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ff8a00">一、💁主题课题来源:</font></h1><h3></h3><h3>一天午点时间到了,宝贝们自主取午点——茶叶蛋时,有小朋友大叫起来,问:“老师,这是什么蛋呀,黑乎乎的?”其他小朋友听到了就说:“老师,我知道,这肯定是鸡蛋”“不对不对,这肯定是鸭蛋。”“我知道,这是鹅蛋。”……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h3> <h1><font color="#ff8a00">二、主题活动目标</font></h1> <h1><font color="#ff8a00">三、主题活动脉络</font></h1> <h1><font color="#ff8a00">四、主题活动过程实录</font></h1><h3></h3><h1><font color="#167efb">(一)初遇——认识蛋</font></h1><h1></h1><h3></h3><h3>课程主题确定后,孩子们提出生活中蛋有很多,怎样才能正确分辨出蛋的名称呢?我们根据幼儿提供的信息利用家长资源,将家长分成三组。第一组请家长与宝贝一起去农场实际观察或上网查询生活中常见的蛋,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为活动奠定基础。</h3> <h3>第二组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了调查表。</h3> <h3>第三组爸爸妈妈带着宝贝们去菜场观察、采购蛋,了解各种蛋宝宝的妈妈是谁。</h3> <h3>😊星期一宝贝们带着不同的蛋来到了教室,一下子大家欢腾了,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宝贝们对不同的蛋有着喜爱之情,小手总会不自主地抚摸蛋宝宝。</h3> <h3>我们追随孩子们的兴趣,对不同的蛋进行了观察,让孩子们发现蛋的秘密,激发探究欲望。孩子们从观察蛋的颜色、大小、形状到发现有争议的秘密,整个过程都热情高涨。</h3> <h3>孩子的问题一抛开,激起了孩子们的探究兴趣。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于煮熟的蛋都比较熟悉,那么生蛋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却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于是我们把蛋壳敲碎,将蛋清、蛋黄倒入到盘子里近距离的观察。 </h3> <h3>💝💝小结:幼儿的观察是零散的、片段式的,这样的方式很难帮助幼儿形成系统、完整和深入的思考方式。因此,我们把孩子的“发现”归纳在一起,通过图片向孩子们进行展示小结,帮助孩子们发现和理解事物多样特征。经过了第一阶段的“初遇相识”,孩子们对于常见蛋的基本特征得到了深刻认识,为孩子们接下来“蛋的由来”做好铺垫,并激发幼儿参与探索蛋的实验活动,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h3> <h1><font color="#167efb">二、陪伴——护蛋大行动</font></h1><h3></h3><h3>妈妈这么细心地保护自己的蛋宝宝,让我们也来做一次妈妈吧,保护我们自己的蛋宝宝。</h3><h3>讨论护蛋方法:我用篮子做蛋宝宝的小床(画材料、找材料、实际操作护蛋)</h3><h3>幼儿开始作画:小朋友们用笔画出心中想的材料......</h3> <h3>老师:你们想的方法都很好,那我们来试试,我们在教室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来包蛋呢?</h3> <h3>材料大收集:</h3><h3>美工区——篮子、盘子、瓶子、纸杯等 </h3><h3>生活区——枕头、被子、衣服、手帕等</h3> <h3>第一次试验:为了证明自己包的蛋是否牢固,他们将蛋从高处往下扔,可是结果却出乎孩子们的意料之外,装在瓶子里的蛋碎了,而有的蛋还没到地上就直接从布中“逃出来”,此时孩子们感到奇怪。</h3> <h3>孩子们展开了第二次讨论:</h3><h3>根据孩子们兴趣及要求,我们再一次进行了收集材料,进行了第二次实验。</h3> <h3>💝💝小结:一个小小保护套竟然蕴藏着大大的智慧!相信孩子们对通过亲身体验得出的结论,印象会更加深刻。我们要重视来自每个幼儿的信息反馈,包括一个动作、一句话,从中发掘出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并作出相应的反应,教师在分析个体幼儿的兴趣需求时,要设想用什么相应的方式给以满足,从而促进幼儿的展。《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偶发事件中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h3> <h1><font color="#167efb">(三)蛋的美食,尝一尝</font></h1><h3></h3><h3>孩子们研究蛋的热情仍然持续着,不过又转到蛋做成的美食上,于是我们在班上进行了一次煎蛋大行动,孩子们积极参与其中,有的拿蛋、有的敲蛋壳......</h3> <h3>我们让每个幼儿都尝一尝煎蛋的味道,孩子们一边吃一边说:外面是脆脆的,白白的。里面是香香的蛋黄。我们还要吃,根据孩子们的需求,我们班又进行一次美食——蛋炒饭。</h3> <h3>我们借助家长的支持让家长准备食材。班上的每位家长都很给力,把各种各样的食材都准备到位,有虾仁、黑木耳、胡萝卜、火腿肠、葱花、玉米粒、香菇等等。热情的家长都把这些食材洗净切好剁成丁,还带来了电磁炉、铲子、油等。下午我们的蛋炒饭的活动开始了。</h3> <h3>任老师把各种食材放在桌子上,把每一个食材介绍给孩子们认识。大家围着桌子边看边讨论,任老师剁火腿肠时我们班孩子们和老师很有节奏的边切边开始唱:切,切,切,切好火腿肠来炒饭、切切切,切好木耳来炒饭......孩子们的声音很有节奏,不知道是园长听到了我们唱歌的声音还是闻到了食材的香味,来到了我们班,问孩子们,你们认识这些食材吗?我们班的小朋友一一地为园长们介绍自己带来的食材,还说等老师把蛋炒饭做好请园长来尝一尝。</h3> <h3>开始吃蛋炒饭啦,香喷喷的超级好吃。</h3> <h3>热情好客的小六班小朋友就这么可爱,有孩子的地方真的是有欢乐的,是最幸福的。在品尝的过程中,幼儿吃的好香,同时我们把活动的照片视频发到班级群里,家长们都觉得这样的课程让幼儿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宝贝们炒蛋炒饭的兴趣未尽,孩子们品尝后每人都做了盆煎鸡蛋。回到家邀请爸爸妈妈一起制作有关蛋的美食,将美食带到班上与伙伴们进行分享。</h3> <h1><font color="#167efb">(四)区域游戏,玩一玩</font></h1><h3></h3><h3>《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鸡蛋是孩子们生活当中常见的爱吃的美食,鸡蛋有香香的味道。每天的鸡蛋和牛奶是每个孩子们的营养早餐,孩子们十分感兴趣的话题。《指南》中又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材既适合幼儿的现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扩展幼儿的经验。《有趣的蛋》缘于幼儿的兴趣,我们围绕“有趣的蛋”的主题,开展了相对应的区域游戏。</h3> <h3><font color="#39b54a">益智区中</font></h3><h3>老师:那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生鸡蛋和熟鸡蛋。👧我知道,拿起鸡蛋摇一摇,就知道哪个是生的,哪个是熟的。👦两个蛋比一比,重的就是生的,轻的就是熟的。师:事实真相真的如此吗?那我们就来做个小实验吧。旋转法:原来转的久的是熟蛋停的快的是生蛋。 </h3><h3>沉浮法:生鸡蛋会沉下去,熟鸡蛋会浮上来。 掂量法:熟鸡蛋比生鸡蛋重,还有液体晃动的声音。</h3> <h3>《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旋转掂一掂的方式验证了熟鸡蛋要比生鸡蛋转的快,生鸡蛋要比熟鸡蛋重。与此同时,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又进行了各种关于蛋的小实验,在蛋的沉浮中让孩子了解到了蛋在盐水中会沉下去,蛋在淡水中会浮上来。</h3> <h3><font color="#39b54a">美工区:蛋宝宝大变身</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煎蛋</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蛋壳贴画</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阅读区:《认识动物的蛋》《这是谁的蛋》</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建构区:《蛋塔垒高》</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种植角:蛋壳小盆栽</font></h3><h3>(活动后期,我们为家长和孩子们提供了亲子合作的机会,父母和孩子共同制作蛋壳小盆栽带到班级种植角中。)</h3> <h3><font color="#39b54a">班本主题墙——“有趣的蛋”</font></h3> <h3>💁在本次主题活动中,我们以“有趣的蛋”为主线,把各种活动、游戏、环境创设等融合在一起。幼儿在活动、游戏中参与性较高,幼儿的兴趣比较浓厚,从一开始调查蛋的种类、品尝蛋食品、探索蛋等整个活动中幼儿热情高涨,幼儿将自己的作品装扮了活动室,不仅锻炼幼儿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幼儿环境创设能力、审美能力,在护蛋、蛋宴等活动中初步了解蛋的基本结构延伸到培养幼儿保护鸡、鸭、鹅等小动物的情感,也让幼儿知道蛋的营养价值较高,常吃蛋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在成人的眼里,“蛋”似乎十分简单。可是,在孩子的眼里“蛋”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它是一个谜,是一首诗,更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有趣的蛋”班本主题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孩子们的兴趣还是意犹未尽。在整个活动中,我们深深地为孩子们的主动探索精神所感动,也领悟到了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发展潜能。这次我们班班本课程的实施后,我们和孩子家长的心走的更近了,他们和我们的情感更深了。我们班成了一个学习、生活和成长的乐园。<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