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为落实思政课理念,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大文化观,我们重拾文化遗产,选择五年级上册第14课《中国龙》作为研究内容,进行“说课”、“磨课”、“听课”“评课”“二次备课”等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龙”的造型,了解龙的历史文化,参与画龙、舞龙活动,最终领悟“龙”勇敢奋进,开拓创新的精神。<br></h3><h3><br></h3><h3></h3> <h3>激情导入:以短视频给大家介绍龙的故事,请大家讨论交流联想“龙”的词汇、节日,历史。</h3> <h3>“感悟”:通过简单了解龙的历史初步感悟龙的精神。</h3> <h3>“探究”:通过网络视频资料了解龙的造型演变,了解和探索古代中国人朴素的哲学观和美好的精神向往,探究龙的造型演变的原因。</h3> <h3>“分析”:通过分析龙的身体各个部位造型独特,象征某一动物的身体部位,了解到“龙”集众多动物神灵的优点于一身,体会到劳动人民想要将众多理想加持到龙身上的美好心愿。</h3> <h3>在动手制作“龙”的过程体会“龙”的不同姿态,或飞龙在天、或潜龙在渊、或见龙在田。</h3> <h3>“创新”:完成任务二,以“龙”为元素,立足山西本土文化特点,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进行旅游纪念衍生品的设计。在继承的基础上革新,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掌握龙的造型演变和历史寓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体现综合运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h3> <h3>“展示与评价”:这一环节旨在让孩子们回顾所学,做总结,做比较,做评价,有利于对课堂内容的掌握。</h3> <h3>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习主席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当今社会,国际间除了显性的的经济实力竞争,还有更重要的隐形的文化竞争。学科界限在不断打破,美术与科技融合在一起,珍视文化遗产,培养民族情感,树立大文化观,这也是落实美术学科思政理念的必由之路。</h3> <h3> 课后美术组进行了评课环节,在课堂气氛,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给予肯定,其次需要注意教态语言的规范性,教学环节仍需仔细推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