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兄这一称呼怎样使用?

傅华轩

<h3>近读一本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h3> <h3>夏承焘先生,是近百年来第一词家,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当年他与木心(后来的画家、学者)交往时,虽然年纪相差近40岁,书信往来时,夏先生都称木心“仁兄”。这怎么可能?年纪大的称呼年纪小的“仁兄”?弄错了吧。</h3><h3>朋友,你知道“仁兄”这一称呼怎么使用吗?大学者夏承焘为什么称呼小自己40岁年轻人为仁兄呢?</h3><h3>没有错!书信往来,仁兄是一种礼节用语。当年孙中山在广州给年轻人蒋介石发电报,就称呼:介石仁兄。</h3> <h3>查阅资料如下:</h3> <h3>仁兄</h3><h3> (1).对同辈友人的尊称。《后汉书·赵壹传》:“实望仁兄,昭其悬迟。” 唐 李华 《祭亡友张五兄文》:“仁兄先生,俯监悲怀。”《水浒传》第四一回:“不期今日得见仁兄之面。” 茅盾 《报施》:“要是今天下午就来个抽查,那末,这些仁兄可倒了霉了。”</h3><h3>(2).弟对兄的尊称。 唐 颜真卿 《祭侄李明文》:“尔父竭诚 常山 作郡,余时受命亦在 平原 ,仁兄爱我,俾尔传书。” 唐 姚合 《成名后留别从兄》诗:“却出 关 东悲复喜,归寻弟妹别仁兄。”</h3> <h3>写于2019、11、27、</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