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跤王

王永刚

<h1><b> 一会跤王</b></h1> <h1>  第一次见到摔跤冠军康占锁师傅是九五年五月,在太原迎泽公园一条河边的树林里,河对岸是为救落水儿童而英勇献身的女中学生池越忠的塑像。弟弟陪我一块来到太原,专程来找高手切磋武艺。经我的老师毛明春介绍,我与康师傅在这片树林里认识了。</h1> <h1>  康占锁师傅曾多次获过太原市摔跤冠军,号称山西民间跤王,与毛明春老师同拜山西形意拳名家李桂昌大师为师,论辈排我得叫师叔。康占锁小名康二小,省城喜好习武或摔跤的市民,没有几个不知道康二小的。康占锁从13岁习武至今,摔跤、南拳、形意拳、太极拳…很像武侠小说里那些功夫练到炉火纯青的高手,外表普普通通,可精气内敛,一出招就技惊四座。在太原摔跤界流传着这样的话:“杨王青的挑钩子,康占锁的踹跪腿。”后半句说的就是康师傅的摔跤绝技。</h1> <h3><br></h3><h1> 康师傅约四十岁左右年纪,暗红脸庞,中等个子,颈部很粗,看上去很壮实。我略客气了一下后,就与康师傅推起了手。&nbsp;&nbsp;&nbsp;</h1><h1>&nbsp; 开始两人都较客气,但擅长摔跤进攻欲很强的康师傅很快就发取了进攻,先是几个低扫腿,我的左脚踝关节被他右脚扫了三四次,由于自己平素很注重桩功训练,桩架扎实,康师傅竟然没有扫动我。康师傅马上又变换了进攻方式,一下抱住我的腰欲施过桥摔,欲把我抱起从他的头顶摔过去,我迅速沉身,形成千斤坠之式化解了康师傅的进攻。不论康师傅如何变招进攻,我以守为主,只求不败。</h1><h1> 与康师傅一搭手就感觉他功力很深,取胜没有希望,他又是专业摔跤运动员出身,自己当时的功力与他相去甚远。但凭借自己灵敏的感觉,灵活的身手,让康师傅一时竟没有办法取胜我。由于他进攻次数较多,消耗体力较大,已是脸上挂汗,气喘唏唏。俗说话,拳怕少壮,尽管两人交手约十多分钟,但由于自己年轻,两人相差十二岁。但感觉体力还很充足,我的切磋交流的目的已达到,就见好就收,与康师傅说:我累了,休息一下吧。康师傅同意两人罢手。</h1><h3></h3><h1> 休息了约十分钟左右,康师傅提出再与我推手,我感觉此次他不赢回会面子不会罢休。果然他的手法与全然没有了太极推手的味道,全是摔跤手法,我全力以赴,小心化解他的攻势,十五分钟内康师傅还是没有占到便宜,突然他施出了个漂亮的手别,右手别住我的右腿关节,拧身发力,我顿感下肢被控难以化解,顺势右手着地,腾身脱出。虽我的身子没有着地,但按比赛的规则我手着地已丢了一分。我借机提出罢战,康师傅也见好就收。</h1> <h1> 这次切磋给我的印象较深,使我对自己也有了很强的自信心,同时也感觉到自己的功力与技术还需进一步提高,艺无止境啊!</h1> <h1>  事后,在现场观战的毛老师对我的表现表示赞赏,他说,他的许多师兄弟都被康占锁摔过,没想到今天他摔我竟很困难,说我的功力与技术大有长进。&nbsp;&nbsp;&nbsp;&nbsp; 观战的弟弟说:哥,你的桩功特别好,又沉又稳,再遇上加拿大推手冠军散.马希奇的话,估计他已不是你的对手了。</h1><h3></h3><h1> 这次切磋给我的印象较深,使我对自己也有了很强的自信心,同时也感觉到自己的功力与技术还需进一步提高,艺无止境啊!</h1> <h1><b> 二会跤王</b></h1> <h1>  五月十二日张希贵老师来到高平,十三日早晨我与弟弟、康占锁、魏补全、范国曾一道陪同张老师到广场与体育场了解高平市武术发展情况。为了给大家助兴,我与康师傅相隔九年后再次推手。</h1> <h1>  两人先是四正推手打着轮,互相试着劲,很快两人就开始了激烈的散推手。相隔九年感觉康师傅的推手技法更为老道成熟,桩功又沉又稳,推手与摔跤技术结合的一点不露痕迹。好在自己这九年里功力也大长,见过高手很多,也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五六个回合内康师傅也没有占到多大便宜。就在自己想主动进攻施展一下自己能发人于丈外的虎扑时,康师傅一个拧身化解除了自己的进攻,同时两手紧握我的双腕,背部紧贴我的身体,扎头变脸一个发力,我感觉不妙,迅速沉身化解,但康师傅的背像个圆球似的,我感觉身体顺着他像圆球般的身体往他头前下栽,整个身子一下被腾起后背部着地重重地被摔在了地上。围观的市太极拳协会的人笑着说:能把你摔到的人初次见到,今天终于见到高手了。</h1> <h1>  多年没有着土的感觉了,自己很兴奋,一点没有泄气的感觉,多经历失败自己才能更加成熟,功夫才能更上一层。拍了拍身上的土,我笑着又与康师傅交上了手。这次两人采用活步推手,康师傅凭功大桩沉步步紧逼,我凭自己身手敏捷步法灵活与他周旋,他多次用脚施拌有几次差点就要得手,但都被我化解了。看准他胸部露出的一个空档,我突然发力,感觉就要得手,他含胸化解我的进攻,双手采我双腕一个转身大捋,我身子前冲了三步还没有控制住自己的重心,一个前栽双手着地又被摔了一次。</h1> <h1>  两人罢手后,张希贵老师对我说,你的身体很协调,步法活,爆发力也很好,输在你不擅摔上,以后多跟康师傅练练摔跤,技术就更全面了。不过做为业余选手能练到这样水平,确实不多见。&nbsp;&nbsp;&nbsp;&nbsp;</h1><h1> 两次被摔让我感觉到自己的技术还有很多不足,对摔跤这门古老的国粹也产生了深厚的兴趣。老前辈常说:三年拳不抵当年跤,此言不差啊!-</h1> <h1><b> 三会跤王</b></h1> <h1>  五月十三日晚上在培训中心的练功房内,散打与拳击队员们刚结束训练离开后,我就与康师傅又开始交流散推手,周围坐着的都是自己的弟子。&nbsp;&nbsp;&nbsp;&nbsp; </h1><h1> 有了早上被摔的经历,我的防摔意识变得特别强。经历了早上的交流,康师傅的动作更快更猛,更想摔得干净利落漂亮。两人的散推手就像在比赛场似的,激烈火爆,让看的人都感觉紧张。</h1> <h1>  有好几次康师傅的连环拌子都差点得手摔到我,有几次我也差点就要得手摔到他,但都没有得手。两人体能消耗较大,康师傅与我都属蛇年龄比我大一轮,几个回合下来康师傅累得直喘粗气。两个揉化走圈彼此调整了一下后,康师傅施开了他最拿手的早晨摔我的背挎。我用主动进攻抑制他的贴身,用双手封挡他的双臂不让他的双手锁我腕关节,凭灵活的步法躲开他的拌子。他多次连环使用他的最拿手的背挎,竟没有一次得手。由于他发力太多消耗过大,累得整个人浑身淌汗,气喘如牛,我笑着提议罢手。康师傅喘着粗气说:你的基础很好,真是个习武的料。</h1> <h1> 经历了三次与康师傅的交手,对自己多年的习武有了很强的自信心,汗水没有白流,付出总有回报。刚与张杰学完拳击,掌握了拳击基本技术后,现在又与康二小师傅学起了摔跤。</h1> <h1>  艺不压身,将传统武术与现代竟技有机的融合是自己的一个目标。在追求武术的路上自己永远是名学生,武术也是自己一生的追求。</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