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无言,胜却万语千言。也只有在漫长而又无怨无悔的陪伴中,才最能体现爱的真诚;也只有在平平淡淡的陪伴中,才最能体现感情的深沉与真挚。</h3> <h3>  鸣沙山与月牙泉,一个守护,一个守望,柔情蜜意的相爱相伴,任由岁月的洗礼,光阴的流淌,他们共同笑看风起沙舞,共同面对风云变幻,千年不变的呈现着这世上如此动人的韵味和风情!</h3> <h3>这是沙对泉的眷恋,</h3><h3>还是泉对沙的深情?</h3><h3>是沙对泉的不离,</h3><h3>还是泉对沙的不弃?</h3><h3> 在他们的恩爱相恋中真是说也说不清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它们不曾分离,会永远在一起。</h3> <h3>  鸣沙山,“山以灵而故鸣”;月牙泉,“水以神而益秀”。走进鸣沙山和月牙泉,真是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让人有了不一样的享受和感悟。</h3> <h3>  倚靠在鸣月阁的栏杆上,我凝望着清澈见底、明亮清丽的月牙泉,在芦苇和绿树的掩映下,又恍如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含羞似嗔、亮丽温婉的绝代佳人。那一弯盈盈的碧水,只需望那么一眼,仿佛便能洗去眼中的阴翳,让眼眸清亮无比,让眼前一片祥和清明。</h3> <h3>  我在想,从古至今,人类也不断在演绎着能媲美鸣沙山与月牙泉和大天鹅似的爱情故事,成为让人赞叹和传颂的佳话。但是现代社会却越来越轻飘浮夸,急功近利,沉溺于喧嚣热闹,越来越物质化,那种牵手一生、相亲相爱的纯真的爱情也越来越难看到了,这应该引起人们的深思。</h3> <h3>  无风的水面如镜,映照着鸣沙山高大伟岸的身影,沙泉合体,紧密牵手。真心地祝愿它们能够相爱如初,琴瑟和鸣,永远的璀璨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永不分离逝去。</h3> <h3>  星光灿灿,灯火璀璨,月华如水。一个人静静的伫立在泉边,看那一轮弯月投射在清泉中的照影,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泉边寂静无声,秋日的夜晚凉爽清静,一天旅途的疲倦早已消散的无影无踪,尽情的陶醉在了这灵动的时空之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