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了进一步将衡水各校的杰出的办学模式同我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12月3日下午,我校举办了由乔海英副书记主持的关于赴衡水学习的交流研讨会,两批赴衡水学习的领导及教师一同参加了会议,教务处、政教处、年级组、备课组、班主任各单位代表畅谈了衡水学习后的心得体会。</h3> <h3> 乔副书记就本次座谈环节、内容、要求做了安排。</h3> <h3> 政教处王金玲老师,从常规管理、课间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及学生态度的端正五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学校及班主任要严格要求学生,精细管理的建议。</h3> <h3> 班主任代表王晓娟老师说:“我在衡水二中看见了青春该有的样子,那就是学生‘听其师,从其教’态度;是学生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提出了要当严师,在学生的学习路上做一块坚硬的磨刀石。</h3> <h3> 班主任杨瑞妮老师,从衡水回来后,将学得的班级管理方面的经验迅速的应用到自己的班级上,实行值日班干部制度,班内全体学生轮当班干部,在此过程中做到严格管理,提高自我控制能力。</h3> <h3> 李建革老师作为新进班主任,在衡水行中更是受益匪浅。她说初入衡水二中第一感觉是不可思议,教室内和教室外是两个世界,教室内学生一心一意的学习态度感染了她;第二感觉是文化的建设无处不在,这种“无意识教育”渗透到了学生在学校的每一分每一秒,融入了他们的骨血。</h3> <h3> 陈赞花老师作为语文备课组长在衡水市武邑中学学到了一句话“优秀的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是他用心的教了多少年书。”之后她围绕“用心”两字谈了一下自己的见解:一、课上用心,精心准备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让每一个环节的知识点都要落到实处;二、课下用心,认下每一张学生的脸,为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做准备。</h3> <h3> 秦蓓老师作为数学备课组长从数学科目特点出发提出了集体备课必要性,商讨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将学生带入课堂并且专注于课堂;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落实,及时批阅作业,做到有针对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h3> <h3> 体育备课组长李江老师针对我校的早操及阳光活动提出了建议,要求操后及时小结,做到文体委员、班主任、班长三个方面的小结,严格规范跑操。对于学校体育生的培养也有了新的认识,要帮学生记录各次考试的成绩,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从而更好的成长。</h3> <h3> 张荣老师就地理组备课方面提出了自己想法,她认为教师要多交流、课堂要多打磨,同严格的课堂管理相结合创建高效课堂,教师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做到资料和题库的共享,加强学生知识的落实并且做到我要学生得到什么、怎样让学生得到、最后学生得到什么三个方面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h3> <h3> 语文教师的代表戴雪景老师说她从衡水回来后再一次领悟了天道酬勤的含义,衡水各中学在深刻的验证着这四个字,学校的勤管理、教师的勤教、学生的勤学促成了学校的高升学率。</h3> <h3> 高晓妮老师就化学教学方面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可以以教师录制做实验的视频来辅助学生理解和落实知识点;二、教师直接要多交流,相互指导,共同进步;三、指导学生规范答题。</h3> <h3> 高一年级组长潘天源老师说:“衡水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我们感觉不到冬天的寒冷,他们是奔跑着的追梦人。”衡水学生每一天都充满着精气神,这是离不开学校的严格管理及教师的细心教育,从而提出建议:在每一个细节上坚持管理,促成好习惯的养成,让学生的成长更有内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h3> <h3> 从事“名校+”教育联合体工作,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胡慧珍老师从切身体验谈对“衡水模式”的认识过程,认为只要抱定宗旨,所有形式的要求就会有的依据和方向。衡水管理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经过论证的,所以我们学习他们,仅有热情和激情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深入思考和科学论证,让所学所得内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在我们的这片土壤中培植培育,开花结果。<br></h3> <h3> 教务处茹广权主任提出:衡水各校的办学模式要根据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学习,明白我们要学什么?如何学?要形成计划,有步骤的实行。</h3> <h3> 王健副校长曾三次到衡水二中学习,对于衡水二中的办学模式要一分为二的去看待并对我校师生提出建议:教师要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并长期落实;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精气神、服从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师生配合才能促成学校教育质量的腾飞。</h3> <h3> 这次交流研讨一直持续了快两个小时,老师在研讨结束时仍然意犹未尽,这次衡水学习给了我校众多启发,之后我们会就如何学习衡水的办学模式进行再次讨论,希望通过学习借鉴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质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