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质量提升的“路牌式”教学——记集灵小学省级孵化课题研讨活动

陈晓霞

<h3>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集灵小学,今天也散发着浓浓的数学教研的花香,难道是老师们借着冬天的梅花在赏花品香吗?让我们走进录播室,映入眼帘的是数学老师汇聚一室,共同聆听陕西省特级教师、陕西省学科带头人黄慧君副校长的《基于质量提的“路牌式”教学》专题讲座。<br></h3> <h3>  “导—学—议—讲—练”的“路牌式”教学方法是在2012年由黄慧君校长提出,历经五年的课堂教学实践、调查研究和理论总结,从而形成的一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它以有效学习、自我发展为目标,改革过去课堂教学按知识结构的逻辑顺序、教师逐层讲解的方式,转变为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现实学情定向导学,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度思考。</h3> <h3>  首先,黄校长对“路牌式”教学方法的理念进行了解读。她指出教育要尊重每一一个生命的个体差异,学会积极的等待,平等的交流。为学生营造思维的磁场,重视过程教育;为学生设计有过程的参与,注重思想的融合与碰撞;为学生提供素材载体,以显性素养目标带动隐性素养的形成。以此努力完善路牌式教学体现出简洁、厚实的分享式课堂,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构建、自我发展,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启迪智慧,完善人格。</h3> <h3>  其次,黄校长从5个方面阐述了“路牌式”教学方法的目的和意义。她指出在课堂中,大部分教师讲的太多,学生学习方式单 一,效率不高,学生的差异暴露不明显,学生的“潜意识”暴露不够,特别是不同想法、思路没有显现出来,而“路牌式”教学方法能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h3> <h3>  再次,黄校长对“路牌式”教学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深入解读。教师要做好“导向牌”“方向牌”“指路牌”“ 提示牌”。“导”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讲”的过程就是教会学生思考;“议”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自我建构、自我反思;“练”的过程就是建立知识的联系和迁移,衍生新智慧。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彰显教学艺术。</h3> <h3>  最后,陕西省科研兴校名星校长翟晓新校长对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行了的解读,指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h3> <h3>  在整个讲座过程中,令集灵的数学老师们如沐春风,汲取着春的营养,品味着风送花香的研讨氛围。许多老师表示,本次讲座让自己受益匪浅,不仅对“路牌式”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还为自己以后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路牌式”教学方法指明了方向。</h3><h3> 愿集灵在教研之路繁花似锦,科研之花永不凋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