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情丨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教学观摩研讨主题活动三成功举办

<p><br></p> <p>&nbsp;&nbsp;&nbsp;&nbsp;&nbsp;根据南陵县初中语文教研基地计划,2019年12月3日下午“文以载情”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三在籍山中心初中成功举行。&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活动中教师发展中心夏一龙主任、教育股张言明股长全程认真聆听,初中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和来自全县各初中的近百位语文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p> <h3> 本次活动的观摩课分别由籍山镇中心初中的钱程老师执教九上《行路难(其一)》和籍山镇桃园初中韩光六老师执教九上《湖心亭看雪》。<br></h3> <h3>  钱老师的课堂以读为主线,通过李白与南陵的关系,“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借助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背景,引领学生品悟诗意;课堂设计抓住重难点,让学生读起来,注重朗读指导,让学生解析诗人感情。九年级学生的配合难能可贵。<br></h3> <h3>  小组讨论,师生交流。</h3> <h3>  韩老师的课以淡定从容的朗读引领学生进入张岱的不同流俗的情境,以两个问题“一幅怎样的雪景?”“一个怎样的人?”引领学生品悟文意文情。解读精妙,语言精炼唯美。<br></h3> <h3>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注重文言常识的积累。<br></h3> <h3>  景情交融,背景材料的引入更易激发学生读懂“痴人”“痴情”。</h3> <h3>  在研讨环节,钱老师和韩老师分別讲述了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与课堂反思。与会老师作了精彩点评,学科中心组成员马晶晶老师、吕银芳老师、刘靖老师也各有见解。<br></h3> <h3>  来自春谷中学的程邦杰老师认为钱老师的课朗读形式多样,学生发言精彩,课文与地方文化结合好,教学语言文釆斐然。课堂中还可以再加深学生对背景的理解。韩老师的课抓住脉络,从容淡定自如。主要问题关注好,建议让学生多读。</h3> <h3>  马晶晶老师用“三好”、“三精”、“三实”概述两节课:活动主题好,教师演绎好,籍中学生好;钱老师的课语言精当,朗读精彩,板书精简;韩老师的课文言知识落实,教学环节充实,上课风格朴实。同时寄语南陵语文教研,希望能“乘风破浪,直挂云帆”。</h3> <h3>  来自许镇中心初中的王学军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设计围绕“文以载情”的主题,设计思路清晰。</h3> <h3>  吕银芳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课:1.选材美,语言美,思想内容美;2.教学形象美,或亲切,或从容;3.教学语言美;4.教学环节以读为美,美景美情。</h3> <h3>  刘靖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课用积淀的厚度来呈现教学的高度。钱老师的课很好的诠释了李白诗歌中的“哀而不伤,悲而能壮”,教学有诗意。韩老师的课“一个景,一个人”,展开教学淡定从容。</h3> <h3>  来自三里中心初中的张鹏老师认为钱老师的课前《将进酒》歌曲的播放,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好,课堂注意了听、说、读,如果再加上写会更好。韩老师的课气定神闲,基础扎实,如果气氛调动起来会更好。</h3> <h3></h3><h3></h3><h3>  会议最后,夏主任高屋建瓴进行总评,用“三个感谢、三个模式、三个想法、三句话”总结了本次活动。</h3><h3> 感谢籍山镇中心初中对语文教研活动的支持,感谢老教师的积极参与和认真评课,感谢张言明股长的认真聆听。 &nbsp; 语文教研活动的“两节课加一次研讨”、“两位老师加优点建议两方面的评课”、“一个中心组成员加一个语文老师加一个讨论”三个模式值得推荐。</h3><h3> “改变一种局面”:学生不说话,课堂没动静;“树立一种理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书为主线;“实现一种境界”:教师有情,学生动情,课堂真情。</h3><h3> 同时借助两节课教学指出:怎样引导孩子读?教师引读的方法有:示范读、指点读、纠错读、“逼迫”读、“放坡”读、背景读。学生学习读的方法有:模仿读、练习读、讨论读、反复读、动作读、互相对读、跟读等。</h3><h3> 最后,夏主任用三句话点出期盼: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真起来,让语文读起来。 三次教研基地活动的圆满成功,我们明白了“动”、“真”、“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h3><h3></h3><h3></h3> <h3>  夏主任的精彩点评节选。</h3> <h3> 文图:钱 程</h3><h3> 审核:夏一龙</h3>

老师

教学

学生

语文

课堂

韩老师

教研

初中

初中语文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