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味

大华

<p class="ql-block"> 新京味 </p><p class="ql-block"> 林大华</p><p class="ql-block"> 民以食为天。九州大地,万千府邑。不论何方游子,不论游子在何方,谈起家乡,三句之内必讲起故乡的小吃。 </p><p class="ql-block"> 小时住上海,周六晚上和周日,总是跟着父母下馆子!几十年过去后,念念不忘的却是早点车上300元一个的罗宋面包和粢饭团! </p><p class="ql-block"> 罗宋面包两头尖,中腹半空很有嚼头。一刀划开,舀一大勺散发着浓郁奶香的土豆沙拉填进去!面包和大人手差不多一样长,我只要几口就会吃下去,真是狼吞虎咽,不过与猪八戒吃人参果相反,我是很享受滋味的! </p><p class="ql-block"> 做粢饭团的江米饭在木桶里冒着热气和米香,用一块干净的湿白布灵巧地抓起一团饭,两手翻飞,隔着布把饭团揑上劲,嵌进油条和白砂糖,双掌一合,一亇温软的粢饭团便递到我手中。江米软糯又有弹性,油条香脆,砂糖在齿间咯吱作响,迸发的甜味将诸味融合,超好!</p><p class="ql-block"> 300元是建国初的旧币制,换算成当下就是3分钱。 </p><p class="ql-block">  鲜肉月饼和生煎包也是记忆中的美食。周日跟着妈妈逛南京路,见到鲜肉月饼就饿!生煎包则是宵夜,在大世界”看完一场连本猴戏就在街边小店吃。头一次我也学了一下孙悟空 ——吃高兴了喊一声“吃饱啰”,往后一靠却忘了小店是板凳而非椅子,于是来了个后跟斗!与孙大圣相比只差一个“云”,人家是跟斗云,我倒想有朶云托托我!屁股就不会疼了! </p><p class="ql-block"> 只要回上海,这都是我要寻觅的美味。初次去上海的朋友,我定要推荐鲜肉月饼和生煎包。罗宋面包是绝迹了!当年的摊主是“白俄”!这种称呼不是因为皮肤白,而是政治色彩。他们都是被列宁的红色革命赶出来的俄国贵族。许是前苏联解体,他们回俄罗斯去寻找昔日的贵族生活?可能性很小但还是有可能。粢饭团还有,却都登堂入室进了饭店,外观精緻却无有当年滋味 。 </p><p class="ql-block"> 在北京住了六十多年,每当来位外地亲友问起北京小吃,总觉得难以回答。五六年到北 京时的确有不少小吃。报房胡同东口路南小点心铺的糖火烧,麻酱和面融为一体,里外一色。香甜适度,松而不散,绝不粘牙!每周两次,下学后给妈妈带回几个。 </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还有稻香村的南瓜饼和黄油饼。南瓜饼早已绝迹,黄油饼十年前总店还做。現在哪家是总店都弄不清,如果用有黄油饼为判别物,也许振本没有总店了 ——哪家都买不到! </p><p class="ql-block">  “老莫”的巧克力泡芙,长条状的;新侨的奶油卷;东单东南角义利食品店的核桃派,仿膳的碗豆黄,不是没有了就是徒有其形无其味! </p><p class="ql-block"> 豆汁和炒肝都是我的爱,豆汁在牛街炒肝在鼓楼都有正宗小店,但对这两样小吃的喜爱都需要时间来培养!贸然推荐八成要砸锅! </p><p class="ql-block"> 昨天下午四点一刻,终于发现一种吃食可资推荐! </p><p class="ql-block"> 话要从五十年前讲起。高三暑假,家住无量大人胡同的我,天天邀上同学,骑车穿过京城去顾和园游泳!那时中关村大街也就现在的四分之一宽。路东有一家“中关村食品店”。一日在店中避雨,闻到黄油香,买了小核桃派、黄油条、豆沙卷、蝴蝶酥四色点心回家孝敬老妈。经妈妈权威鉴定,质量不逊于新侨老莫和义利,但价格便宜。于是成为常客。每次去买都会换换花祥,但黄油条和蝴蝶酥是必不可少。 </p><p class="ql-block">  中关村道路扩宽改造,那时没有网络,信息不通,以为“中关村食品店”被拆没了。十余年后长兄偶然发现它搬到了中关村北一街,一条相对中关村大街而言简直是穷乡僻壤之所。可喜的是顾客络繹不绝,而且还是“品味”有鸿儒,“进出”无白丁。顾客大多还是白领。弟兄聚会,哥哥买了许多。还建议把黄油条放进冷藏,吃一根拿一根,味道更佳 。 </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从二环里搬到三环里又搬到四环把边,离“中关村食品店”越来越远。好在哥哥住牡丹园,每次聚会他大包小包地带。这么过了十来年,哥哥搬到了燕郊,加上车越来越难开,享受的机会就少了。 </p><p class="ql-block"> 昨天下午办完事,妻子道:“去买点心吧!离这儿不远。时间也合适,上次我问过,下午四点才卖!”‘ </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四点一刻到的,黄油条已售完。好在还有蝴蝶酥,交完钱等出炉。店内还是弥散着五十年前老店的黄油香,但是,当蝴蝶酥一端出来,那扑鼻的甜香盖住一切。吃了几十年,从未吃过刚出炉的。微热,略软有弹性,入口妙不可言,数十亿味觉细胞瞬间被激活,快感让浑身三万六千个毛孔都张开! </p><p class="ql-block"> 再有亲朋问起北京小食,我便开上车,在下午四点来到“中关村食品店”,奉上刚出炉的人间美味蝴蝶酥! </p><p class="ql-block"> 近来常听人议论什么算北京人。一代算两代算还是三代算,其说不一。要是以老祖宗就住在北京才算,清王朝的满八旗都不是!北京是全国人建成的,北京的人烟辐辏、繁华市井是全国人在京形成的。在京六十年,为北京贡献四十年,我当然是北京人。与此同理,一样美食在北京延续了半亇世纪,当然可称为代表北京的京味。至少可称新京味。 </p><p class="ql-block"> 2019.12.5</p><p class="ql-block">  丶'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