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古城海陵千年史,凤凰城上话传奇。泰州,又叫“凤凰城”,素有“祥泰之州”的美誉,自古以来就被称赞为“儒风之盛,素冠淮南”。2019年12月2日,我们平桥区外国语小学一行五人来到这古色古香、人杰地灵的江南小城泰州,开启一段美妙的学习之旅。<br></h3> <h3> 此次的学习主题为“基于统编教材的深度学习”课堂教学观摩。</h3> <h3> 12月2日上午,我们参加了活动的开幕式和“凤凰教师专业拔节丛书”首推发布会。开幕式上,泰州市教育局王俊鹏局长致辞,泰州市凤凰小学刘卫军校长阐述了活动的意义。发布会上,杨九俊主编和江苏省教育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丁昌桂先生论述了“拔节”的含义,也对青年教师寄予了厚望,他希望年轻的教师们能从书中获取营养,疯狂地成长,最终像凤凰涅槃一样,让能力得到质的飞跃。</h3> <h3> 刘昕,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现任南通市虹桥第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h3> <h3> 上午的第一节课,是江苏省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刘昕老师讲授的一堂儿童母语审美教育诵读欣赏课,内容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它完美地诠释了“儿童母语审美教育”的精髓。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刘老师引领学生徜徉在古典诗词的意境里,反复诵读,反复品味。一读,结合预习,读出词的节奏、停顿;二读,结合注释,读懂词的意思;三读,结合背景,读出词人的心情;四读,结合写法,读出词的妙处。而每一次读,刘老师都要追问:这次读心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这层层递进、回环往复的设计不仅契合了儿童母语学习的特征,还巧妙地呼应了诗词“一唱三叹”的特点,儿童的学习渐入佳境,直抵审美教育的核心。</h3> <h3> 刘昕老师的课堂使用了恰到好处的配乐和画面,加之以反复的、形式多样的诵读,让孩子们入情入境,体会深刻。</h3> <h3> 祝禧,海门市东洲小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科研型教师、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海门市名教师。</h3> <h3> 来自海门中南国际小学的祝禧老师为我们讲的是王维的《山居秋暝》。她的课内涵丰富,扎实有效。律诗、平仄、押韵、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禅……涵盖知识面很广,信息量大,且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祝老师的课堂使用了恰到好处的配乐和画面,加之以反复的、形式多样的诵读,让孩子们入情入境,体会深刻。</h3> <h3> 两节课结束后,杨九俊院长、黄伟教授和冯卫东院长针对这两节课的精彩的点评让我们醍醐灌顶。</h3> <h3> 我们因此认识了椭圆式思维,了解了旧知的唤醒+新知的学习=能力的获得,也明白了学的高峰才是课的高峰,以及语文的学习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h3> <h3> 姜树华,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如皋市安定小学校长,“全国语文大讲堂”特约讲师。</h3> <h3>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高明的老师善于启发,使得学生也变得高明。下午,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的姜树华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一篇说明文《松鼠》,课堂上孩子们思维敏捷,金句迭出。</h3> <h3> 姜老师抓住第一小节重点讲解,且引申到其他作品对松鼠的描写,让学生切实感受说明文不同的语言风格。幽默风趣的语言,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学习,教师也不漏痕迹地落实了单元教学目标。读和悟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获得,一节课结束了孩子们仍感觉意犹未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