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映寿皇殿

刘晓青

<h3>前日京城喜降瑞雪,突然就有了去看雪景的冲动。一番寻思之后我们决定去景山看雪后的寿皇殿。那里曾是北京少年宫的活动场所,留下过我的足迹和美好记忆。</h3> <h3>(此图取自网络)</h3> <h3>(此图取自网络)</h3> <h3>寿皇殿建筑群是北京中轴线上第二大古建筑群,更是中轴线上唯一的皇家举行祭祀的地方,即“神御殿”。寿皇殿位于景山公园内正北面。包括殿前广场、内外两进院落和正殿、左右山殿、东西配殿,以及神厨、神库、碑亭、井亭、牌坊等附属建筑。是一组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h3> <h3>由南向北走近寿皇殿,迎面看到的是北面红色宫城上三座券拱门,及东、西、南三面各有一座高大的四柱九楼式牌坊,这东西南北四座建筑围成一个广场,是寿皇殿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牌坊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原为金丝楠木梁柱,后多次修葺,现已改为混凝土柱。夹杆石上有石镇兽,戗柱下有石戗兽。坊额均为乾隆帝所题。</h3> <h3>宫门口两尊石狮据介绍是元代遗物,比寿皇殿历史还悠久呢!</h3><h3></h3> <h3>南面的“昭格惟馨”牌坊。</h3> <h3>西侧的“旧典时式”牌坊。</h3> <h3>东侧的“绍闻祇遹”牌坊。</h3> <h3>夹杆石上的石镇兽。</h3> <h3>戗柱下的石戗兽。</h3> <h3>进入宫门是寿皇殿的外院,其正北为寿皇门,又称蓟门,也是进入内院的正门。寿皇门四周有汉白玉石栏杆,八级台阶,中间为御路。御路正中有“二龙戏珠”丹壁石雕一座。东西两边的殿堂分别叫做“神库”“神厨”。另有宰牲亭、井亭,与殿堂相互配合,为皇帝祭祖时准备祭品提供制作场地和水源。</h3><h3>寿皇门的三座正门均不开放,游人走两旁侧门进入内院。</h3> <h3>井亭</h3> <h3>进入内院就是寿皇殿的核心区域了。</h3><h3>寿皇殿——正北宽阔的月台上是仿照太庙规制修建的寿皇殿。大殿建于须弥座台基上,月台正面三组、左右各一组台阶,各十二级。前面台阶中央为汉白玉二龙戏珠御路石。一对铜鹿和一对铜鹤分列于月台四角,两只铜鹤之间排列着四只巨大的香炉。寿皇殿庄重肃穆气宇轩昂,自成一体。属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建筑形式。</h3><h3>寿皇殿远景</h3><h3><br></h3><h3><br></h3> <h3>雪后初霁的寿皇殿辉煌壮丽光彩夺目!让我们从各个不同的位置来欣赏寿皇殿的雄姿。</h3> <h3>寿皇殿重檐庑殿式大殿九间,殿顶全部覆盖金色琉璃瓦,鸱吻南北挂镏金吻带。寿皇殿的梁、枋、檩、绗等全部为金龙和玺彩绘。整饰一新的宫殿在阳光下光彩夺目熠熠生辉。</h3> <h3>寿皇殿排水系统汉白玉龙头</h3> <h3>铜鹿</h3> <h3>铜鹤</h3> <h3>香炉</h3> <h3>寿皇殿内景。自清雍正皇帝将康熙先帝“御容”(遗像)供奉于此殿始,寿皇殿开启了他祭祀敬祖的历史,供奉着太祖以下各朝帝后的画像,陈列神龛、牌位、皇帝生前的小部分服饰、珍宝器玩、玺印和佛塔等物。</h3> <h3>云龙插屏。</h3> <h3>神龛</h3> <h3>紧邻寿皇殿东西两侧分别为衍庆殿、绵禧殿。</h3> <h3>在寿皇殿月台的东西两侧各建有一座高大的八角重檐碑亭。碑亭四面环廊,有独立台基,高度和寿皇殿相同,四周有石护栏。亭内是巨大的赑屃趺驮着7米多高的石碑,分别用满汉文阐述了乾隆皇帝重建寿皇殿的情况。碑阳为乾隆御笔“重建寿皇殿碑记”。</h3> <h3>东配殿</h3> <h3>西配殿</h3> <h3>琉璃燎炉</h3> <h3>寿皇殿院内绿树成荫古柏参天,柏树下都有树池,大多是乾隆二十年添建。42个青白石树池雕刻精美,十分罕见。</h3> <h3>明万历时期的寿皇殿院落轴线并不与明代北京城的中轴重合,而是整体偏东十几米。到了清乾隆皇帝认为明代寿皇殿不在中轴线上且规模又较低,不能体现对祖先的尊重,于是开始扩建寿皇殿,将明代寿皇殿拆除。乾隆十五年(1750年)新的寿皇殿完成,位置与北京城中轴线重合,建筑规制仿照太庙,体量和等级都大有提高。成为北京中轴线上唯一的皇家举行祭祀的建筑。<br></h3><h3>站在寿皇殿门前南望,煤山万春亭遥遥可见。</h3> <p>从景山万春亭北望,依次可见寿皇殿宫门、寿皇门、寿皇殿、地安门现代建筑群、鼓楼,勾勒出一条完美的中轴线。</p><p>寿皇殿建筑群的变迁印证着明清北京历史的变化,也见证了北京中轴线的形成过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