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何时洗手能预防疾病</b></font></h3> <h3> 以前人们常常讲“病从口入”。实际上,在“病从口入”的过程中,我们的两只手发挥着无法替代的拿、取、接、送等作用。一些常见疾病如面部皮肤感染、感冒、肠道细菌感染等,都有可能是通过“病经手入”进行传播。</h3><h3> 因此在饭前饭后、便前便后、吃药之前、接触过血液、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之后;做完扫除工作之后;接触钱币之后;接触别人之后;在室外玩耍沾染了脏东西之后;户外运动、购物之后;抱孩子之前等情况下,一定要注意手部卫生。</h3> <h3> 洗手,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是预防儿童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h3> <h3> 各班老师根据班级幼儿年龄特点,为小朋友们详细讲解了七步洗手法,引导幼儿学习正确洗手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h3> <h3> 洗手是盥洗活动进行最频繁的一项活动,晨间入园,饭前饭后,便前便后,活动前后都需要将手洗干净。</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洗手的常规要求</font></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1.学习用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h3><h3>2.洗手时不湿衣袖、不玩水、节约用水。</h3><h3>3.知道洗手的好处,饭前、便后、手脏时能及时洗手。</h3><h3>4.养成认真有序洗手的良好习惯。</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u>七 步 洗 手 法 儿 歌</u></b></font></h1><h3>自来水,清又清,洗洗小手讲卫生。</h3><h3>饭前便后要洗手,细菌不会跟着走。</h3><h3>1)手心相对搓一搓,</h3><h3>2)手背相靠噌一噌,</h3><h3>3)手指中缝相交叉,</h3><h3>4)指尖指尖转一转,</h3><h3>5)握成拳,搓一搓,</h3><h3>6)手指手指别忘掉,</h3><h3>7)手腕手腕转一转。</h3><h3>做个整洁好宝宝。</h3> <h3> “病从口入”人人皆知,病从口入的媒介是手,所以注意手的卫生是预防疾病从口入的重要环节。饭前便后洗手是保证手卫生的基本条件。因此要从小培养孩子养成正确洗手的好习惯。</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如何让孩子爱上洗手</font></b></h3> <h3>1.宝爸妈要做好榜样与示范。在孩子上幼儿园前,宝爸妈在家就要按照上面的洗手步骤,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而且宝爸妈争取每次洗手都叫上小宝贝,一块洗手。</h3><h3>2.可以定制属于自己与孩子的洗手小游戏。一般上了幼儿园之后都会有洗手歌,一边排队洗手一遍唱儿歌。其实在家,我们也可以在洗手前后做一些宝宝喜欢的小游戏。</h3><h3>3.宝爸妈们要多多给予孩子耐心,用孩子接收的方式提醒孩子洗手,不要老是呵斥或者指责。如选择宝宝喜欢的小玩具、香皂、洗手液和毛巾。</h3><h3>4.可以借助绘本或者画画向宝贝形象的描述出,不洗手的危害,细菌、脏是什么样子的,用宝宝的思维方式去沟通,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h3><h3>5.可以和孩子一块比赛、监督,看谁的洗手方式最正确,洗的最干净。</h3><h3>6.要多多了解宝宝不爱洗手的原因,一旦发现宝宝主动洗手要鼓励。不要一发现宝宝没有洗手就说“跟你说多少次了,不洗手不准拿东西吃”这样的话,多问宝宝不洗手的原因是什么呢?着急,忘记了,还是其他的原因呢?注意,你的任何不耐烦情绪,都有可能直接传递给孩子。</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温馨提示 </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常见的洗手误区</b></font></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1</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频繁给孩子使用湿纸巾和免洗洗手液 。</font></h3><h3> 经常给孩子使用湿纸巾或免洗洗手液,都会引起孩子消化道慢性损伤,导致消化吸收不良、慢性腹泻甚至过敏。</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解决方案:</font></h3><h3> 从方便的角度出发,家长在带孩子出门前可以准备几块湿润的小毛巾,放入小塑料袋内,每次用一块,用过的放入另外一个塑料袋内。等到回家后,再清洗小毛巾,以备后用。</h3><h3>家长还可以用瓶子装一些水带着出门,户外活动期间,可以用清水冲洗婴幼儿双手。</h3><h3>家长可以教大一些的孩子用肥皂在流动水下洗手,在流动的水下洗手才能去除手上的污渍。</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2</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洗手的时间越长越好吗?</font></h3><h3> 每次洗手持续时间应不少于20秒。常常反复多次的洗手,耗时过长,这样容易使皮肤表面起保护作用的脂质成分流失过多,引起皮肤粗糙皲裂甚至湿疹等皮肤问题。</h3><h3>因而,洗手的时间虽然要够,不能敷衍了事,但并不是越长越好哦。</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洗手不是擦手 。</font></h3><h3> 大家都知道洗手的重要性,但现在很多时候被“擦手”替代。使用消毒毛巾、纸巾或免洗消毒剂擦手,确实可以消灭手上的细菌,清洁双手,但留存于手上的消毒剂颗粒有可能被吃进消化道内,形成慢性消毒剂食入现象。</h3> <h3>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清洗自己的小手呢?这些我们都要牢记心中…</h3><h3>1、饭前便后要洗手;</h3><h3>2、看完图书后要洗手;</h3><h3>3、画画后要洗手;</h3><h3>4、玩完玩具后要洗手;</h3><h3>5、运动游戏之后要洗手;</h3><h3>6、摸过钱币后要洗手;</h3><h3>7、去医院、各种公共场所等…外出回家后都要洗手。</h3> <h3> 洗手是一个很好的习惯,父母应努力给孩子做好榜样,帮助孩子养成这个好习惯。在每次吃饭前,无论是早餐、午餐或晚餐,都要洗手;而且用餐后也要洗手。孩子们活动完或玩完玩具后都必须正确地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