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童话的世界! ——《皇帝的新装》教学案例

一泓清池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学习目标:</span><br></h3><h3> 1.圈点勾画出描写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语句,品析人物形象。</h3><h3> 2.深入理解故事主旨,体会作者对现实的辛辣讽刺。</h3><h3> 3.培养学生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h3><h3>学习重点:</h3><h3> 圈点勾画出描写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语句,品析人物形象。</h3><h3>学习难点:</h3><h3> 深入理解故事主旨,体会作者对现实的辛辣讽刺。</h3><h3>学习过程:</h3><h3> 一、看视频,导入新课。</h3><h3> (出示课件)</h3><h3>&nbsp; &nbsp;&nbsp;&nbsp;看视频,听歌曲,想一想,视频中的皇帝是怎样的皇帝?</h3><h3>教师&nbsp;:大家准备好吗?好!首先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个视频。同学们一边看视频一边听歌曲。想一想:视频中的皇帝是一个怎样的皇帝?</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学生:皇帝是一个爱美、可笑、愚蠢、虚伪……的皇帝。</span></h3><h3>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让学生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我采用了看视频、听歌曲、想问题的方式,导入新课。我让学生边看视频沈芯羽演唱的《皇帝的新装》,边想问题:“视频中的皇帝是一个怎样的皇帝?”视频形象、歌词搞笑,充满讽刺意味。一个爱美、可笑、可悲、愚蠢的皇帝展现在大家面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h3><h3>教师:首先大家齐读今天的学习目标。</h3><h3>(出示课件)</h3><h3>学生:齐读学习目标。</h3><h3>教师&nbsp;:今天,我们再次走进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看一看安徒生笔下的皇帝以及他的大臣是怎样的人。人物形象我来品</h3><h3>(出示课件)</h3><h3>二、人物形象我来品。</h3><h3> 速读课文,想想本文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圈点勾画出描写这些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语句,揣摩、品析。说说这些人分别是什么样的人?</h3><h3>温馨提示:“运用了......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生动具体形象的描写了......的情形或表现了......的心理(心情),塑造了......性格。”</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学生:自主学习,圈点勾画,归纳人物的形象。</span><br></h3><h3>师生:交流、补充、完善人物形象。</h3><h3>皇帝:</h3><h3>运用了心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描写了皇帝看新装之前虚伪、不自信的心理,看到“不存在”的新装时的恐慌的心理,穿新装之后故作姿态的愚蠢样子。刻画了一个爱慕虚荣、昏庸无能、穷极奢度、虚伪、愚蠢,自欺欺人的皇帝。 </h3><h3>大臣:</h3><h3>运用了语言、心理、神态描写。细腻的描述了老大臣看到“不存在”的新装时恐慌到镇定的心理;大臣们向皇帝介绍、赞美新装时谄媚情形,刻画了大臣们虚伪、自私,自欺欺人、随声附和、阿谀奉承的性格特点。</h3><h3>百姓:</h3><h3>运用了语言描写。细腻的刻画百姓虚伪、自私、自欺欺人、胆小怕事的性格。</h3><h3>骗子:</h3><h3>&nbsp;&nbsp;&nbsp;&nbsp;运用了语言、动作描写,生动具体形象地写出了骗子的贪婪、狡猾、伪善的性格特点。</h3><h3>孩儿:</h3><h3>运用了语言描写,刻画了小孩儿天真无邪、无所畏惧的性格特点。</h3><h3> (一篇优秀的童话故事不仅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还要有典型的人物形象。<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采用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人物的形象。</span></h3><h3> 如品味皇帝人物形象时,当学生找到第一段时,我先引导齐读第一段。</h3><h3>教师:“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趁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炫耀他的新衣服。”这句话强调了什么?</h3><h3>学生:“除非为了炫耀他的新衣服”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强调皇帝爱慕虚荣、生活奢靡。</h3><h3>教师:“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极尽夸张,它有什么表达效果?</h3><h3>学生: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皇帝爱新装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h3><h3>教师:朗读这段儿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h3><h3>学生:朗读应该读出自然嘲讽的语气,语调平缓。</h3><h3>学生:有感情的齐读朗读第一段。</h3><h3>学生:读“这是怎么一回事儿?”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哟,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是十二分的满意!”</h3><h3>教师: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读朗读时应该怎样读?</h3><h3>学生:一句“骇人听闻”,一句“最可怕的事情”,两个“难道”的反问都是皇帝心里所想,这属于心理描写,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看不见什么嘴上却极力的赞美,而且用了“极”、“十二分”程度非常深的修饰语。表现了皇帝虚伪、骄横。朗读时应该读出恐慌、傲慢的语气,神情表现出的自负。</h3><h3> 如品味老大臣的人物形象时,先找出描写老大臣的神态、心理、语言描写的语句。再读描写老大臣的心理、神态、语言的语句,揣摩大臣由恐慌到镇定的心理过程。最后归纳这些语句刻画了老大臣的虚伪、自欺欺人的性格。</h3><h3>&nbsp; &nbsp;当分析完皇帝、大臣、百姓的人物形象后,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上至皇帝大臣,下至观看游行的百姓,成百上千的人异口同声、自欺欺人的称赞一件“不存在”的“新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就是虚伪、愚蠢、自欺欺人。同时也有个性,如皇帝昏庸无能、穷奢极欲;群臣阿谀奉承、随声附和;百姓胆小怕事。 &nbsp;&nbsp; 骗子行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骗子投其所好,抓住了全国人的虚伪、自欺欺人的心理。骗子行骗成功还有哪些原因呢?接着分析骗子的人物形象。骗子行骗再高明,也挡不住孩子揭骗的结局。最后分析小孩的人物形象。 &nbsp;&nbsp; 这样先分析皇帝、群臣、百姓的形象,再分析骗子的形象,最后分析小孩的形象。过渡自然,衔接紧密。即让学生明白行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整个社会,上到权贵,下至黎民,虚伪成风;原因之二是骗子奸诈、狡猾、伪善。又让学生知道小孩揭骗成功的原因是小孩天真无邪,无所顾忌。为下一环节“深入理解故事主题,体会作者对现实的辛辣讽刺”做了铺垫。) &nbsp; 教师:分角色朗读,再次品味众多人物的形象,朗读时注意人物的语气。经典故事我来读。(出示课件) 二、经典故事我来读。 分角色朗读有关语言、心理、神态、动作的片断(24---37段)。 朗读时注意人物的声音、腔调: 1.皇帝(自负、骄横、盛气凌人。)&nbsp; 2.骗子(甜言蜜语、油腔滑调。) 3.骑士(随声附和)&nbsp; 4.小孩子(无所顾忌,声音清脆、响亮) 教师:强调人物语气。</h3><h3>学生:分角色朗读第24——37段。 教师:面对“不存在”的新装,大家都极力赞成。为什么会这样呢?主题思想我来答。小组合作,完成下面习题。(出示课件) 三、主题思想我来答。 1.所谓的“新装”根本不存在,但人们都不敢说自己看不见,这是为什么? 2.一个孩子最先说了真相,老百姓也跟着说了真话,而皇帝和他的大臣们仍然装模作样的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提示:第二题结合写作背景作答。 写作背景:18世纪末代9世纪初,丹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shē)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的民间故事改编,创作了本文,揭露了贵族阶层的阿(ē)谀(yú)奉承和虚伪透顶,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的社会的病状。 3.学习了这篇童话,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归纳。 1.所谓的“新装”根本不存在,但人们都不敢说自己看不见,这是为什么? 这里的原因可分两层。在故事里,人们都害怕说出新装不存在会导致自己被当做傻瓜,因此都装作看见了新装,这是第一层原因。深层的原因是,统治者的愚蠢、虚伪,使得他们看不见也不愿意看见真相。而在他们统治下,整个社会也都染了这种装腔作势、无视真相的毛病。 2.一个孩子最先说了真相,老百姓也跟着说了真话,而皇帝和他的大臣们仍然装模作样的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小孩子”寄托着作者对改变现实、戳穿虚伪的理想。老百姓们在孩子的带动下有了说真话的勇气,而统治者们却仍然装模作样,两相对比。显得后者更加可笑、迂腐。作者的立场也十分明显了。 3.最后以小孩子揭穿骗局来收尾,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所畏惧,敢于说真话。 (一场可笑的闹剧,给我们很多的思考。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揭露皇帝及大臣自欺欺人的丑行,讽刺了他们的虚伪和愚蠢。与此同时,我引导学生结合社会背景,归纳另一个主题:渴望人性的真诚。教育学生要敢于说真话的品质。 在主题归纳这一环节,我结合时代背景,揭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不但批判当时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虚伪、自其欺人的丑行。而且通过”小孩揭骗”这个情节,寄托着作者对于改变现实,戳穿虚伪的理想。与此同时教育学生一个诚实守信,敢说真话的人。让学生树立真、善、美,摒弃假、丑、恶。) 教师:愚蠢的皇帝在游行大典完毕之后?回到宫里,他会怎么样呢? 趣味童话我来写。&nbsp;(出示课件) 四、趣味童话我来写。 愚蠢的皇帝在游行大典完毕之后?回到宫里,他会怎么样呢? &nbsp;请展开想象的翅膀,为童话故事写一个别致的续篇。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童话最大的特点是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为了落实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愚蠢的皇帝在游行大典完毕之后?回到宫里,他会怎么样呢? &nbsp;请展开想象的翅膀,为童话故事写一个别致的续篇。” (这个环节的设计,即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nbsp;&nbsp;五、剧中角色我来演。 教师:剧中角色我来演,有请我班的优秀演员上台表演。 学生:上台表演。 (学生表演声情并茂,肢体语言丰富,效果良好。学生积极参与改编、表演。通过表演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能力,改编剧本的写作能力,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br></h3><h3>学生:齐读:教师寄语 说真话 &nbsp;讲诚信 作为一个人,要敢于正视现实,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我们要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一个有良知的人! &nbsp;&nbsp;&nbsp;&nbsp; 如果每一个人都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爱,那么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br></span></h3>

皇帝

学生

新装

虚伪

人物形象

描写

朗读

心理

愚蠢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