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的九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君

<h3>《爨宝子碑》,全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墓碑》,俗称小爨碑,此碑刻于东晋太亨四年,即义熙元年(公元405年)。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出土于云南曲靖南70里扬旗田,后移至武候祠,现存麒麟区的曲靖市第一中学“爨碑亭”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高190厘米,宽71厘米。</h3><h3>《爨宝子碑》共13行,每行30字。下部为立碑人名13行,每行4字。碑文记录了墓主人爨宝子的生平及对墓主的赞美之辞。碑右下角刻有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曲靖知府邓尔恒的隶书跋文6行。该碑字体属于隶书向楷书过渡的书体。全碑400余字,布局自然、左右顾盼、首尾呼应、气贯全篇、和谐统一、文彩飞扬。</h3> <h3>爨龙颜碑,全称“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俗称大爨碑。始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二年(公元458年),距今为一千五百四十一年。为清阮元任云贵总督时访得。</h3><h3>爨龙颜碑,与爨宝子碑世称“二爨”。与爨宝子碑相比,此碑较大,通高3.38米,上宽1.35米,下宽1.46米,厚0.25米,碑阳正文24行,行45字,共 927字。故称“大爨”。是现存晋宋间云南最有价值的碑刻之一。</h3><h3>爨龙颜碑现存陆良贞元堡小学。碑文追溯了爨换家族的历史,记述了爨龙颜的事迹。为后人研究爨换家族及晋南北朝时代的云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h3> <h3>《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立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年),为大理国段氏所立。此碑是探究云南历史上各少数民族团结友好关系悠久历史渊源的珍贵实物见证,同时也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艺术与汉族历史文化艺术交流融合及宋代书法艺术的重要碑刻文物,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用汉文字书碑刻石记载少数民族历史事件、少数民族语言和少数民族章法布局艺术的实物证据。</h3><h3>原碑现存今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校园碑亭内,与爨宝子碑并列,保存完好。碑面较小,碑高1.25米,宽0.58米,厚0.61米,分上下两段。碑顶有道光二十九年喻怀信记;碑上段为正文,11行,每行13字,左行,正书;碑的下段是官衔题名,8行,皆人名,行书。<br></h3><h3>此碑行款特殊,正文直行。从左至右,才能读通;上下题记、题名,又需从右至左,才合顺序。全碑共403字,书体行楷,书法敦厚逎劲,历代的书法家对之评价甚高。</h3> <h3>八塔台古墓群,在曲靖市驻地东十三公里处,珠江上游南盘江东岸,五台山脚。它们是八个形状不一,相依相伴的土堆,地处缓坡地带,由8个相傍而又独立的椭圆形封土堆组成,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八塔台古墓群的发掘,证明了曲靖是云南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早在两干多年前,这里的人民便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生活在这里的人类已进入青铜时代。古墓群位于曲靖市区东12公里的珠街乡董家村,地处缓坡地带,由8个相傍而又独立的椭圆形封土堆组成,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h3> <h3>会泽古会馆建筑群。会泽因为富产铜矿,历史上商客云集,最盛时祠堂、会馆、庙宇多达108处。清乾、嘉年间,因清政府对铜的大量需求,在开采、冶炼、铸造、京运等方面可谓盛况空前,每年运往京城的铜,额定数为633.144万斤,会泽县城因而被冠以“万里京运第一城”。矿冶业的兴旺,吸引了赣、浙、桂、川、黔等地商贾,至今会泽留下各省会馆、寺庙100余座,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铜文化和会馆文化。</h3> <h3>大河遗址,位于遗址位于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城东南约17公里的大河乡茨托村癞石山。大河遗址文化层的年代为4.4万年至3.6万年,它的发现表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发生于中国南方的时间早于中国北方。它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对于研究现代人的起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06年大河遗址进行第三次发掘,被称为“2006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h3> <h3>罗汉山古墓群,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三宝镇驻地西南约2公里处,距曲靖城约8公里。罗汉山“梁堆墓”在约0.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12座, 而且史籍早有记载。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实为难得,遗憾的是早年就被盗窃。12座墓葬的封土均被灌木以及云南松所覆盖,现存条件相对较好,出土器物有陶器、铜器、铁器、木漆器、鎏金、车马饰件以及“大泉五十”钱币等,文化内涵丰富。</h3> <h3>大觉寺,全称“大觉禅寺”,坐落在云南曲靖陆良县城南门外真理街,是一座隐于闹市的佛家禅院。大觉寺历史悠久,始建于元代,重修于明万历,在明清鼎盛之际,被誉为滇东第一流大刹,其名望可与昆明西山华亭寺、太华寺相提并论,民国年间,系云南16座名寺之一。</h3> <h3>可渡河古驿道,位于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可渡河南北两岸,全长五千米,宽约二米,全部用青石板铺成。它北经贵州威宁到昭通和四川,南往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城经曲靖抵昆明,早在秦汉时期就是云南与内地往来的“国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