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老年摄影大讲堂第十六讲开讲

林东 字龙雲堂 号独学人生

<h3>商丘老年摄影大讲堂课于12月4日(周三)上午9点30分,在商丘古城陈家大院实战练习摄影技巧,由林效东主讲!<br></h3><h3>王玉祥、孔向东老师现场指导!</h3><h3>主题:古城拍摄!</h3><h3>陈虹老师协调!聆听了张静对陈家千年孕金成长发展史!陈家以家训教养为至尊,逐渐发展成为青朝历史上高贵家族!</h3> <h3>陈宗石的祖父为明末大臣陈于廷(1575-1678),字孟谔,明万历进士,累官至吏部侍郎,迁左都御史,赠少保。曾与名儒杨涟、左光斗、赵南星等,为东林派代表人物。于天启四年(1624)以“激扬讽议”上疏弹劾魏忠贤24大罪状,为阉党所忌,同年被诬入狱,后被削归籍。陈宗石之父陈贞慧,字定生(1605-1656)为明末复社名士,著名散文家。与方以智、冒襄、侯方域齐名,世称“明末四公子”,犹与侯方域私交甚厚。抗清失败后,两人在患难之中定下结亲之事。明亡后,陈贞慧避入深山,不入市朝,保持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在明朝末年,由于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族危亡,陈宗石的父亲陈贞慧,和其后来的岳父侯方域都在南京积极投入到抗清斗争中。然而受到南明弘光政权重用的阉党余孽阮大铖,就任兵部尚书后不是积极组织力量抵御外辱,而是大兴党人狱,视进步人士为异己,加紧迫害打击。据《商丘陈氏家乘》记载:江苏宜兴人复社领袖陈贞慧与侯方域同在南京游学,而揭露阮大铖为阉党余孽的《留都防乱檄》就是吴应箕和陈贞慧、顾杲起草的。所以,有人担心阮大铖报复劝俩人说:“何不与阮和好呢?”二人微微一笑,不予理睬,阮大铖知道后更加怀恨在心。一日忽有红衣卫队把贞慧捕去下至镇抚司监狱,由于侯公子极力奔走营救才脱难。次年正月官府又派爪牙到宜兴亳村逮捕了正客居陈家的侯方域。侯方域在《赠陈郎序》文中对此事记述很详:“余时居定生舍,既就逮,定生为经纪其家事。濒行,送之舟中,而握余手曰:‘子此行如不测,故乡又未定,此累累将安归乎?吾家世与子之祖若父、子之身,无不同者,今岂可不同休戚哉!盍以君幼女妻我季子?’余妻遂与陈夫人置杯酒定约去。是时余女方三岁,陈郎方二岁尔!”文中所说的季子指的是陈贞慧的四儿子陈宗石,“无不同者”是指侯、陈两家的身世与遭遇而言。侯方域之祖父侯之蒲与陈贞慧之父陈于廷同为御史,皆东林党魁,侯之父侯恂又与陈于廷同朝为官又同与魏忠贤斗争而同被罢官,两家几代人共同的志向,患难与共的友谊成就了这千里姻缘。正是:咫尺天涯远,一言定终身。顺治九年(1652)侯方域应陈贞慧之邀,时隔八年方成南行会其面,看到爱婿宗石已十岁,从容如成人,大喜。“素不能饮酒,是日尽数卮”,报以厚望,并作《种松歌赠陈郎》诗及《赠陈郎序》文予以鼓励。</h3> <h3>陈宗石(1644—1720),字子万。明末文学家陈贞慧第四子,清初诗人,原籍江苏宜兴。明弘光元年(1645年),两岁的陈宗石与侯方域3岁女儿订亲。明永历十一年,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14岁的陈宗石在其兄、清初著名诗人陈维崧的陪同下赴商丘侯府投亲,十四岁的陈宗石在父亲去世后来到商丘,此时侯方域业已去世二年,侯夫人常氏不弃前言以侯氏东园作为嫁妆将三女儿与爱婿完婚。因此,宗石号寓园。自此,江苏宜兴陈氏落居商丘,陈宗石为一世祖。&nbsp;宗石幼承家教,尚名节、讲义气、爱交游,有战国信陵君之风。青年时期游学京师,一时名人学士纷纷与之结交,名噪一时。后从国子监生出任山西黎城县丞,升授直隶河北安平、饶阳知县。江苏巡抚汤斌赞扬他:“上不负君,中不负身,下不负民。”的“三不负”县令,后擢升为户部陕西司主事。晚年告归乡里,卒年77岁。陈氏自陈宗石起便立下不贴春联门神的家训,陈宗石在《不贴春联门神说》一文中指出:“读圣贤书,当敬惜字纸。”他认为百姓之家事小,作为大户人家豪宅大院所费不菲,“仕宦家春联门神所费不下二三金,以此可费可不费之二三金,周之饥寒之子,岂不有济。”对借贴春联门神以避邪求福一事持否定态度,说:“若果然作善,自当降之百祥,作不善,自当降之不殃。”由此看出陈宗石立足商丘就以“勤俭持家,行善为本”作为“示后之子孙,为予之家训”,教育子孙后代谨遵勿忘。陈宗石有二子:陈履中、陈履平。陈氏从二世履中、履平“兄弟御史”起进入辉煌时期,先是二世掌门履中长子淮,官至贵州巡抚又迁江西巡抚,乾隆帝赐他御笔“福”字匾。匾宽四尺、高六尺、厚一寸为梓木独板,上有乾隆御印,饰以滚龙洒金花纹。此匾一直悬挂在陈氏家庙正堂中央,十分精美。淮长子崇本,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次年中进士入翰林院改庶吉士,后授编修、左春坊庶子侍讲学士上书房行走,又擢升国子监祭酒、宗人府丞等职。他的二弟邦燮,三弟传霖也都做到知县,这是自二世长门履中一支三世最兴旺的时期。</h3> <h3>作为二世二门履平子濓,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中举1766年中进士,随入翰林院庶常馆庶吉士。1768年任国史纂修官,1769在庶常馆期满留馆任编修。濓三子杲,乾隆四十五年(1780)中举,1781年中进士入翰林院,1802年授编修任实录馆协修。1811年杲长子焯与杲弟彬中同榜进士,彬由吏部员外郎考取军机章京,后任天津府知府,焯入翰林院改庶吉士,后授工部主事,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嘉庆十三年1808焯之堂兄燕中举,1817进士及第,官至刑部主事、刑部员外郎等职。焯长子壇,道光八年中举,十五年中进士,入翰林院改庶吉士,后授编修,任国史馆纂修,1841年任会试同考官,后官至江西道监察御史,礼部掌印给事中。至此,陈氏二门履平一支达到最辉煌时期。一门四翰林名扬天下,“四世词馆”的美誉与当时安徽怀远的林氏相媲美,一时传为佳话。纵观陈氏自一世陈宗石官至户部主事传至第七世陈实铭为清末拔贡做到山东临朐县令,共出举人和太学生十二人,进士八人,其中入翰林五人,出任巡抚一人,国子监祭酒一人,监察御史二人,道监察御史二人,另有知府三人,知县八人。这样一至七世不过六十余人的家族就出大小官员三十余人,可谓是:名门俊秀,人才辈出,“四世词馆”翰林家。陈氏一族走向仕途的官员,受其祖陈贞慧和外祖侯方域的影响,文学诗赋颇丰。陈宗石在清初诗坛与为“江左三凤凰”之一的长兄陈维崧齐名,与朱彝尊、徐乾学、严绳孙、顾贞观、纳兰齐等名流相唱和,著有《ou峰山人集》、《陈氏琬琰集》、《强善堂臆说》ou峰是宜兴山名,代指宜兴,以此书名表明自身不忘祖籍不忘先人。宗石长子陈履中的《四书直解》、《孟子论文》、《河套志》、《宋州人物志》、《寓园纂集》、《雁桥诗钞》、《乐府津梁》、《西台疏稿》、《金石文字考》,内容涉及哲学、文学、政论、地理、民俗地方志等,可以说学识渊博,才华出众。二子陈履平有《南原诗稿》、《陈通政参奏章》、《世行谏垣存稿》。父子三人与祖父陈贞慧祖孙四代傲视淸初文坛。第一代翰林陈濓的《秘香龛诗稿》以“秘香龛”书斋名为书名,原室内挂有此匾,为黑地绿字无款无印,朴素清雅。陈崇本为“四世词馆”外的一位瀚林,精于金石考订之学,家有“万墨斋”收藏极丰,可与商丘大收藏家文物鉴赏家宋荦相媲美。陈勳在咸丰三年(1853)五月,太平军攻商丘,率家人邻里与官兵一道固守,城破与次子执殉难,以其号“建堂”收藏的大量书籍轶失。后朝廷嘉其英勇,赠同知官衔令建专祠,位于今(廉)字二街既大同十六街东路南今一号院。现在我们看到的陈家大院为陈氏第八代陈忠泰的父亲陈文鑑经营多年置办的新宅,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距今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从其格局就体现出上尊下卑、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礼制意识。说起陈忠泰商丘人并不熟悉,但古城人提起陈家都知道“陈半语”,相传陈家富甲商丘,由于陈忠泰说话语焉不详,人送外号:“陈半语”。传说他上街买东西,见到啥想拿就拿,拿了直管走,后面管家跟着算帐。陈家富裕到什么程度,在2015年10月29日修缮时挖出的八十多锭大小元宝就可见一斑。</h3> <h3>宗石来孙陈坛之女嫁于项城袁氏的袁甲三为妻,是袁世凯的祖母。民初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系袁世凯表侄,袁、张两族均与商丘陈氏有姻亲关系,因而袁世凯与张伯驹幼年都曾寄居商丘陈氏家中。所以,商丘陈氏自明末清初至民国仍经久不衰,成为近代商丘世家之首。陈氏一族在商丘兴盛三百余年,与其重视上承祖训、端正家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陈家重视子孙的教育,诗书传家,以勤俭积善为家训,推己及人广办教育及慈善,这从陈忠泰的次子陈海肃的身上可见一例。陈忠泰的两个儿子,大儿子陈志肃,字道生,取自《论语》:“志于道,据于德……”就是以道为志向,以徳为行为根据。二儿子即陈海肃,字晏生,取自唐·薛逢《九日曲池游眺》:“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与唐·郑锡《日中有王子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比喻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如此寄厚望于后代的陈氏先公,多么希望儿孙能够志向高远,为国家昌盛作出贡献。陈海肃自幼读于私熟,后上学堂至中学毕业便放弃学业,1932年回家以临街店房的收入为经费,聘请当时的商丘专属专员兼商丘县长的朱玖莹为董事长,在路北家祠现实验小学处以自己的字“晏生”办起了“晏生小学”。学校一律不收学费,每班前三名免收书作费,后随着学校规模扩大于1936年以二十顷地的收入办为中学,并设有女生班,从保定、洛阳、新郑以二十块大洋高薪聘请老师。他还积极参与商丘“翠英中学”的筹建并于1935年参与创建“归德中学”,任校长。陈海肃热衷于公益事业,在办学的同时遇有灾荒之年,还要捐钱捐物,赈济灾民,多次受到当地政府表彰。另外,他还出一万元大洋修建东关大桥。到晚年仍坚持从自己生活费中抽出部分捐助地方小学,并参与了商丘县志的编写工作。时光荏苒,岁月匆匆,十九世纪历史的车轮同样在这里留下了时光的烙印。陈家大院——她见证了日本投降时国民党在这里受降举行的仪式,她迎来过淮海战役结束后第四野战军在这里简单休整的人民子弟兵。如今在陈家大院二、三号院的前墙上都有一园形白底黑字的标志,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部队住过的编号。三百七十多年跳动的脉搏,涌现出多少时光的涟漪。院里的的几棵大槐树,似乎包含着“三槐喻三公”的寓意。历经百年的皂角树,他那粗壮的躯干与摇曳的枝头,仿佛在感叹着“往昔的锦瑟繁华,怎抵过半城零落烟花。”陈家的辉煌已经逝去,但他们秉持诗书继世,勤俭积善的家风,使其家族数百年兴盛的历史,对现在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仍有借鉴意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