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孟月江南好风景,可怜冬景似春华。时值初冬,天气微寒,中江小学语文组在学校教导处的安排下,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我的中江第一课”活动。整个活动过程,语文组16位老师保持了高昂的教研热情,全员按照计划精心备课,用心上课,走心评课。<br></h3> <h3> 11月1日,王其格和何菊荣老师拉开了本次教研活动的大幕。王其格老师执教一年级《大小多少》,娴熟的白板技术将课堂一次又一次地推向高潮,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随后,何菊荣老师又执教了一年级的《画》,何老师课堂掌控力强,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朗读贯穿教学始终,课堂朗读声迭起,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h3> <h3> 11月4日,刘林超老师执教一年级《小书包》,刘老师牢牢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课堂活动有收有放,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理念。何丽老师执教的一年级《青蛙写诗》,何老师的课堂犹如一首典雅的古典乐,识字与阅读相结合,朗读活动操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令听课老师耳目一新。</h3> <h3>11月8日,王婷婷老师执教二年级《坐井观天》,这是一则寓言故事,王婷婷老师巧妙地通过情景表演让寓意深入浅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启示。徐文佩老师执教一年级《比尾巴》,徐老师依据教材特点,创造性地将文本情境带入到课堂教学中,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学生的活动参与度非常高,连听课教师都沉浸情境中。
</h3><h3><br></h3> <h3> 11月11日,汪小燕老师执教三年级《金色的草地》,汪老师亲切可人,教学线索清晰明朗,课堂沉静有序,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观察的魅力。吴丹老师执教四年级课文《爬天都峰》,吴老师注重学与用的结合,力求将学到的课文写作方法转战到实际的写作中,有心记录学生的校园生活并将它作为教学资源,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
<br></h3> <h3> 11月15日,徐济欢老师执教一年级《明天要远足》,徐老师词语教学巧妙,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层层递进,学生接受度高。张晴晴老师执教五年级《松鼠》,张老师像一个邻家大姐姐,课堂轻松灵动,注重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上学生的配合度也非常高。<br></h3> <h3>11月22日,王素娟老师执教一年级《青蛙写诗》,王老师在课堂上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板书新颖别致,朗读声情并茂,师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本课教学。谢玉丽老师执教三年级古诗《望天门山》,谢老师教学语言精美,感情充沛饱满,情绪代入感极强,课堂大开大合,语文味浓烈。
</h3><h3><br></h3> <h3>11月25日,蒋梦婷老师执教一年级《雨点儿》,蒋老师联创设情境,以“雨点儿”口吻串起全文,并且联系生活实际,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尤其字词教学扎实,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何姗老师执教六年级《伯牙鼓琴》,何老师课件制作精美,古风古韵和教材完美契合。何老师语言功底深厚,情感渗透激发学习热情。</h3> <h3>11月29日,侯亚腾老师执教二年级《乌鸦和狐狸》,侯老师基础知识教学细致入微,教学中随处可见一些巧妙的心思,学生和老师的互动和谐有趣,拍手对歌令人难忘。</h3> <h3>12月2日,程媛老师执教三年级《司马光》,程老师勇于挑战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从字词正音到读通句子,从疏通文意到理解主旨,整个过程一起呵成。用名言警句字条点评学生,培养学生的语文感悟力从点滴渗透。</h3> <h3>当然,没有一节课是完美的,语文组在课后都进行了走心地评课,每位老师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既肯定优点也不避讳短处。溢美之词我们欣然接纳,批评之处也能诚恳接受。</h3> <h3>林蓉校长多次聆听我们的语文课,并用一个“真”字高度评价我们的活动,“真上课,真评课,真教研”是鼓励亦是鞭策。</h3> <h3>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看看我们的中江小苗。专注的眼神,笔挺的身姿,积极的互动,认真的书写,无一不体现了中江风貌。</h3> <h3>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有一个梦,那就是带领孩子们在诗词歌赋中领略华夏之韵,在横撇竖捺中感悟汉字之美。语文课堂就是我们的逐梦场。语文组“中江第一课”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的教研路还需漫漫修矣!</h3> <h3>不要急,不用等,策马扬鞭正当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