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学科深处的初中数学课程建设与课堂改革─2019山东“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初中数学省级工作坊现场会议

日照市海曲中学 范鑫

<h3>  12月1日,2019年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初中数学省级工作坊现场会议在济南市辅仁学校举行。会议由山东省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主办,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山东大学辅仁学校承办。来自全省各地的初中数学课程专家、教研员和数学教师40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海曲中学数学小分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h3> <h3>  此次会议的主题是:走向学科深处的初中数学课程建设与课堂改革。为期两天的会议分为“变革前沿”、“专业引领”、“名师对话”“课改实践”等五大板块。本次会议整合国内优质资源,借助现场研讨会的形式,推出优秀课例,分享典型经验,引领数学学科的改革方向。</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变革前沿】</font></b></h3> <h3>  教育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尚志以《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案列及思考》为题,从课程目标、案例、背景、高中课标修订思路、数学核心素养认识、对初中课程和教学的影响六大方面讲述了如何整体把握数学课程,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王教授提到,一个好的数学老师,不仅能帮助孩子们深入到数学的每一个角落,理解数学的要义,还能带着孩子们跳出数学,俯视所教的内容。教书不能眼中只有树木,没有森林。老师需要跟学生讨论数学和语文、数学和物理有什么不一样,才能更好的感悟数学的价值、应用的价值、审美的价值。感悟数学所独特的留给大家的有魅力的东西,让学生对数学产生真正的持久的兴趣,从而学生才会慢慢摸索如何学习数学,并且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h3> <h3>  随后,王教授讲述了评价的例子、平行四边形复习课的例子、一元二次方程数学分析的例子,引出《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紧接着介绍了高中课标修订的思路以及核心素养形成的过程,最后讲了高中课标对特别义务教育教学可能出现的一些影响。</h3> <h3>  将近三个小时的报告,两鬓斑白的王教授始终站着作报告,足以看出他的良苦用心个对专业得热爱,他的敬业精神令我们钦佩和感动。</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专业引领】</font></b></h3> <h3>  齐鲁名师工程人选、青岛第七中学教师隋淑春现场执教《平行四边性的性质》。</h3> <h3>  这一课引导学生类比、探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性质,小组交流并展示了交流成果,问题解决了,重点随之突破,整堂课浑然一体,不禁感叹多么深厚的功底才能让本节课如此完整且成功!</h3> <h3>  齐鲁名师工程人选、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教师苏晓虎为八年级学生讲授《函数》。</h3> <h3>  这是一节令人印象深刻的课堂,苏老师把难懂的函数结合爱情观进行讲述,让学生理解了函数x、y之间的关系,课堂上气氛热烈,参与度高涨。</h3> <h3>  齐鲁名师、山东省北镇中学教师邢成云为大家带来《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章起始课教学思考》的报告。</h3> <h3>  邢老师指出,“章起始课”在一章的教学中处于“先行组织者”地位。在进行具体教学时,不论是哪类章起始课,都需要充分了解和透视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中是否具有适当的能够与章节新知建立联系的知识生长点、延伸点,也就是有没有早伏下的“种子”或已萌发的“胚芽”等,只有把好了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脉,寻到了新知的源头活水,才会让新知水到渠成,探求顺乎其然。</h3> <h3>  济南市数学教研员杨军以“新课程下深度教研的探索与实践”为题,讲述了深度教研的具体实施等内容。</h3> <h3>  他回首了10年课改路,介绍了质疑式课堂的基本模式,使学生的质疑成为思维习惯,批判精神融进学生的性格中,并在课堂中落实学科价值找到了途径和方法,使隐性目标实现了可视化,也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了教学模式。课改是一场心灵的革命,课改是一场教育观念的革命,课改是一场走向课堂技术的革命,课改更是一场行为的革命。历史照亮未来,征途未有穷期,质量提高没有止境。</h3> <h3>  齐鲁名师、青岛西海岸新区实验初中课程研发研究院院长刘同军为大家带来了《教育信息2.0趋势引导下的新常态数学课堂构建》的讲座。</h3> <h3>  他提出技术和数学课程深度融合的机理是互为要素、互为舞台、互相支撑:技术成为数学课程结构体系中的核心要素,而数学课程体系和数学思想则不断丰富技术手段,成为技术发展的动力源;技术成为联系数学课程、教师、学生的桥梁,而数学课程成为技术施展才能的舞台;技术使数学变得直观、动态、可亲近,数学课程使技术变得具体、深刻、可触摸。</h3> <h3>  12月2日上午,特级教师、山大辅仁学校执行校长郑廷伟以《指向数学学科深处的学科课程变革》为题,从素养本位的九年一贯制课程建设、指向深度学习的新常态课堂教学研究以及教研方式转变,问题式教研基础流程等方面讲述了如何让学生发生真实性的学习,如何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山大辅仁学校在主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各种学习情景中,让学生学会沟通、合作,增强未来面对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h3> <h3>  郑校长介绍济南市辅仁学校秉承“共享生命成长”的办学理念和“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的教育追求,践行“养心育德、养根育能”的教育观,并着重讲解了指向深度学习的新常态课堂教学研究,“问题式教研”“项目式学习”都令我们深受启发!</h3> <h3>  随后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数学教研组组长张永坤进行深度学习课例分享《同底数幂乘法》。</h3> <h3>  本节课通过“推导法则”“辨析法则”“应用法则”三个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同底数幂的相关知识,环环相扣,扎实推进,着实精彩,同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课改实践】</font></b></h3> <h3>  深入山大辅仁学校的课堂,堂堂精彩,质疑式教学体现了应用数学的乐趣,情景式教学体现了如何用数学思维去研究问题,特色的自制学案体现了课程的整合,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以质疑为特征”的新型数学质疑式学习模式,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闫星华老师的课,让我们感到什么是真正的数学课!思维含量极高!众多的创新课例,赢得专家的称赞。<br></h3> <h3>  特别是山大辅仁学校教师闫星华分享情境化学习课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令人印象深刻</h3> <h3>闫老师通过“联想以类比”“合作以明学”“深思以入本”“回扣以明理”“归纳以系统”“发散以启迪”“反思以提升”七个环节与学生一同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深度探讨,并且进行了方法引领与思维训练,让我们领略了情景化学习的基本理念,提现了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并且处处捕捉数学思想方法,从情境中来,到方法中去,体会到了“真正的数学课”!</h3> <h3>  自信展示的学生们!</h3> <h3>  评课与互动环节,人人积极参与,高级教师李素香老师独到的点评总结,使活动前后呼应,突出主题:“走向学科深处的初中数学课程建设与课堂改革”分享典型经验,引领改革方向.</h3> <h3>紧接着,12位老师进行了6组12节同课异构的展示。</h3> <h3>  其中,来自济南市历元学校荣钰老师带来的《数据的收集》,利用iPad教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数据收集的方法与策略,利用小组合作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大胆展示讨论的成果,成功达成了目标。</h3> <h3>学生正在热烈讨论中!</h3> <h3>  本次会议,我们听到了引领教师转变的精彩讲座,看到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精彩课堂,亲身感受到了碰撞思维,激发灵感的学科盛宴,数学教学在这永不停息地探索中不断前进。</h3> <h3>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本次培训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带领我们开拓了新的教育视角,已然让人体会了到名师的风范。生命是一条河,需要流动,需要吸纳,我们收获满满,更是下了决心,“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教学路上任重而道远,我们唯有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且行且思,且悟且进,用心体会名师思想,力争把新的理念和学习感悟,渗透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用实际行动打造高效课堂!</h3><h3><br></h3><h3><br></h3>

数学

学生

数学课程

学习

课堂

教学

初中

辅仁

课改

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