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肥西县三河古镇旅游发展规划与三河古镇总体规划

醉爱山歌🍃

<h3>三河古镇景区旅游总规</h3><h3><br></h3><h3> 三河 水润的美人</h3><h3><br></h3><h3>“外环两岸,中峙三洲,而三水贯其间,以桥梁相沟通”。这是清代《安徽通志》中描绘三河古镇的句子。当代著名诗人舒婷曾把三河比作一位水润的美人:“我所结识的美人,天生丽质,无需锦衣彩裘披挂,仅以三条河流束腰,端的要多婀娜就有多婀娜。”</h3><h3><br></h3><h3> 婀娜三河,因水而顾盼,以水而润颜。她兼有周庄的温婉、乌镇的古朴、西塘的俏丽、南浔的恬然。她聆听过春秋战国“鹊岸之战”的鼓角铮鸣,洗礼过“三河大捷”的枪林弹雨,浸润过唐诗宋词的古典风情,吟唱过清末民初一唱三叹的《小辞店》,又见证过刘同兴隆庄的繁华、李府粮仓的丰足,以及万年禅寺的香火。而现代文明又给她披上了瑰丽曼妙的纱巾,于是,这个枕水而居的美人,便惊艳了一方尘寰。</h3><h3><br></h3><h3>【规划背景】</h3><h3><br></h3><h3>三河具有2500多年历史,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条河流贯其间而得名。历史上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家云集之地。三河镇现存古建筑核心区面积达8.74公顷,区内街巷格局完整,传统功能健全,韵味和肌理依然清晰。以现存较完整的西街、南街、东街为骨架,前店中坊后居的古建筑为街景,以原有建筑功能和特色传统商品为依托,基本保持着古时三河的繁华与生活原貌。</h3><h3><br></h3><h3>三河以水乡古镇为特色,荟萃了丰富的人文观景,形成了江淮地区独有的“八古”景观,即古河、古桥、古圩、古街、古居、古茶楼、古码头和古战场。三河镇上连片的古民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有白色的马头墙,还有小青瓦敷盖的双坡屋顶,是皖中地区少见的晚清建筑群。古街从古码头起,沿小南河,向南绵亘2公里,路面全用青色的大块条石铺砌而成,经历千百年风吹雨打,人行车压,尽显古朴苍桑。两侧店房鳞次栉比,黑漆鎏金的店招匾额,悬挂于门楣上的八角玲珑的挂灯,深幽的一人巷长满的青苔,无不透溢着浓郁的古风神韵。</h3><h3><br></h3><h3>考察发现,三河古镇存在诸多问题:</h3><h3><br></h3><h3>定位不明。古镇紧邻安徽省会合肥,且位于巢湖之岸,环合肥旅游圈与环巢湖景观带上有诸多景区,大都是休闲主题,且市场定位趋于一致。</h3><h3><br></h3><h3>特色不显。三河古镇景观上有“八古”,文化上有遗迹,历史上有名人,民俗上有美食,但是有特色文化,缺乏特色项目。</h3><h3><br></h3><h3>产品不新。古镇内诸多景点还延续着“进门排队买票、抬头文字介绍、坐下吃饭睡觉、游览重复绕道、商品千篇一律、玩完回家一问啥都不知道”的局面,缺乏体验性、互动性产品。</h3><h3><br></h3><h3>布局不合。古镇管理体系不理顺,缺乏统一布局,文化不串联,给人一种零散混乱之感。</h3><h3><br></h3><h3>对此,我们采取了“品牌驱动、差异发展、文史活化、区域联动”的规划思路。</h3> <h3>【形象定位】 千年水镇·风云战场·名人故地·民俗画廊</h3><h3><br></h3><h3>千年水镇</h3><h3><br></h3><h3>三河镇原是巢湖中的高洲,古名鹊渚,又名鹊尾、鹊岸,后因泥沙淤积,渐成陆地。唐宋以后,三河周围的河湖滩地逐渐兴筑圩田,绵延数十里,使这里成为鱼米之乡。三河镇又是一个以米市为主的繁华商埠。清光绪《舒城县志》记载:“三河镇百货交通,为庐郡南一大都会”。</h3><h3><br></h3><h3>风云战场</h3><h3><br></h3><h3>三河古镇地处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三河即为吴、楚两国交争之地,《左传·昭公五年》记载的“鹊岸之战”就发生这里。南北朝时,此地为战略要地,发生多次大战。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攻下三河,建立水军。晚清咸丰年间,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在此聚歼湘军悍将李续宾、曾国华的清军6000余人,史称“三河大捷”,古城墙、古炮台、太平军指挥部旧址、大捷门等遗迹和遗址至今尚存。</h3><h3><br></h3><h3>名人故地</h3><h3><br></h3><h3>三河古镇地杰人灵,自古名人辈出,军、政、学、商界不乏英杰。宋太祖、宋太宗幼年曾来到三河,留下了“二龙街”和“皇水井”的传说。淮军领袖李鸿章仓房,两广总督张树声、四川总督刘秉璋、著名爱国将领孙立人和爱国侨领董寅初故居至今完好。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少年时代为躲避战乱曾随母客居三河镇。另有新四军高级将领孙仲德,以及巨商豪贾刘锦棠、施道生、彭钟乔、王良志等在此生活过的遗迹。</h3><h3><br></h3><h3>民俗画廊</h3><h3><br></h3><h3>三河地处江淮之间,水运发达,商贾云集,南北文化在此冲撞、交融,形成“皖中”文化,人文荟萃,气象万千。建筑风格兼具北方建筑风格和官式建筑特征,而民宅、商铺小巧、简朴、色彩素雅,更似皖南的建筑风格。饮食融南北之长,集徽、川、淮扬菜之大成,风味独特,色香醇厚,有“中国美食文化古镇”之誉。作为酿酒之乡,“三河大捷”流下“鹊渚十里闻酒香,三河美酒醉英王”的美谈。闹花船、车上轿、河蚌舞、花旦、兰花等传统民间文化,异彩纷呈,独树一帜。创始于200年前,并流传于皖中地区的庐剧,是全国知名的地方戏剧种,唱腔兼收民间小调、越剧等曲调,丰富圆润,深得民众喜爱。传统手工业发达,羽毛扇、木杆秤等工艺品制作考究,远销海内外。</h3><h3><br></h3><h3>三河镇自古水陆通衢,商铺林立,有“皖中商品走廊”之称。据传,为便于往来客商夜里识别,从前镇上的居民每家每户门上都挂着标有姓氏的灯笼。10街26巷的青石板处处散发着古韵幽香,以砖雕、木雕和石雕为装饰的民居诉说着一段段不凡的历史。古镇上原样保留的刘同兴隆庄展示了100多年前三河镇兴旺的商业,这里有米店、瓷器店、布店,总共有700多平方米,五进八厢32间,在这里,人们可以想象到当时门庭若市,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h3> <h3>【规划背景】</h3><h3><br></h3><h3>三河古镇,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流贯其间而得名,是八百里巢湖岸边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位于安徽中心城市合肥近郊肥西县境内,地处合肥前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三大名山必经的黄金旅游廊道上,东临巢湖,交通便利。</h3><h3><br></h3><h3>三河历史上有“八古”:古河、古桥、古圩、古街、古居、古茶楼、古码头和古战场。她从春秋战国“鹊岸之战”的硝烟中走来,她成就了诸葛孔明“羽扇纶巾”的英发雄姿,她沐浴过“三河大捷”的枪林弹雨,她聆听过一人巷里杨振宁少年时代追寻梦想的足音。</h3><h3><br></h3><h3>三河自然风光旖旎多姿,河塘相连,湖水交融,菱莲飘</h3><h3><br></h3><h3>香,杨柳婆娑,恰似一幅古朴的水墨画……随着岁月的积淀,这位枕水而居的美人,越发水润灵秀,韵味十足。</h3><h3><br></h3><h3>三河古镇虽于2007年8月被批准为国家级AAAA级旅游风景区,但其在随后几年中逐渐失去发展后劲,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景观价值和环境质量、服务质量上亟待提升。对此,肥西县提出了创建三河古镇国家级AAAAA级旅游区的战略思路,并与我们达成合作意向。</h3><h3><br></h3><h3>2013年11月,项目组对三河古镇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发现三河古镇存在不少问题。略举一二:</h3><h3><br></h3><h3>文化提炼不足</h3><h3><br></h3><h3>通过研究三河方志、年鉴、历史文化书籍等相关资料,我们不禁惊讶于三河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实地考察仙归桥、半亭、民俗馆、国粹楼等31处文化节点,却发现旅游主题不明,线索不清,内涵浅薄,形象模糊。</h3><h3><br></h3><h3>配套设施落后</h3><h3><br></h3><h3>镇内铺装破旧,植物景观破坏严重,三线裸漏,物品乱堆放,建筑物外立面风格不统一,体验项目少,陈展方式单一,标识不明显,游线难成体系。</h3><h3><br></h3><h3> </h3><h3><br></h3><h3>【创意亮点】</h3><h3><br></h3><h3>景区观赏游憩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是评价国家AAAAA级景区的重要因子。依据《景观质量评分细则》(细则二)的要求,对三河景区范围内的旅游资源从文化上进行挖掘提升。</h3><h3><br></h3><h3>文化铸魂</h3><h3><br></h3><h3>纵观三河的文化发展脉络,不难得出,水乡文化、太平天国文化、淮军文化、名人文化、美食文化等浸染在这座千年古镇的每一个角落。通过对各个节点的文化进行整合,在主题确定和形式设计上梳理文化脉络,将整个三河串联起来,达到“五步一桥,三步一景,一步一境”。</h3><h3><br></h3><h3>水景连线</h3><h3><br></h3><h3>水是三河之形,也是三河之神。三河因水而顾盼,以水而润颜。置身三河古镇,当然不能舍弃那古老的码头、斑驳的小桥、悠悠的小舟,以及婀娜的杨柳。在游线设计中,强调水、陆游览一线贯穿,让游客在水中能游览更多的景点,或步行,或泛舟,任性而走。</h3><h3><br></h3><h3>生态添彩</h3><h3><br></h3><h3>三河古镇景区的规划总面积为2.9平方公里,达不到AAAAA级景区规划面积不低于3平方公里的标准,考虑到现有区内以人文景观为主,缺少自然生态风光,且面积略嫌不足。故此将相距不足1公里、占地约0.2平方公里的桃花岛纳入创建范围中。</h3><h3><br></h3><h3>桃花岛是三河一处美丽的世外桃源,位于的三河古镇东部,杭埠河和丰乐河交汇地。岸边绿植丰富,流水环绕,桃花盛开时节,花影摇曳,倒映水中,此时此地,三河,这个水润的美人儿,恰有“人面桃花相映红”之意境,是游客休闲漫游的好去处。规划将此地打造成桃花岛浪漫婚纱摄影基地,临河建造三河民间音乐文化广场。三河古镇核心区以古镇文化为特色,桃花岛则以生态休闲为特色,生态与人文相得益彰。</h3><h3><br></h3><h3>【项目典范】</h3><h3><br></h3><h3>根据《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细则一)规定的相关标准,对照景区现状,对景区的可进入性、交通、游线、卫生、安全、通讯、综合管理等一一提出提升要求。</h3><h3><br></h3><h3>随俗雅化·原始农耕文化展厅</h3><h3><br></h3><h3>营建三河古镇原始农业文化民俗展示厅,反映几千年来三河人渔猎、耕织、火种、舂米、木雕、陶瓷、酿酒等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智慧,再现弹棉花、缧丝、刺绣等传统工艺,游客可参与其中,亲身感受古代人民的勤劳智慧。</h3><h3><br></h3><h3>近水楼台·三河核心文化标志景观</h3><h3><br></h3><h3>三河楼位于小南河畔,原为忠武阁、望月阁、三河古镇博物馆,历来为三河古镇标志性景观和最繁华去处。通过对楼内设置进行改造,将原有的家具、人物画像等进行重新归类布置,在二楼至三楼的台阶表面彩绘水波,渲染“古”与“水”。楼内的布局展示以“水”为纽带,将三河“古八景”微缩景观化,楼内是小八景,窗外是真水乡。</h3><h3><br></h3><h3>野渡舟横·三河楼水陆交通枢纽</h3><h3><br></h3><h3>三河楼入口区域介于民宅与景点之间,游客可通过水陆两道抵达景区,其入口区域空间大,集散功能突出,据此新建渡口一处,通过小南河将三河楼与整个景区的其他景点连为一体,建设三河水陆交通枢纽,实现“水上游三河”构想,打造“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境美。</h3><h3><br></h3><h3>【规划效果】</h3><h3><br></h3><h3>三河的“总规”和“5A提升规划”既突出了三河古镇的特色,又具有可操作性,在评审中获得了高度评价。自2013年全面启动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以来,三河按照规划方案有序推进,着力打造“大湖名城后花园、世界旅游目的地”,并取得了良好成绩。</h3><h3><br></h3><h3> 2014年11月,三河古镇景区顺利通过景区景观价值评定,成功拿到AAAAA景区入场券。当年春节,央视春晚对三河古镇的民俗风情表演活动进行了直播,让更多的人认识了三河。</h3><h3><br></h3><h3>2015年10月,国家旅游局在其官网上公示了一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名单,三河古镇景区榜上有名,由此迈进国家AAAAA级景区的殿堂,也成为合肥市首家AAAAA级景区。</h3><h3><br></h3><h3>近年,三河古镇景区按照既定的总体发展规划,借AAAAA级景区挂牌之机,乘势而进,被中国(安徽)旅游品牌节评为20个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递次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特色旅游景观名镇、全国最美宜居小镇、中国美食文化古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亚洲金旅奖——最具魅力乡村旅游名镇等多项荣誉称号,品牌优势愈发显著。</h3><h3><br></h3><h3>2015年上半年,全镇共接待游客156.4万人次,同比增长1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亿元,完成财政收入3571万元。完成招商引资2.8亿元。“十·一”黄金周期间,三河古镇景区共计接待游客量23.1万人次,同比增长17.26%;门票收入36.2万元,同比增长4.62%。</h3><h3><br></h3><h3>规划实施以来,古镇的基础设施的改善、景观环境的提升、文化习俗的保护与发掘,使古镇的文化氛围愈来愈浓。不仅吸引了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还增强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h3> <h3>【规划者说】</h3><h3><br></h3><h3>旅游古城镇开发四大症结的关键在人,所谓古代建筑遗存只是一个旅游背景和环境,游客的心动点还是落脚在古城镇生活居住的人,以及原居民的人文风情上。由于有居民的存在,对于旅游古城镇开发,不能等同于一个单纯的景区,而是一个旅游综合体。</h3><h3><br></h3><h3>本案包括景区旅游总规、修规和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提升方案三个规划,任务量大,规划技术含量高,由于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因而难度系数也大。规划中,秉承了保护与开发并重、传承与创新并重的理念,在传承古镇的历史文脉、建筑肌理和风貌基础上,通过旅游产业的植入,对三河两岸环境的整治和旧城改造,在开发空间、文化提升、景观提升、消费空间、游线梳理、人文与生态互补等方面大胆创新,进而提高居民和旅游双重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土地价值,打造汇聚历史观瞻、风情体验、生态观光、餐饮购物、宅院酒店、娱乐休闲、商务会议、情景再现等业态的旅游综合体。</h3><h3><br></h3><h3>桃花源生态景区及相关水域的纳入可谓神来之笔,它使古镇有了源头之水,在精神气质上,增加了灵性和意蕴,显得更加轻盈而毓秀;在差异化景观上,自然与人文形成互补,并拓宽了景区面积,进而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使一个单纯的观光地真正成为休闲地和度假地。夜间项目和水上项目的点缀,更是平添了江南水乡的风韵。</h3><h3><br></h3><h3>规划开发后的三河古镇,历史与现实贯穿,古建与水景相映,生态与生产互补,文化与市俗互通,居住与旅游兼顾,游览与体验并存,生活与休闲共融,既保存了古镇风貌和底蕴,又丰富了旅游产品文化品位和内涵,还形成了旅游产业集群。</h3> <h3>【宣传口号】</h3><h3><br></h3><h3>皖中古镇,水秀三河</h3><h3><br></h3><h3>水之灵,乡之古,心之约</h3><h3><br></h3><h3>【创意亮点】</h3><h3><br></h3><h3>以“水”为魂,还原三河风貌</h3><h3><br></h3><h3>三河源于水,灵于水,活于水,盛于水,水是三河古镇的灵魂。基于此,在空间布局及景观风貌上,着重体现水韵景致与水乡风情。</h3><h3><br></h3><h3>以“史”为骨,挖掘三河内涵</h3><h3><br></h3><h3>三河古镇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源于历史,高于历史,凝于历史,规划中的的每一个项目点,都围绕着古镇的历史展开,通过活化历史,让游客感悟和体验古镇的文化内涵。</h3><h3><br></h3><h3>以“俗”为体,展现三河业态</h3><h3><br></h3><h3>围绕独特的民俗文化打造三河“旅游+”新产业链,增强景区的体验性和与游客的互动性,体现“一店一品味、一街一特色”的风格。</h3><h3><br></h3><h3>【项目典范】</h3><h3><br></h3><h3>重点对民俗馆、董寅初生平事迹展览馆、刘同兴隆庄、三河楼、杨振宁旧居、孙立人故居和太平军指挥部旧址等七个节点进行了详细规划设计,通过特色创意,寻找引爆点。</h3><h3><br></h3><h3>民俗馆</h3><h3><br></h3><h3>依托现有用地,重新规划建设民俗馆,划分4大室内主题展厅、2大室外配套展区,以“民俗画廊”为支撑,动态展示“农业生产、居民生活、民俗风情、文化艺术、商贸活动”等主题,集中体现三河古镇民俗文化。</h3><h3><br></h3><h3>董寅初生平事迹展览馆</h3><h3><br></h3><h3>依据原状脉络,以时间为线索,通过董寅初的祖辈武勋、幼年成长、少年求学、南渡印尼、海外抗日、牢狱生活、华侨之家等人生历程,展示其从爱国青年学生逐渐成长为爱国侨领和社会活动家、致公党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友人的事迹。</h3><h3><br></h3><h3>刘同兴隆庄</h3><h3><br></h3><h3>刘同是三河历史上最有名的商人,刘同兴隆庄的变迁史就是三河商业兴衰史。规划立足于现有建筑结构,尽量还原三河人原有生活、商业风貌,再现繁华气象。</h3><h3><br></h3><h3>三河楼</h3><h3><br></h3><h3>此为景区内最高建筑,原名“国粹楼”,我们根据三河人文精神,定其为古镇地标,更名为“三河楼”。主要依托地理地貌,结合历史文化和农耕文化,将“三河楼”打造为“千年水镇、民俗画廊、名人故地、风云战场”的综合展示地。</h3><h3><br></h3><h3>杨振宁旧居</h3><h3><br></h3><h3>在杨振宁儿时生活过的地方,依托旧居,建一个科技体验馆。用科技手段,植入互动体验性项目,展示杨振宁孩童时代聪颖好学,少年时代勤学善思,青年时代在世界科研领域崭露头角的奋斗历程。</h3><h3><br></h3><h3>孙立人故居</h3><h3><br></h3><h3>孙立人“智勇搏取生前誉,弘毅铸就身后名”的人生信条是宝贵精神财富,有助于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场所的打造。根据孙将军生平,有选择地抓取“抗日扬威”典型事迹,再现其戎马生涯。</h3><h3><br></h3><h3>太平军指挥部旧址</h3><h3><br></h3><h3>此为古镇“太平天国文化”的集中展示点。建综合立体的三河大战风云中心,把三河大捷以沙盘、浮雕、壁画、图文等形式再现出来,增加游客的参与体验性,引领游客了解当年的大战历史,体味三河古镇的风云战场。</h3><h3><br></h3><h3> 三河古镇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提升方案精粹</h3><h3><br></h3><h3> 有人这样描写三河:过往的游船,犁开少女明眸一般的碧波,犁开静如处子一般的幽静。飞溅而出的一串串铃声般的浪花,落入岸边的柳荫,落入水边的花影,落入幸福生活里的三河人家。而那些临水照影的柳枝,随风窈窕着江南水乡的情韵;临河而落的古色古香的鼓楼民宅,亦跌入小南河的波影里,潋滟着水墨一样的诗意。</h3> <h3>【项目名称】: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旅游发展规划(2017-2030)</h3><h3><br></h3><h3>【项目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h3><h3><br></h3><h3>【项目规模】:471公顷</h3><h3><br></h3><h3>【项目投资】:109亿元</h3><h3><br></h3> <h3>1.项目难点</h3><h3><br></h3><h3>(1)留不住客,夜间经济尚未形成,旅游效益不佳;</h3><h3><br></h3><h3>(2)旅游空间局促,缺乏支撑全域旅游的重大项目,道路交通和景观风貌亟待升级;</h3><h3><br></h3><h3>(3)镇区建筑风格不统一,现代建筑、传统民居、皖南建筑、皖北建筑等杂乱无章。</h3> <h3>2.提升思路</h3><h3><br></h3><h3>(1)旅游要素体系优化:聚焦“舍不得的三河古镇”,让游客停下来享受“三河古镇生活方式”;</h3><h3><br></h3><h3>(2)空间布局优化:发挥古镇辐射带动作用,构建“日月同辉”空间格局;</h3><h3><br></h3><h3>(3)重大项目驱动:综合统筹引入重大项目,承载新业态、新功能。</h3> <h3>3.项目定位</h3><h3><br></h3><h3>以观光游览为基础,文旅休闲度假为主要方向,田园及湿地生态休闲体验为新拓展方向,集文化体验、农庄休闲、健康养生、研学旅游、生态旅游、主题度假等于一体,四季型全域精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h3><h3><br></h3><h3>4.发展战略</h3><h3><br></h3><h3>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市场导向、绿色导向、创新导向、可持续导向为指引,坚持六大战略:创新引领、极核推拉、文旅转换、和谐开发、夜色助推、全域休闲+。</h3> <h3>5.空间布局</h3><h3><br></h3><h3>战略构建“一核两极三带一区”总体格局。具体以古镇休闲体验核为核心,临湖旅游发展极、湿地旅游发展极为副中心,通过合铜旅游发展带、环湖旅游发展带、杭埠河旅游发展带三脉贯穿,带动田园休闲旅游区发展。</h3><h3><br></h3><h3>一核:古镇休闲体验核;</h3><h3><br></h3><h3>两极:临湖旅游发展极、湿地旅游发展极;</h3><h3><br></h3><h3>三带:合铜旅游发展带、环湖旅游发展带、杭埠河旅游发展带;</h3><h3><br></h3><h3>一区:田园休闲旅游区。</h3> <h3>6.重大项目</h3><h3><br></h3><h3>(1)桃花岛双养度假区</h3><h3><br></h3><h3>依托桃花岛优美的生态环境及开发潜力较大的土地资源,拉开镇域旅游发展格局,依托三水环绕湿地生态环境,发挥丰富水资源优势及湿地康养优势,弥补古镇景区大型亲水娱乐项目、休闲度假设施缺项,引进具有先进养生养老项目开发经验的大企业,构建国际化、精品化、生态化的双养度假区。</h3> <h3>(2)李府粮仓文创艺术区</h3><h3><br></h3><h3>将李府粮仓旧址打造为文创艺术中心,大合肥区域艺术家、文化创意人群到此聚会、休闲、召开发布会,成为小南河西岸核心吸引物。</h3> <h3>(3)小月埂风情休闲区</h3><h3><br></h3><h3>结合村庄拆并、学校搬迁,整合码头、牌坊、小月埂老街、三河粮站等资源,主打“小月埂浪漫风情”。</h3><h3><br></h3><h3><br></h3><h3><br></h3><h3>(4)书香文化坊</h3><h3><br></h3><h3>建设集青少年教育培训、研学休闲、书友交流、古籍收藏品鉴、读书节庆、书香主题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街区。</h3> <h3>(5)鹊渚商务湾</h3><h3><br></h3><h3>以鹊渚之名,利用独特的区位条件与生态环境,打造精品商务会议休闲基地。项目以商务会议休闲主体功能,弥补镇核心区缺少高端商务会议设施的短板。</h3> <h3>(6)江淮新水乡社区</h3><h3><br></h3><h3>以新中式设计理念演绎皖中徽派建筑,引领三河特色小镇社区建设,打造皖中水乡人居典范项目。</h3> <h3>肥西县三河镇总体规划(2016-2030年)》于2018年6月29日经肥西县规委会审查通过。</h3> <h3>根据《规划》,三河镇将建设成为世界名镇、江淮古镇、特色水镇。</h3><h3><br></h3><h3>在综合考虑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新镇拓展与产业转型升级诉求的前提下,提出“两轴两带多点”的镇域空间发展结构;镇政府驻地重点对空间布局、新镇建设、老镇提升、水系治理等进行了系统规划,通过理水、织绿、筑路、塑核、营城五措并举谋划三河,构筑三河未来发展的蓝图。让我们聚焦下文精彩内容吧。</h3> <h3>项目概况</h3><h3>1规划期限</h3><h3><br></h3><h3>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其中近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h3><h3><br></h3><h3>2规划范围</h3><h3><br></h3><h3>本次规划包含两个部分:镇域、镇政府驻地。</h3><h3><br></h3><h3>镇域 : 辖区面积72平方公里;</h3><h3><br></h3><h3>镇政府驻地 : 规划范围约6平方公里。</h3><h3><br></h3><h3>3规划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h3><h3><br></h3><h3>规划到2020年,镇域人口规模6.6万人,镇政府驻地人口规模3.5万人;</h3><h3><br></h3><h3>规划到2030年,镇域人口规模6.7万人,镇政府驻地人口规模5万人。</h3><h3><br></h3><h3>4城镇性质</h3><h3><br></h3><h3>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江淮地区的</h3> <h3>城镇建设用地规模</h3><h3><br></h3><h3>近期镇区建设用地规模为420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20平方米;</h3><h3><br></h3><h3>远期镇区建设用地规模为595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19平方米。</h3><h3><br></h3><h3>6发展策略</h3><h3><br></h3><h3>生态发展策略:水绿融城</h3><h3><br></h3><h3>理水成网,构建全域水系循环系统。联通城镇、坑塘、湿地,构建海绵城镇体系,打造全镇域超级海绵,强化对城镇径流雨水的排放控制与管理,从而实现缓解镇域内涝、削减径流污染负荷、提高雨水资源化水平、降低暴雨内涝控制成本、改善城镇景观的目的,引领示范区域生态建设。</h3> <h3>旅游发展策略:全域旅游</h3><h3><br></h3><h3>凸显特色,编织网络,链接区域。做强镇区,围绕旅游改造升级现状功能、补充完善度假娱乐功能,形成特色鲜明,丰富多元游不够,玩不尽的旅游体验。点亮镇域,在镇域范围内,依托中心社区构建新的节点,通过生态网络,联通古镇大湖,引爆区域:通过交通网络链接互动区域旅游资源,引领区域发展。通过合同公路,S315省道,升级现状村道和规划道路,南通同大百塘,汤池温泉、冶父山,西联舒城万佛湖,北接肥西紫蓬山、万达文化旅游城,构建一副山水田文城全景旅游网,打造一小时旅游圈。</h3> <h3>城镇发展策略:协同发展</h3><h3>区域协同:构建与周边区域的互动发展,吸聚合肥都市圈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领环湖十二镇人文旅游发展,差异化谋求生态田园旅游发展,协同丰乐、严店,共筑肥西环湖西岸三镇生态旅游示范区;与庐江同大镇、舒城杭埠镇同城发展,通过公共服务设施共享,共建小镇大城,带动同大旅游发展,促进杭埠产业发展。</h3><h3>全域发展:改变现状村、镇、湖独立发展的现状,通过交通廊道、生态廊道,联通镇湖,共享发展,围绕旅游,释放名湖古镇发展潜力,打造新的极点,多级发展,导入健康养生、创意创新、农业休闲新的产业类型,唤醒镇域发展活力。</h3> <h3>镇域空间布局</h3><h3><br></h3><h3>严守生态底线</h3><h3><br></h3><h3>结合生物多样性、巢湖水质保护要求、现状高程划定不同生态敏感区,明确沿湖重在保护的建设原则严格遵守巢湖风景名胜区建设,一级保护区主要是三叉河湿地,向外迁并现状建设,少量保留用于风景区保护和游赏观光,适度开展观光游览、生态休闲活动,二级保护区主要为镇区以生态建设和景点建设为主,三级保护区严控建设规模、协同风景区景观风貌。</h3> <h3>构筑生态防线</h3><h3><br></h3><h3>现实来看,三河镇区西部难以独立形成防洪,杭埠大圩拟将防洪标准提高至50年一遇,因此三河镇维持现有防洪体系,通过丰乐河右堤、杭埠河左堤和钱大山河东堤构建三河镇、杭埠镇联防共保的防洪封闭圈,保证防洪安全。</h3> <h3>生态网络建设</h3><h3><br></h3><h3>依托丰乐河、小南河、杭埠河、引江济淮线及规划水网形成不同等级的生态廊道,结合滨河生态带及镇域内各组团共同形成 “两纵三横”生态网络架构整合现状水系,构建生态水系廊道,联通现状坑塘生态水泡和湿地公园形成全域海绵体,生态水泡耦合乡镇建设用地,打造海绵上的乡镇。</h3><h3><br></h3><h3>交通体系建设</h3><h3><br></h3><h3>整体形成四横五纵镇域交通骨架。六舒三,四丰公路,014乡道,005乡道为四横,合铜公路、上三公路、徽州大道、引江济淮堤路、滨湖大道为五纵联通区域。沿主要水系骨架构建全镇域特色水上交通和慢行系统。</h3> <h3>镇域空间结构</h3><h3><br></h3><h3>规划依托路网在镇域范围内依托合铜公路城镇发展轴、四丰公路农业发展轴、滨湖旅游发展轴、六舒三滨水休闲轴,形成2+3+9+N的空间结构,即以新老镇区为核心、木兰、茶棚、滨湖为极点,9个社区为支撑的空间结构,缩减保留部分现状生态条件优越的村庄改造农村旅游服务点,构建富有人文生态旅游特色的城镇网络。</h3> <h3>镇政府驻地规划结构</h3><h3><br></h3><h3>水绿融城</h3><h3><br></h3><h3>镇区以建设水绿融城为引领,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主要河道构成水网骨架,内部公园采用下沉式绿地,利用内部域外围坑塘湿地形成城镇主要生态水泡,形成雨水收集,水体净化的雨水、活水公园,南部新增建设用地采取低冲击开发的建设模式,逐步柔化现状建成区硬化地面。</h3><h3><br></h3><h3>规划结构</h3><h3><br></h3><h3>规划将三河老镇区与新镇区联合考虑,形成一心两核四轴五区的空间结构,即一个生态绿心;两核:历史人文核、新镇综合服务核;四轴:合铜路发展轴、040县道发展轴、纬九路发展轴、三杭路—王祠路发展轴;五区:古镇旅游综合服务区、老镇生活区、桃花岛旅游度假区、新镇生活区、新镇文创区。</h3> <h3>公共服务设施</h3><h3><br></h3><h3>行政:新镇区集中建设镇行政服务功能;</h3><h3><br></h3><h3>医院:保留古镇三河医院,新镇区新建一所综合医院;</h3><h3><br></h3><h3>学校:古镇区三河中学更新改造,三河中心小学、杨婆小学保留并扩建,在新镇区新建1所小学;</h3><h3><br></h3><h3>体育:规划2处体育用地,其中,古镇区体育用地位于生活区南部沿水区域、人民大道与文化路交叉口,新镇区体育用地位于新镇核心区;</h3><h3><br></h3><h3>商业:古镇区南部集中建设旅游度假功能,新镇区配套建设旅游功能。</h3> <h3>市政设施规划</h3><h3><br></h3><h3>给水泵站:2座,新老镇区各1座;污水处理厂: 2座,新老镇区各1座变;电站:2所;消防站:2座,新老镇区各1座;垃圾转运站:2座,新老镇区各1座;排涝闸:老镇区3个;防洪堤:沿着丰乐河、杭埠河两岸留出防护堤,靠近老镇区防洪能力为50年一遇。</h3> <h3>历史的发展,铸就三河荣光。未来的三河,将以更长远的理想与抱负,走向世界舞台。让我们拭目以待,共同见证精彩!</h3> <h3>三河湿地公园规划</h3> <h3>肥西县将三河国家湿地公园,工程规划西起小南河,南至杭埠河,北至巢湖孤岛北侧 1 千米处,东至巢湖孤岛东侧 5 千米处,公园主体位于三河镇五合和滨光两村境内,规划面积 9114.6 公顷,湿地面积 8869.43 公顷,面积之大为合肥市湿地公园之首。</h3> <h3>三河湿地公园鸟瞰图</h3> <h3>动物之家效果图</h3> <h3>在入口服务设施功能方面,设置包括在建筑内部增加科普宣教的展示内容,具体为展板、科普栏、模型、文字、图片及公园的总体概述、建设情况、湿地本底情况、鸟类及典型动植物群落图解说明等。</h3> <h3>增设生态停车场、</h3><h3>二级景点名称标识和临河休憩设施,</h3><h3>进行绿化补栽和环境整治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