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添香夜读书

毛歌

先前读大学的时候,几个情投意合的同学总会问一脸古典文学样子的老师,到底中国古代文人的美妙生活是怎样子的?老师自然是经不起我们的疑问和好奇的青春气息的,摘下来老花的眼镜,瞳孔里反而放出一种单纯有趣的光来。三楼的教室外面,有着长长的走廊,走廊的外面就是一年四季发着沙沙声音的樟树林子。等到老师的眼光挪到树林的时候,就有一份神奇的感觉来满足我们的好奇。 于是,红袖添香夜读书这样的境界就从1983年那样的时代开始,分两个方向裹挟着我们的成长。而与这句话有着同样的奇妙的是:雪夜闭门读禁书。 红袖添香,似乎比雪夜闭门更加温暖,也更加能够引诱一颗年轻的心。你想一想,一个18岁的少年,遇见了这样的意境,想象力无限发达,不受阻碍,也没有那一份人工的惧怕,当然就会想入非非,以为老师所讲的应该是事实,时间里曾经真的发生,带着那一份期待,就对于晚清以前的文学有了额外的感情,也会在野史里去寻觅应得的感动,那些落在历史书一边的故事,恰好借了一点敏锐的神经而串联起所有的经典的记述,仿佛生命要放进去,成为其中的一员,被那些气氛所爱护着。 另一方面,后来所有的生活都把这样的美好一面覆盖了,甚至有着厚重的掩埋。偶尔一夜的到来,有星光闪烁,或者半夜里秋风起来,一地的法国梧桐的叶子,唰唰的响着。这才勾起过去的记忆,就觉得好笑。自己的一点想法,得了时间的眷顾,竟然不曾全部毁灭。很像一个人被活着掩埋,土,已经堆到脖子了,却有一口气链接,不至于马上死去,气息一线,生命也就有了勇敢的希望。 书,是书生所读的,就算是一切男子的行为,女孩一例的靠着书的一边站着,这样的绝对,也是含了无数的情感的。书生要会读书,才值得红袖添香。你那一份沉醉的样子,配得上你的红袖。你总不能扯起嗓门,大声的喊叫。这里面的动作举止是得着教养的滋润,不急不躁,温暖柔和,细细的步子,开了纸糊的窗子,让月牙儿进来一点点,绕过书生的桌子,便去取了香油,再碎碎的步子走到油灯的前面。这时候,是有影子的,夜的风,走了进来,也会摇曳着灯光。 书生会抬头,看见红袖的身影,那样的曲线是应该走过去,安静的拥抱着的。或者请她靠着自己,把书里精彩的一段轻声的念了出来,彼此有了会心的照应,就往日常的生活里加了亲切的善良和关怀。 要不然,借着光影的摇曳,且抛了书,生出来一段浪漫的行为,也在情理之中。后来的人讲心谈情说性,其实是一条路上的事情,一根枝条上的花朵,倘若分开了,哪一个部分都是枯燥和没有意思的。 这样的读书的夜晚,带着无限的情趣。你失去了情趣,文字的书本就会是可憎的面目,你失去了情趣,红袖的影子会扰到你的安静,或者你突然粗鲁起来,喉咙里冒出来"出去"两个字,就会全部打翻读书人的一点境界和美好的。 这是两个人的时间和空间,书,不过是道具,生命所关注的是一男一女的关系,亲切和亲密的温暖,成全了一份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命运。这命运和日子的安稳有着关系,肚子不至于饥饿,邻居是安静的本分,吵闹是白天的诗歌,夜晚一来,月亮和星空,清风和婉约的叶子就是最好的嘉宾。你还要花足够的灵魂活跃的力量,来感觉这样的所在。你得看见红袖的她与你的文字世界的关系,你得在足够长的夜读中,在文字所点燃的夜晚旷野的篝火中,去触摸她的发髻。 这样的活跃的感觉,才是生命的品质,她有一种道德的激情,真实的面对你的眼睛。她有一种淡约的微笑,从粉嫩的脸颊上涟漪一样的漂浮。你得挪开书本,去看看她的存在的更大的意义。失去了红袖,香,没有人添,夜,就会更深露重。 然后,你的夜读会成为真正的负担。 古代的书生,到底是自然社会的奢华。文化在他们的生命中寄予希望,书生只管用功读书,红袖是按时的添香,这样的关怀,与生命的意思相吻合着。当时的人习以为常,当事的人体验着人生的优雅,唯有我们这样的后来者,才有了无限的空旷和寂寥。 深夜里读书,本是书生的功课,一日如此,一月如此,一年如此,一生如此,文字的力量就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命,红袖的她,常常会站在纸糊的窗子一侧,为你默数着天上的星子,或者想起来一院的李花,哪一枝条上该有了涩涩的青李的出现了。 这里面的故事,从来就不惊诧历史的脚步,只是到了后来,读书的人少了,或者夜里读书的人少了,红袖就成为了一种幻影。懂得的人,可以把幻影变成真实,肌肤触摸,一如文字与手指的关系。不懂的人,光顾着叹口气,失去了思量自己的空间,实在非常可惜。 有一次,我见了一位奇异的女子,圆的脸上总有回眸的微笑,谈到书,谈到夜,谈到风雨和季节的变化,乃至于糅合了一份单纯人生的安静的美好,一切于她都是极其有趣味的事情,不经意露出自然的淡的纯的幽默,更加觉得人生的意思就不停的回眸她的回眸,而让我有了一生莫名的眷恋,以为古代书生夜读的红袖,应该就是这样的一种标本了。 于是,我便在我的夜读里,加了不安分的想法,及至于到了今晚这样深秋的雨夜,有了胡乱的想法,书,读不下去,听着飘过来的雨打着玻璃的窗子,思绪竟全在她的回眸的微笑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