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葡<6>”行之摩洛哥——得土安和丹吉尔

<h3>历史古城得土安,有“白色山城”之称,老城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公元前九世纪有阿拉伯人居住,十八世纪后被西班牙人占领,1956年归还摩洛哥。犹太人也曾在这里居住,虽然现在基本都迁回以色列,但他们在这里留下铭心的记忆和生活的智慧。</h3><h3>受安达卢西亚建筑风格影响,得土安城市尤其是老城顺山势而建的房屋,层层叠叠独具魅力。人们穿行在古老的小街小巷,各种杂货店铺亮着一盏盏温暖的灯光,有人悠闲的坐在阳光下,看着形态各异的猫,一起享受慵懒的时光……街巷有种熟悉亲切的气息,那是童年的记忆与你不期而遇。</h3> <h3>这个阳台居然没护栏,上面有把椅子,还有杯咖啡☕️</h3> <h3>从得土安出发65公里车程到达丹吉尔,它是摩洛哥最北端的一座古老的海港城市,也是摩国最大的旅游中心。位于直布罗陀海峡的丹吉尔港口,坐落在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东进地中海和西出大西洋的船,都要从这里经过或停泊。1962年摩洛哥宣布丹吉尔为自由港,1965年成为自由贸易区。</h3><h3>丹吉尔由新城与老城组成。新城高楼林立的欧式建筑与典雅民宅时尚繁华,北非大学就在这里。走进老城犹如走进《一千零一夜》所描绘的世界,初到这里如入迷宫,很难找到出口。</h3><h3>我们沿途参观,到达丹吉尔已是晚上。</h3> <h3>座落在市中心,看似商场,实则高铁站,里面有商店和西餐厅。</h3> <h3>非洲洞离丹吉尔不远,是大西洋边上一个不大的洞穴口。绝奇的是洞口如一幅非洲地图,甚至连马达加斯加岛都有。据说,这个洞穴是千百年来海浪冲击岩石自然形成,也被称为“非洲之眼”、“大力神洞”。</h3><h3>通过面朝大海的小洞口,海面浩淼无垠,蓝天寂静无声,海鸥快乐飞翔,岁月静好就在眼前。</h3> <h3>马不停蹄赶到的下一个景点,是高高耸立在斯帕特尔海角的海岬尖角上的卡斯巴大灯塔。这里是非洲大陆的最西北角。灯塔建在海拔300米的山坡上,夜间塔顶灯光明亮,往来船只据此调整航行方向。</h3><h3>灯塔的西边是浩淼的大西洋,东边是湛蓝的地中海,天气晴好时不仅可以远眺对面的西班牙,还能看到大西洋与地中海不同色彩在此交汇。卡斯巴灯塔的魅力永无止尽。</h3> <h3>今天是摩洛哥旅程的最后一站,紧张的参观景点后安排了一次休闲品茗活动。</h3><h3>都说到了丹吉尔没去哈法咖啡馆等于没到丹吉尔。咖啡馆门脸小的局促,里面大的别有洞天。此馆建于1921年,沿着海边悬崖建造,阶梯式的露台面对地中海。此刻,你坐在非洲,面向欧洲,喝一杯摩洛哥特色薄荷茶,异国风情于目于心,生活如此安宁美好,愉悦心境扑面而来……</h3> <h3>摩洛哥特色薄荷茶。大锅熬煮的甜水出锅后,在水杯里放上清香的薄荷叶,因为人多所以用这种特制架子给客人送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