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张幼仪 张爱玲

秋水无语

<h3>文 字 : 秋水无语(原 创)</h3><h3>图 片 : 来自网络(诚 谢)</h3> <h3><font color="#010101">古往今来,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不胜枚举,她们貌美如花,身怀绝技,才智过人。然而在她们情感世界里,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般美好,光鲜的表面,风光的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心酸故事……</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 题 记</font></h3> <h3>  有一种说法,“才女都让民国时期出尽了”。可见在那个动荡不安,新旧交替的年代,造就了多少个才华横溢的女子。她们美貌绝伦,自信洒脱,努力善良。女人的韵味在灵魂里流淌,由内向外散发着迷人的芳香。她们如众星捧月般的存在。</h3><h3><br></h3><h3> 由于心性不同,对人生的理解不同,在情感世界里,她们的婚姻生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般美好,也遭遇了悲伤、冷漠、甚至是残忍的对待,如此灵魂的香气,没有引来柔情缱倦、相濡以沫的“蜂蝶”,遇见的却是朝三暮四、冷漠薄情的“夫君”。</h3><h3> 江南女子张幼仪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所幸的是,她坚韧顽强,带着伤痕累累的身心,活出了不一样的精彩人生,成就一段历久弥新的传奇。</h3><h3><br></h3><h3><br></h3><h3>(张爱玲的背镜照)</h3> <h3>  张幼仪,出身名门,家室显赫,嫁与诗人徐志摩为妻,以为会过上浪漫幸福的的生活。没想到多情的诗人对别人是那般温文尔雅,谦谦君子,唯独对她却是如此绝情。他写尽人间风华雪月,却不肯给她一丝的温情,使得她成为离太阳最近,离温暖最远的人。</h3><h3><br></h3><h3> 张幼仪追他到法国,因为晕机呕吐,他却说:真是一个乡下土包子。他完全不顾她已经怀孕,曾冷酷的提出堕胎离婚。她惊恐的说:“有人因堕胎死掉。”他却说:“有人坐火车,因事故而死掉,难道就不坐火车吗?” 她不忍心堕胎,也抗拒离婚,他便留下独自的她而离开了。无奈,她还是在哥哥的帮助下,从法国来到德国柏林,在柏林生下第二个儿子,无人照顾,当他出现在她面前时,竟逼她签字离婚,并说出:“不行、不行,你现在必须签字,你晓得我已经没时间等了,林徽因已经回国,我必须现在离婚……”</h3><h3>不爱是一回事,如此的绝情和伤害,就是另一回事。徐志摩对张幼仪的冷酷和残忍到了极限。他看着她总是恐避之不及的逃离。最终她不吵不闹,平静的在离婚书上签了字。还对他说了一句:“你去给自己找一位好太太吧”。接着又带他去医院看了儿子……</h3><h3><br></h3><h3>她成全了诗人,也解放了自己。</h3><h3><br></h3><h3>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她们的离婚案,是近世第一庄文明离婚案,在那个讲究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必须三从四德的社会,离婚对于名门之女张幼仪来说,要承受多大的压力,需要多大的勇气。</h3><h3>真的佩服张幼仪的气度,更为她及时退出而感到庆幸,</h3><h3><br></h3><h3>上帝是公平的,在给她关闭一桩婚姻大门的同时,又为她打开一扇事业的晴窗。</h3><h3><br></h3> <h3>  在经历钻心的疼痛和蚀骨的孤独后,她站了起来,报名德国一所教育学院,选修幼儿教育。回国后在上海一所大学任教,后又在上海女子投资银行任副总裁,屡创佳绩。创立了云裳时装公司,真正成了商界女强人。</h3><h3><br></h3><h3> 张幼仪曾说:我成就了徐志摩的浪漫,徐志摩成就了我的人生。伤害也是一种成长,既然无法避免,不如选择付之一笑。</h3><h3><br></h3><h3> 离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直沉在其中不能自拔。一直在坏的情绪里面对过去,背对未来。</h3><h3><br></h3><h3><br></h3><h3>(张幼仪和她的大儿子徐积锴)</h3> <h3>  徐志摩意外出事后,他承担起了照顾公婆,抚养儿子的责任,并且每月固定给陆小曼寄生活费。出资出版了徐志摩所有的诗和文集。作为前妻,张幼仪做到这份上也算是仁至义尽了。</h3><h3>多年后,她深有感触的说:“坏的婚姻是所好的学校”</h3><h3>张幼仪无疑是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高材生”。期间的经历,虽然有些残酷,但当她走出来后,就没有什么可畏惧的了。</h3><h3><br></h3><h3>离婚后,无非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沉沦一蹶不振;一种是勇敢的站起来,伤痛让自己成长。张幼仪是后者。</h3><h3><br></h3><h3><br></h3><h3>(此照片是晚年的张幼仪)</h3> <h3>  孔雀女张爱玲,二十三岁就声名鹊起、红遍上海滩。同样是出身名门,但她的幼年是灰色的。四岁时母亲就撇下她出国留洋,这一走,几乎一生也没有机会,弥补这一缺失的母爱。又因父母离婚,父亲再婚,苛刻的继母,与书上、戏里描绘的相差无几。在一次张爱玲忍无可忍而反抗时,被父亲暴打一顿后关禁闭半年之久,最终还是偷偷的私自逃离。</h3><h3><br></h3><h3><br></h3><h3>(幼年时张爱玲和她的弟弟)</h3> <h3>  小时候由于成长环境,在传统与现代,守旧与改革的种种矛盾共生交织中,造就了日后张爱玲惊艳的文字和绮丽的风格。</h3><h3><br></h3><h3> 成年后的张爱玲,清雅脱俗,孤独冷傲,她有一颗玲珑剔透的心,写尽了爱情悲欢,却无法看清那个年长她十五岁名叫胡兰成的男子,她真爱他,在她赠与他的照片背面写到:见到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尘埃里开出一朵小花。他最终还是无情的背叛了她,使得她一生为情所困、为情所叹。正如她写给他的信说:离开你亦不会再爱别人,我将只是枯萎。</h3><h3>可见她对那个男人爱之深切。</h3> <h3>在她的书里曾写到:“我觉得我是一座孤岛。”其实她何尝不是一只孤鸟,带着她不为人道的爱恨迁徙一生。</h3><h3><br></h3><h3> 张幼仪和张爱玲虽然都遭遇了失败的婚姻,但由于各自的出身不同,背景不同,心性不同,结局自然也不同。</h3><h3>张爱玲,走过了人生最繁华,也经历了人生最寂寞最苍凉。</h3> <h3>  纵观民国才女的人生,是传神传奇的。她们悲伤坎坷的情感经历,对于今天的我们,有的是借鉴,有的是引以为戒。</h3><h3><br></h3><h3> 我们要爱,但要会爱,会爱别人,也要会爱自己。情感世界里,你往往无法掌控别人,唯一能把握的只有自己。经过历练让自己变得坚强,有如菊的心性,凌寒不惧,傲然不屈。活的努力,活的清醒,才能活的美丽。灵魂才能散发出永久怡人的芳香。</h3> <h3>感谢朋友们的阅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