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向阳 不负芳华

我们的青春岁月,我们的1912汉语言

<h3>  人生一直在路上,而人生经历如同树木花草四季的轮回。2019年11月28日公共课部与文法系汉语言1912班在班主任徐娟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第五次自由课堂。这次的自由课堂由老师来分享她的自画像。同学们认真聆听老师的分享,也对自己的未来开始了畅想。</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五次自由课堂开课啦</h5> <h3>  在课堂伊始,老师在对自己的学习经历做了介绍,对自己前半程的每一个站点做了分享。丰富的经历是一种经验的积累,一种美好的回忆。对于同学们来说,青春是一个美好的词汇。“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充满着不顾一切的热血和勇敢无畏的浪漫。大学时期,正是同学们追求梦想,实现梦想的时期。</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风风火火那几年</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课堂氛围渐入佳境,老师讲述了支教雅加达的难忘经历。正如老师所说:“用不长的时间做一件难忘的事”。当雅加达洪水来临时不为恐惧而退缩,学生因礼仪习惯不同造成上课贸然离场而学会的忍耐,皆是经历的财富。老师用言传身教告诉同学们经历的可贵,希望同学们都能把经历当财富,把困难当升学梯。眼中有光芒,脚步才能更加坚定。</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遇见诗和远方</h5> <h3>  老师同时给同学们普及了支教时的干货知识。从“学生中种族、汉语基础、学习时间、性格特征”和“工作内容中文化活动、自编教材、演讲比赛、HSK考试”这两个大方面一一普及。给同学们丰富了知识面,增长了见识。</h3><h3><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学们对老师的经历充满向往</h5> <h3>  接着,老师对跨国际交流的问题也进行了说明。孙文先生曾寄予厚望:“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其言信然,奔腾向前的中华民族,其背后的涓涓细流源于每个炎黄子孙的家国情怀。而同学们生于华夏葳蕤蓬勃之际,当身处异国他乡时,应该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h3> <h3>  到最后,老师还给同学们介绍了印尼的生活。香甜多汁的热带水果,辛辣油炸的豆饼,以及打包牛皮纸以及芭蕉叶、手抓饭等都牵动着同学们的味蕾。以及雅加达人禁止用左手递东西,聚餐要用公勺等卫生习惯,入乡随俗,说的便是个个地区间生活习惯的不同。同学们既要尊重,也要遵守。老师的普及既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又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让同学们对印尼的风俗习惯产生了浓厚兴趣。</h3> <h3>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汉语言1912班的千里马竞选也即将开始啦!通过老师的经历讲述,相信同学们都受益匪浅,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那不妨趁现在来锻炼一下自己,积极行动起来加入千里马竞选吧!</h3><h3><br></h3> <h3>  在这个感恩节来临之际,汉语言1912开展了第五次的自由课堂。心血育桃李,辛勤扶栋梁。老师永远是同学们值得感恩的人。梁启超曾说:“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感谢老师对同学们的悉心教导。让同学们一起祝老师感恩节快乐吧!</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忘师恩 继续前行</h5> <h3>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时光匆匆便不再。让同学们来共同记录下这些美好的瞬间。</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课后小采访</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有一份炫酷的表情包,请查收</h5> <h3>制作小组成员(四组)</h3><h3>编辑:唐静雯、廖利亚</h3><h3>写作:袁新秀、陈凯琳</h3><h3>摄像:山昕、吕薇</h3><h3>校对:陈凯琳</h3><h3>指导小组:七组</h3><h3>顾问:徐娟老师</h3>

同学

老师

课堂

经历

千里马

汉语言

第五次

徐娟

陈凯琳

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