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8岁时有一个成人礼,那仅仅是一个概念,真正的成人礼是从大学毕业踏入社会那一刻开始的。</p><p>成人的概念是什么呢?成人就是要独立承担民事法律责任,要上班赚钱养活自己,可以结婚生子当父亲母亲了。</p><p>成人了就别再懵懵懂懂,要有自己用心安排的计划。人生旅途要过上好日子,人生旅途要让人仰慕,人生旅途要更有价值,是从起步阶段的计划开始的。人生起步犹如一张白纸,几年或者几十年后,怎么绘画出美丽的图案,完全取决于如何制定计划。</p><p>辉煌始于计划,计划成就辉煌。</p><p>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计划,对大多数人来说,人生需要的计划应该有这些……</p><p>短期计划,长期计划。</p><p>时间计划,资金计划。</p><p>婚恋计划,成长计划。</p><p>经常有看见一些雄心勃勃,心高气傲的大学毕业生,连一些最基本的生活常识也不懂,连一些最基础的生存能力也不会,连一些最简单的交往礼节也不知。学校和家庭花费很多功夫,培养出来的是一个个奇怪比例的巨婴。所以,我们应该认真的计划一下如何成长,如何改变。</p><p>有许多企业对新入职员工要进行职场技能培训,既有高大上的东西,也有起步123的常识。宏美公司着眼于123一些简单的常识培训,仅仅对涉及生活、生存和交往等认知观念的基本常识,通过围绕建立人生计划的主线条来进行培训。当然,水平有限,我唠唠叨叨所讲的东西,大家可选择性的去思考接受。</p><p>人生计划有一些是基础性的,或者可认为是技术性的。有一些计划是实质性的,也可理解为战略性的。但所有的计划汇集起来,就是人生理想。理想不是空洞的,应该以各种计划来支撑。人生出发前制定好计划,再把计划一个一个的实现,人生理想就实实在在的抓在自己手中。</p> <p><b>1,短期计划</b></p><p>在相同时间内人生是多维度的。当我们面对不同的人生大事或者人生小事时,也许会感觉一团乱麻,特别刚成年的年轻人更是如此。别慌,如果你用心梳理一番,一些事情是可以在自己努力下被调整或者改变得随心所欲,实现调整或者改变所需要的就是计划,即如何建立计划和实施计划的过程。</p><p>为了事情简单化,年轻人可以从短期计划来尝试和理解对计划本质的把控能力。比如一些人生小事,诸如熟悉环境,学习一点小技巧,认识一些新朋友等等都划为小事,不能因为事小就摇摇晃晃的随意安排了。所有的计划应该是从小事开始,从一些重要的小事开始做计划,从容易到习惯训练自己。要明白在这些碎片式的小事上所形成的计划,可以堆积成一个个短期计划,但必须限期完成,随时清零。</p><p>比如拿熟悉环境来说,可能有熟悉居家的环境,所在城市的环境,办公室部门人员的情况熟悉,公司各种人物的情况熟悉以及一些可能的忌禁。如果懵懵懂懂的不做计划安排,走到哪儿算哪,就可能对你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些障碍。要想尽快克服自己刚出发一刻的障碍,需要有心有意的制定出不同应对的短期小计划。</p><p>比如上面这些要熟悉的环境,如果计划得当在相同时间,一个人只花费一个月就基本熟悉了,另外一个人也许半年时间也没搞清楚,优劣差距的表现是显而易见的。职场竞争的差距,从起步阶段就会拉开距离,领先别人一步,就可能步步领先。</p><p>由于生活或者工作中相同时间的维度是很多的,有一些是你必须面临不能绕过去的维度比如吃住行,有一些是你可以选择的维度比如休闲学习以及运动或者交友。优秀的人,除有效的计划能安排自己必须面对的维度,还可以对一些有所选择的维度做好计划去进行掌控。</p><p>短期计划是动态及多样化的。不同小事有不同的短期计划,有一些可以简单一点,有的却需精打细算仔细安排,目的就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有更多的计划掌控在自己手中,体会不同计划的收获,赢得更多人生主动权。</p><p><br></p><p><b>2,长期计划</b></p><p>这是相对于短期来说的概念。人生有一些计划是阶段性或者权益式的,比如考试某个证照,有一些却是长期的终身计划比如健康计划。</p><p>长期计划要解决自己人生的大事,比较重要的职业规划就是伴随自己一生的大事。几十年职业生涯时间,可能会面对不同公司的招聘或应聘,这是机遇和风险并存,也有绕不开的诱惑与陷阱。但只要计划是从人生利益最大化上综合考虑的,无论是追求动荡中的刺激还是享受稳定中的安逸,都会从容面对而不是手忙脚乱。</p><p>也可以这样认为,长期计划中的职业规划,原则是不要轻易换公司,但也不要痴迷沉沦在一个公司。在这个原则下的来来去去,应该是自己职业技能得到最大发展,薪酬尽可能高,事业及人生价值得到最大发挥。</p><p>长期计划是自己人生计划的主线条,有些是随着岁月平行而动,有些是随着岁月交叉相互作用的。比如学习计划和健康计划始终是平行的两条线,应该考虑如何利用好时间来有效安排。再比如,职业规划和资金收入计划是有交叉的,当选择永远打工时,你的资金收入基本会保持恒定的增加,不多不少 。但如果选择从打工者变成老板,也就是被忽悠自己去创业,你的资金收入就可能发生交叉,有可能会爆发式增加,也可能破产身无分文,风险与机遇收获是对等的。</p><p>长期计划也可以理解为人生的重点计划,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必须要有谋大事的追求,谋的什么大事不要急躁,要切合实际精细认真的做好功课,按计划一步一步实施。有计划或者无计划,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在收获计划和制定新计划中不断进步。</p><p>去年招聘招投标资料员时,遇见一个海南大学刚毕业的女生,我与她交流后觉得还不错,决定录用她,结果她当时没接受说再考虑一下离开了。十来天后,公司招聘不理想,于是打电话问她到公司来考虑好了没有?她回答说一直在找到工作,但不知道我这边是什么公司,招聘来做什么的。在我提示下终于想起来是应聘做招投标工作。她表示可以来再谈一下,我说欢迎。不一会又打电话过来,说忘记到公司来怎么走的了,要我重新给地址。我说你去找杨勐吧,杨勐当时通知你到公司的应该联系她。过了一会又打电话来说找不到杨勐的联系方式了。唉!这么混混沌沌脑子不清晰的人,根本不能做好招投标工作,于是直接拒绝她的应聘。</p><p>这个女生的问题就是,在对自己要应聘这样的大事上毫无计划。刚毕业多应聘多选择一下单位是应该可以理解的。根据自身条件,在对接心仪的公司以及薪酬待遇等选择上,首先应该做好上、中、下选择条件的计划,并对每一个需要应聘的公司做足功课,应该对该公司方方面面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对于你成功应聘是非常有帮助的。特别是去每一个公司应聘后,应该有一个简单的记载,然后根据记载的情况,进行比较选择,找到最适合你发展的那一家公司。</p><p>这个海南大学毕业的女同学,显然是没有认真做这些计划,去一家单位就丢弃一家单位的资料,更不用说做分析对比了,很简单粗糙的对待自己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p><p>无论短期计划还是长期计划,我们会无时不刻的面对,清清晰晰做好属于自己的计划,按计划安排自己的生活或者工作,优秀!</p> <p><b>3,时间计划</b></p><p>人活一辈子从形态概念简单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古人对时间有许多文字记述,不少文字讲到年轻人的时间非常宝贵,要只争朝夕,切勿荒废了自己的黄金岁月。</p><p>正因如此,一年365天每个人对时间态度不一样,决定了365天的收获不一样。</p><p>也许我们的时间计划是按年来制定,比如有春天计划,也有秋天的计划。或许有的人是按月来做计划,上旬要做什么下旬要做什么。比较精细的人更是按天或者按每个小时做计划。</p><p>时间太宝贵,浪费可耻。</p><p>这涉及到一个概念~时间颗粒,把时间细分成一颗颗颗粒,然后把颗粒抓在手上,分配在自己的生活、学习、交往、运动以及工作中。</p><p>如何科学而有效的消费时间颗粒,就是时间计划。</p><p>优秀成功的人因为要面对太多的事情,往往把时间颗粒分得很细,许多是按每分钟为单位作为一个颗粒。比如王建林会见记者或者下属,必须控制在15分钟以内,也就是说王建林把会见这件事的时间颗粒限制在15分钟时间。智慧人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效率非常高,拖拖拉拉或者磨磨蹭蹭不是习惯问题,而是智商有问题。效率高又做得周到精细,这就是智慧了。</p><p>原始的农民种地智慧含量很少,时间颗粒就比较粗糙,只需要做好春播夏养秋收的计划就有好丰收。</p><p>所以,我们做时间计划,针对不同的生活或工作内容,应该用不同概念的时间颗粒来支配时间。追求高效率既是手段,也是目的。</p><p>以每个人每天早晨从起床到出门这一件事,我们来推演一下如何花费最短时间可以出门,并以此安排更合理的时间颗粒,然后坚持规范?</p><p>按某分钟设定的闹钟起床后,时间颗粒是以每分钟为单位来进行安排的。</p><p>时间安排的关键点,一是处理好延时不可逆转的纵向时间,二是不同事情的交叉时间,三是同一时间内不同事情可以利用的时间差。时间计划就是面对这三种时间有不同的计划安排,特别是第三点时间效率的时间差,最值得仔细推敲计划。</p><p>我们可以先来个设定,比如从早晨起床后到出门的时间大约花费50分钟,在这个时间内要完成上厕所,穿衣整理,洗脸、刷牙、化妆,做早餐,烧开水,吃早餐等等。有了家庭小孩后事情会更多,另计。</p><p>在这些事情中各自需要花费的时间打个比方;上厕所8分钟,穿衣整理也需要8分钟,洗脸刷牙化妆需要9分钟,做早餐的操作需要3分钟,但早餐煮熟需要10分钟共计13分钟;烧开水需要6分钟,吃早餐也需要6分钟。我们把这些时间串连起来,如果全部按延时的纵向时间安排,累计相加正好需要花费50分钟可以出门。</p><p>但如果合理交叉时间,并按时间差来安排,起床后首先做早餐,同时烧开水,烧开水的6分钟时间就被做早餐时间包括了。再利用煮熟早餐的10分钟,至少可以把上厕所的8分钟完成了。利用交叉的时间差,起床后实际上只需要做早餐的13分钟,洗脸刷牙化妆9分钟,穿衣整理8分钟,吃早餐6分钟,共计花费36分钟就可以出门,比简单的纵向安排至少可以节省14分钟。为什么是至少?因为厉害的人还可以在上面的事项上打出时间差。</p><p>注意观察过送外卖的人没有?不是在冲就是在跑,对每一秒时间都抓得很紧。如果有时间磨蹭障碍的人,去做几天外卖就能体会到对时间把控不一样所形成不同结果的差异,改掉啰嗦磨蹭的坏习惯。</p><p>当然,对时间把控的计划要有繁有简,有长有短或许还要接受按部就班,要动静结合有节奏感。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松紧有度从容面对。</p><p>无论多繁杂多重大的事情,无论任何时候或者做任何事情,都要用时间差的概念去花费时间,养成习惯就是一个积极、紧张和高效率的人。有时间把控意识的人,等于是抓住了开启成功的钥匙。</p><p><br></p><p><b>4,资金计划</b></p><p>资金计划分为支计划和收计划。</p><p>每个人都是从花钱开始体会钱的概念,但许多小朋友对如何花钱没受到过培训,会经历许久糊涂乱花钱的懊恼。在独立生活后,慢慢的了解花钱的概念,交了不少学费才逐渐培养起合理开支的能力。</p><p>如何花钱,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从花费父母给的第一块钱,到花费自己挣的第一块钱,这也是一个人逐渐成熟的过程。</p><p>年轻人在资金的使用上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头重脚轻或者张冠李戴。比如考上大学离开父母后,父母每月给出一定数量的生活费,有同学可能是几天富豪一般生活后,大部分时间却贫穷潦倒饿肚子,甚至举债度日恶性循环。所谓资金开支的张冠李戴,就是花了许多不应该开支的钱,而必须要开支的钱却没资金去支付。</p><p>如何花钱不是天生就会的生存能力,家长或者老师可能都高估了孩子们的这项能力,以至于校园贷能在学校盛行。现在终于毕业上班了,起头的基本工资肯定都不会多,如何精打细算,合理安排是应该有计划的。</p><p>所以,今天我专门要讲资金开支计划,是为了从思维意识上培养金钱开支的好习惯,以增加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p><p>最担心成为一种好逸恶劳只图享受的废人,很有可能就是出发时缺乏资金计划安排能力,然后形成依赖别人的习惯。从依赖父母到依赖其他人,经常入不敷出的经历折磨后,慢慢变成心安理得享受超规格生活,把自己变成一个不能养活自己的废人。</p><p>最简单的资金计划可以按时间平均分摊,也可以用科目即必须的生活项目分列轻重缓急来安排,还要留下一些资金有余地用做特殊安排。当有了粗计划后再根据实际发生情况做精细调整,以致形成规律或习惯,长年累月下来,一种节简的资金开支生活状况,会培养自己较强的生存能力。</p><p>生存能力是辉煌人生最重要的能力。</p><p>相反,那些开支计划混乱或者因为计划不周形成贫穷与奢侈的冲突,自然会对自己的生存环境要求比较高,对职业或事业发展的选择狭窄,错失本应丰富的生活体验,容易走上人生单行道。自我狭隘后的心理脆弱,进入抱怨恶性循环不招人喜欢,或者年纪轻轻已经养尊处优。这样的人生谈何成功?</p><p>开支有计划并不是一味精打细算做穷逼,节省开支也不是为了去追求“苦行僧”。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一些必要的应酬开支要拿得出手,自己从容的潇洒还必须要有支付能力。钱财的支出要用在刀刃上,该支要支,该省要省,只有计划好了才能有从容和潇洒的条件。</p><p>支出计划与收入计划是相辅相成的,在支出上科学有度,就会有自己在收入计划上的张力。在收支上有掌控回旋的能力,才不会留下“吃相难看”的表现。</p><p>所以,有了从容不迫的支出掌控能力,目的是为了谋划实现一种更高收入。无论是放长线钓大鱼的收获还是有前因后果的收获,均以科学合理的资金计划为基础。</p><p>资金计划的意义是尽可能实现收入不是狗屎运带来的偶然高收入,而是一种稳定的不可推卸的高收入。</p><p>在资金收入计划上,要依据自己的职场计划来制定,这是一个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根据自己职场经验的逐步提升,对单位状况要做到恰如其分的评估,选择自己最适合的单位去坚守或调整,做到远大理想与现实相结合。</p><p>切勿好高骛远蜻蜓点水,不断的折腾自己。也不能没有主见完全接受别人的安排,要对自己的能力与奉献做出恰当评估。在吃亏精神前提下,找到合适又合理的参照物,恰如其分的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p><p>中国的职场人员无论公职还是私企,除了主线条收入外,在自己有能力有条件前提下,不能放弃次要路径的收入,也就是所谓的灰色收入。有些是用延伸工作时间换来的,有些是用自己特殊技能或者是某种资源获取的,获取的过程和手段比较讲究。但任何收入,不能伤天害理,不能动有不义之财,也不能伤害他人和单位利益,甚至不要太急功近利。总之,人生的整个收入计划,要用积极的态度去争取,但举手之劳和水到渠成的收获更容易让人接受。</p><p>资金计划与每个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观息息相关,每个人所理解的道理一定会有所不同,各人自己去体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资金计划。</p> <p><b>5,婚恋计划</b></p><p>婚恋观念与时代气息息息相关,照理说年轻人的婚恋方式别人是无权指点的,但有一个观点大叔要拼死给讲出来,这就是独身不可取。</p><p>婚恋是人生头等大事,从某种程度上讲,婚恋的结果就是人生状态的结果。人生的幸福与成就,或者烦恼与失败,唯有婚恋可以影响一生。所以,时代不同观念可以不同,婚恋计划却一点不能马虎。</p><p>看看那些确实独身的人,并不是个性的胜利,而是人生的失败。内心的空虚,成习惯的自私,固执的态度,掩饰不住孤楚一人的无奈精神形象。</p><p>勿需用一劳永逸的态度来选择伴侣,用开放的心态多尊重内心的感受,在坚守与调整之间把控好婚恋,人们对婚恋修正已经习以为常。只是,要有承担失败选择的心理素质,有错误就应该坦然接受惩罚。</p><p>婚恋的重要目的是养儿育女,越来越多的年轻夫妇在生儿育女上按兵不动,成为年老父母的伤心事,他们的理由很多也很充分。我曾经表达一个观点……作为一个动物,敷衍下一代是动物的本能。作为一个生物,生育功能不使用,实在是浪费。作为一个文明人类,享受母爱的快乐,承担抚育的责任,是生命最有价值的过程。所以,无论有多少理由,所谓丁克一族只能算自私的“废物”。</p><p>养育孩子表面看是一种磨难,其实是收获人生。人生最大的成就是生儿育女的多少,而不是官多大钱多少。身边周围,看见最有成就最能干的年轻人恰恰是有两个孩子的父母。多生育一两个孩子,会发生很多事情,经历很多难事苦事。所以,生育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是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越早要二胎三胎,收获的成就越多。</p><p>并不仅仅是讲一些空道理。公司为了鼓励员工生育,在工资制度设计上是相当给力的,比许多国企的条件都好。</p><p>人生各阶段年龄该干嘛是有规矩的,错过了会受到惩罚,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所以,婚恋计划是与别人无关的人生计划,要有强烈的个人意志,勿需受到环境和别人的影响。</p> <p><b>6,成长计划</b></p><p>与人生成长伴随一生的是要坚持不断学习。学校阶段的学习培养一个人的基础思维逻辑,这是人生出发的原点,也决定了一个人出发的高度。人生更重要的学习是从踏入社会后开始,人生丰富与辉煌,就是在不断学习中实现。成长计划首先要加强自己所从事专业的理论学习,这是立足社会的根基,必须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成为高精尖人才。</p><p>围绕自己从事的专业,还应该开拓旁类知识和专业的学习,使自己的专业能力有不同的发展线路,提供更多的进步空间。</p><p>虽然实践很重要,但要摆脱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干扰,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理论修为。在计划安排上要用零打碎敲的方式积累知识,克服安逸享受的精神状况,始终兜着一个再学习的刺针,用以收获自己的精神营养。</p><p>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扩大其他知识面学习,持之以恒,终究会成为一个有内涵有作为的优秀之人。</p><p>杜总曾经花费几年时间完成两篇历史小说的创作,就是在边学习边创作中完成的,每天给自己定下的计划是完成一百个字的写作。坚持下去,三年时间就完成了一部二十余万字的历史文学作品。如果不做这个事情,时光给杜总留下的是一个平淡的岁月,虽然也是日子,却缺少了少许的得意或者精彩。</p><p>成长计划有技术手段,更要有战略布局,不能甘于受命运的安排,人生的成长应该更多的抓在自己手中。要前瞻后顾,对长者要有敬仰之心,对未来要有敬畏之情。</p><p>很重要的一点,要做与众不同的人就应该跳出浮躁时代的框框,不做同龄“赶集人”凑热闹,特别是要抛弃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比如大众色彩普遍的三个不良行为~</p><p>1),迷游戏。</p><p>2),点外卖。</p><p>3),养宠物。</p><p>从来没有看见一位优秀成功人士沉迷于游戏中无法自拔。而问题学生和麻烦青年,大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痴迷游戏。青春被消磨在永远没有尽头的升级晋级中,在虚拟世界混了一身神兮兮的浊气,浇灭了年轻人在现实世界中应有的激情。</p><p>点外卖成习惯其实是由外到内可以看见的一种生活态度。看见你娇气很讲究只喝瓶装饮料,吃饭却依赖点外卖,胃里纯洁的水却与混浊劣质的外卖饭菜搅和在一起。爱吃外卖不仅是装了一肚劣质很脏的东西,还形成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精神形象。</p><p>年纪轻轻不养儿不敬老却养猫养狗养宠物玩物丧志。一旦养上养宠,不仅是栓住了自己的手脚,还消磨了奋斗的意志。也可以说纯属烂用爱心概念来满足自己廉价的感情依赖,属于傻善良,还容易错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情感。人与宠物的互动,属于五十岁以上老年人腐朽颓废的生活,不属于朝气蓬勃的年轻人。</p><p>对年轻人三个行为要特别提醒一下~</p><p>1),进厨房</p><p>学生时期因为功课压力大,父母疼爱没机会进厨房没关系,上班后无论独居还是合租,一定要把厨房的功课给补上来。</p><p>吃饭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也是频繁面对的生命形态,千万不能全部依靠别人。由简至繁,由粗至精做一些好吃的菜,既饱了自己的胃,也省了自己的钱,还积了自己的健康。</p><p>当你在做每一道菜时,无论是采购环节,清洗环节还是在制作过程,如果是别人做给他人吃的菜,是可以很马虎或者让人恶心的,不能用”眼不见心不烦”来安慰自己。生活有时是平淡的,但自己随时能制作一些美味,绝对是精彩,也是一种乐趣。有了家庭后,有一手好厨艺的他(她),地位一定要高那么一点点。</p><p>2),多交往</p><p>人生在两个阶段最需要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个是年轻时大学毕业到当父亲母亲前这阶段,另一个是人在退休后阶段,退休后人的开放交往状况,直接决定一个人的衰老程度。</p><p>此文只讲年轻人的事。胆怯,自卑和圈子少是年轻人不容易交往的主要原因。所以,年轻人要克服胆怯和自卑心理很重要。除了同龄人交往用同龄人的方式外,只要在年长者面前勇敢的展示出自己的青春与活力,就会受到大家的喜欢与欢迎。有比较多的社交圈子,还给你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帮助。</p><p>圈子是随着阅历不断扩展的,一个圈子套着另外一个圈,就像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不断增长一样。交往是需要资金支撑的,要量力而行。前面讲鼓励学习进厨房,如果有一手好厨艺经常下厨请朋友聚一下,钱花费不多,但效果会很好。</p><p>3),勿固化</p><p>优秀的年轻人都是挺自信的,小小年纪已经相当成熟。但自信过头就会形成一圈看不见的膜,把自己与周围隔离出距离,时间一久这个膜就把自己给固化了。</p><p>固化后的表现就是不那么谦虚了,亲和力也少了不少,在长者或者领导面前一副要平起平坐的感觉,可塑性消失,并且特别受不得批评建议。相对于曾经乖巧与谦逊的你,面部表情也严肃起来,别人肯定就不爱那么帮助你或者扶持你了。</p><p>尊重与欣赏是相互的,明明是一颗单纯简单的心,却给人假老练似的深沉,或者一副不知天高地厚的模样,这就是固化的表现。杜总认为,人的固化是难以避免的,到了一定岁数必然固化成型,油盐不进,故步自封。但越晚一点固化会少吃亏,把卑微的身段保持久一点,收获会更多。</p><p>按自己的思路拉拉杂杂写了这么多,不一定完全正确,但至少是我的一份认真,有一点传教士使命感的样子哈。信息传递并不是全方位的,有时候频道挺窄,有悟性对路子才可能有懂。包括自己的子女,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生命的好或坏是他们自己在过,操心过多没用。</p><p>但我必须得讲,你必须得听,因为我是长者和领导。至于你做不做得到,想不想按杜总讲的去做却是自己的权利,别人无权干预。如果这些唠叨对你们人生成长之路有所帮助,我就很满意了。谢谢!</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