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童年

秋雨

<h1><b>---感恩父亲</b></h1> <h3>  我的成长得益于父亲的陪伴。母亲在生下我的时候,哥哥才​四岁的样子,父亲就没办法出远门找副业,只能在生产队出工,还能帮母亲做点家务活,也好减轻母亲的劳动强度。</h3><h3> 一直等到哥哥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也就有三岁的样子,能满地跑了,父亲就能利用农闲的时间出去找副业了。</h3><h3> 还记得那时,每次父亲从外地搞副业回家时,总会带些好吃的回来给我和哥哥吃。</h3><h3>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有一年父亲从外地带回来五六个青涩未熟的柿子。当时,他告诉我柿子还没有熟不能吃。于是,父亲就把未熟的柿子埋在装谷子的柜子里面。</h3><h3> 我每天都会守着柜子想啊想,这柿子要什么时候才可以吃啊。我感觉等待柿子熟软的过程是多么的漫长,每次望着装有柿子的柜子,就会想着将要吃柿子的情景,就会不停地吞口水。</h3><h3> 自己想想都会感觉好甜蜜。</h3><h3> 等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柿子熟软了父亲才取出来分给我和哥哥吃。</h3><h3> 在那个物质极为短缺的年代,水果十分的稀罕。</h3><h3> 我们能见到的水果就是梨子、桃子、枣子、还有葡萄,但这些水果数量极少,都是别人家屋前屋后专属的,我只有看看的份。</h3><h3> 我们老家的蜜桔是比较多的。那时,桔树只有园艺场才有,都是生产队集体所有。园艺场每年秋收时,家家户户都会分到一点桔子尝尝鲜,好的队里都会卖给供销社。</h3><h3> 儿时的我也不知道什么是苹果,什么是香蕉。我能吃到柿子,仿佛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h3><h3> </h3><h3> </h3> <h3>  父亲高小没毕业,只读了四年书​。但是他特别的好学,特爱听说书,记得很多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典故,特别是民间口口相传的演义小说故事。</h3><h3> 在我儿时成长的岁月里,或是在父亲空闲的时候,或是在陪着他干农活的时候,或是在夏夜星空下乘凉的时候,他就会把自己所记得的故事讲给我听。</h3><h3> 从"三国"的计,到"兴唐"的力,到"水浒"的义;从"桃园结义",到"三英战吕布",到"火烧赤壁";从"瓦岗寨",到"秦琼卖马",到"十三太保";从"薛仁贵征东",到"薛丁山征西",到"薛刚反唐";从"岳家将",到"杨家将",到"包青天"等等。</h3><h3> 这些口口相传的演义故事,让从小的我爱上了学习,爱上了中国的历史。那些历史英雄人物深深地埋在我的心底,时刻激励着我那幼小的心灵。在我后来成长的过程中,这些古代的英雄人物无时不在勉励着我奋勇前行。</h3><h3> 感恩父亲!让我的童年格外美丽。</h3><h3> </h3> <h3>  童年的夜空最为美丽!天上的星星都格外的闪亮,像一双双会说话的眼睛眨个不停。</h3><h3> 夏天,白天忙碌了一天的父亲,吃了饭以后就陪着我坐在院口池塘边的椿树下乘凉,他会一边把着大蒲扇为我驱赶蚊虫,一边和我聊着天或讲他的过往。</h3><h3> 儿时,我心中的父亲是挺有才华的。他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全靠自学而来的,因此,身边的朋友和亲人都很佩服他。 </h3><h3> 他多才多艺。他会拉二胡、会唱歌,他空闲的时候,就会一边拉着二胡,一边唱一曲"十五的月亮"、"在希望的田野上"或"洪湖水浪打浪"。他会画画,还写得一手好毛笔字。他会农活,会种植,会养殖。他是石匠,会修石坎,会打屋基,会打石碑,会雕刻。</h3><h3> 父亲对我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h3><h3> 我勤奋、好学、上进的优秀品格是传承了我的父亲。</h3><h3> 感恩父亲!一路有你!</h3> <h3>本文节选《我的父亲》</h3><h3>网络配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