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之行(16):桥的真实故事

吴定远

<h3><font color="#010101"><p>&nbsp; &nbsp; 我这里说的桥,对我们中国人特别是中老年人来说是一座赫赫有名的桥,那就是南斯拉夫电影《桥》中的那座桥。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座桥是真实存在的,就在黑山共和国,就在杜米托尔国家公园,叫做塔拉河大桥。1969年拍摄的电影《桥》就是在塔拉河大桥拍的。</p><p>&nbsp; &nbsp; 电影《桥》的故事发生在1944年,德国纳粹在战场上节节败退,驻在希腊的德军准备撤往德国本土,而塔拉河大桥正在他们的撤退路上。南斯拉夫游击队决定炸毁大桥,截断德军退路,分割聚歼德军。德军当然知道大桥的重要性,派出一个团守卫大桥,并由反游击队专家党卫军上校霍夫曼指挥。游击队历经千辛万苦,与德军斗智斗勇,作出了很大的牺牲,最后成功炸毁大桥。</p><p>&nbsp; &nbsp; 也许很多人没看过这部电影,但一定知道电影插曲《啊,朋友再见!》,这首歌至今仍在传唱。“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请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再插上一朵美丽的花”,悲壮的歌声曾经激励过我们这一代人。这首歌是意大利歌曲,电影中的爆破专家扎瓦多尼是意大利反法西斯战士。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意大利语原文演唱的这首歌中听到的“贝拉”是“姑娘”的意思,歌曲原名应该是《啊,姑娘再见!》,1977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引进此片时,将歌曲译配成《啊,朋友再见!》,在那个时代也可以理解。</p><p>&nbsp; &nbsp; 电影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然而真实的历史是,桥确实被炸过,不过不是在1944年,而是在1942年;面对的敌人也不是德寇,而是意大利法西斯军队,炸桥是为了阻止意大利军队前进的步伐。电影是对真实的历史事件加以改编而成的。</p><p>&nbsp; &nbsp; 令人唏嘘的是,如今国家分裂,当年电影中共同合作过的演员们现在分属不同国家,不再往来,想再聚在一起来张合影照已经不可能了。</p><p>&nbsp; &nbsp; 今天我们就要去杜米托尔国家公园,就要去拜访塔拉河大桥。</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杜米托尔国家公园是个很大的公园,面积320平方公里,境内有15座海拔超过2000米的山峰,山峰间有深邃的峡谷和冰川湖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秋天的杜米托尔山区,美得醉人。以致令人疑惑电影中那冷峻坚硬的钢筋混凝土大桥,就在这如画的风景中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住在画中的人们,应该深爱这片养育着自己的土地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旅馆度假村也应运而生,旅游业是黑山共和国的经济支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nbsp; &nbsp; &nbsp;看到桥了。</p><p>&nbsp; &nbsp; &nbsp;大桥飞跃过塔拉河谷,塔拉河峡谷是欧洲最深的峡谷。</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跟电影中看到的一模一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nbsp; &nbsp; 桥头的铜牌标示:桥初建于1938-1940年,桥长366米,桥面离地149米。</p><p>&nbsp; &nbsp;&nbsp;</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大桥是五拱钢筋混凝土桥,初建之时为欧洲最大的公路混凝土拱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大桥有4根高高的柱子直插谷底,桥西第一根柱子上有铁梯,大概是维修用的吧,总不会是炸桥用的,呵呵!电影中为了知道大桥最脆弱的位置,游击队千辛万苦找到了造桥工程师,其实炸拱桥只要炸拱底就行了,拱的支撑一断桥必跨。至于炸哪根我看都一样,桥不管那一段垮掉都不是短期能修复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桥两侧有钢索连通两岸,供游客玩溜索用,10欧元一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工作人员正在帮两位游客解开保险装置下座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我们首先来到桥西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nbsp; &nbsp; 桥的北侧岸边立着一座纪念碑,碑文上写着:“这座纪念碑是博日达尔 . 祖季奇的母亲玛丽亚为其所建。博日达尔 . 祖季奇,南斯拉夫中尉,生于1915年,1941年牺牲。” </p><p>&nbsp; &nbsp; 很多人误以为他就是电影中“老虎”的原型,其实并不是。大桥被游击队炸毁是在1942年,而他在1941年就牺牲了。他是当时的南斯拉夫王国军队的军官,二战中南斯拉夫王国军队战败,博日达尔 . 祖季奇所在部队指挥官准备投降,轴心国成员匈牙利的军队前来接受,博日达尔 . 祖季奇不愿投降,掏枪击毙了匈牙利军队的指挥官,最后自己也壮烈牺牲。</p><p>&nbsp; &nbsp; 由于他不是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游击队的成员,他所在的南斯拉夫王国军队仅仅11天就被纳粹及其仆从国打败投降,并反过来进攻铁托领导的游击队,所以解放后没有得到国家的纪念,这是可以理解的。南斯拉夫解体后,他母亲和亲属们为他建立了纪念碑,安放在桥头,因为这里是他的故乡。</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nbsp; &nbsp; 桥头南侧的一座工程师之墓才是跟炸桥有关的,工程师拉扎勒 · 亚乌克维奇是电影中工程师的原型,他参与了1942年的炸桥行动,不过当时并没牺牲。两个月后意大利军队找到了他并把他枪杀在桥头。</p><p>&nbsp; &nbsp; &nbsp;他并不是大桥的总设计师和总工程师,他只参与了部分的工程建设,这跟电影中也不同。</p><p>&nbsp; &nbsp; &nbsp;不管个人的信仰如何,只要是为民族解放而牺牲的,就应当受到尊敬和纪念。</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从桥堍南侧看过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走到桥中间,塔拉河从桥下流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塔拉河并不宽阔,最多20米。现在是枯水季节,如果是丰水期,那挤在狭窄的峡谷中的河水一定是汹涌激荡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河东岸的度假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现在来到河东的桥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路边的小卖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往河西看去,左下的平台就是刚才玩溜索的游客下车的地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再看一眼塔拉河峡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离开塔拉河谷,来到杜米托尔国家公园的另一处景点黑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黑湖坐落于杜米托尔山的山脚下,长1.2公里,最大水深49.1米,是热门的旅游地。环湖有一条长3.5公里的人行小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黑湖由两个湖泊组成,湖对面隘口外还有另一个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沿着环湖小径行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前面有座供游客图中休息的小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从小亭处向对岸看去,那就是刚才来时的地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湖边生长着高大的松树和冷杉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环湖小径不一定全在湖边,有时要越过山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这就是大湖边的另一个湖,比大湖小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到此时间已经过半,环湖一圈肯定不止一小时,只好往回走,原路返回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离开黑湖往回赶。俗话说“风景在路上”,我不知道怎样形容一路上看到的美景,感觉就像来到了童话世界,美得不真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旅游选对季节非常重要,我相信现在是巴尔干旅游的最好季节。</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