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作者 飞狐游侠</font></h3> 站在石河北岸举目南望,层峦叠嶂,万壑千岩。似火的红叶遍布川谷丛丛点点,在秋日里分外夺目。岚岗轻烟朦胧着峰顶苍翠的青松与浓霜浸染的火红的黄栌叶,在夕阳里飘渺无限。<br> 跨过石河桥,便踏上家乡的土地。一条宽阔的柏油路沿着河流与山角的空隙曲折前伸,两座青山耸立左右像两扇固守故乡的门。拐过山角视觉一新,那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是那么的熟知,赏心悦目。深深印在心里时长梦中闪现的景象又浮现在眼前。更有一种贴心的温暖,到家了。那股暖流激荡身心,就像垂手可及袅袅炊烟下老家的木门。<br> 路边的银杏树在晚秋里泛着一路金黄,盘托出前方斜阳下一片火红的轮廓~官护山。红红的黄枦树叶夹杂着数点翠柏与黄叶的连翘,把郁郁葱葱的护山装扮的像徐徐展开的彩色画卷,在彩云漫天的夕阳下斑斓无限;又像一位妙龄女郎,身着彩衣,向归家的游子热情招手,意蕴委婉。<br> <p> 岁月苍老了童年的记忆,时代改变了村庄的容颜。不变的是四周青山永翠,村前绿水长流。护山矮崖的龛洞依旧千年摞列,柿柿如意的西山还如一道彩屏,端坐画中。 孩童时期的古老村落仍然记忆犹新,背着书包曾穿过村中无数弯曲迀回的小巷。踏着石板路,追逐着同学,用木棍击打着从麦草屋檐垂下的长长的冰凌。能清晰的记着古老村落里,哪条小巷住着谁家,门口朝哪。在黄昏里,与伙伴藏过逮马(捉迷藏),用皮弹弓骚扰过寒冬老榆树枝上度夜的长巴郎(灰喜鹊);在小河里逮过鱼,在雨后的闲园抠结了鬼;戴着用枝条编的草帽,拖根木棍,怀里揣着石块去狼窝扑蚂蚱,顺便寻狼。在洞口一惊一乍高声呼喊的样子,即给自己壮胆又恐吓附近的动物,声音震荡山谷。那莽撞天真搞笑的山孩子,能把山神爷逗乐,也许他老人家还记得那伙调皮的少年,哈哈……</p><p><br></p><p> 时过境迁,改革的春风温吹故乡。家乡从一个街道崎岖,房屋错综复杂的千年古村,通过一届届村领导与老少爷们的共同努力,一座时代新村霍然而起,替换了古老的村落。学校从村东搬到村中,又搬到北崖。村里填平了三角湾、大湾,削平了龙头,没有了放电影的北大场。一切古貌荡然无存,也不见了北崖头倒垂的柘棵树。秋天柘树上结满的那稀奇古怪赖葡萄,诱惑了我的童年,但至今也没弄明白能不能吃!<br></p><p><br></p><p><br></p><p> 如今站在村头,看着小河静静的流水,倒映着层林尽染的护山,不知是水中的夕阳染红了山上的红叶,还是山上红叶的倒影染红了水中的天。到了家乡却进入了美丽的秋色画卷,心中梦牵魂绕名符其实的画里人家。</p> <p> 草木闲情的光阴里,青年人外出务工,老人们放不下土崖上的几亩良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闲看云卷云舒,笑对烟起烟灭,自然悠闲,安静清欢。几柱炊烟缥缈悠闲,一抹霞红夕阳衔山。</p><p><br></p><p> 排排房屋,街道整齐,户户祥和窗明门靓。宽大的社区广场上,玩乐的孩子天真烂漫。熟悉的乡土,玉米秸味的炊烟,重拾家乡的味道,炊烟里隐藏着快乐的童年。</p><p><br></p><p> 穿过大街,步入小巷,期待那扇敞开的家门。欣喜院顶炊烟轻浮,知爹娘早念,故让爱吃的菜味漫街犹传。<br></p> <p>编辑 启胜 文国 世军</p><p>供稿 东民</p><p>事务 传富 学田</p><p>通联 秀忠 陈鸣</p><p>投稿邮箱qicaitianYuan@126.co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