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等灵光出,挖一挖甘泉来

孤独松

<h3>  期中考试结束了,耳边又响起了老师们的一片抱怨声:“学生的阅读能力太差了,真不知道他们平时是怎么学的!”<br></h3><h3> 乍一听,这话好像没什么,老师们关心学生成绩,这很正常。但仔细一想,又感觉不对:学生阅读成绩差,怎么能把问题全归咎于学生呢?这样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平添许多烦恼,苦心伤身,不划算。</h3><h3></h3> <h3>  我倒是觉得,我们与其抱怨学生,还不如反思自己:“学生阅读能力这么差,我平时是怎么教的?”如果学生每次考试出现问题,老师都能这样反问自己,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并不断做出调整与改进,那么课堂效率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如果真能这样,还用担心学生考不好吗?</h3><h3> 可现实呢?不客气地说,常常是开头一幕的重演,基本上都把矛头指向了学生!那是不是说我们的教学就无可挑剔完美无缺了呢?我相信,即使是魏书生,也不可能自信地作出肯定的回答。且不说平常的课堂,单说老师们精心准备的各类公开课、竞赛课。好家伙,十八般武艺耍个遍,八仙过海显着灵。人人备课充分教案详尽,课件新颖精彩纷呈。课堂上,老师激情满怀,学说逗唱样样在行;学生身心愉快,听说读写面面俱到。下课铃一响,预设的各个环节顺利完成,犹如放喜剧电影一般在皆大欢喜中完美落幕。评课时,在一片“怎一个‘好'字了得”声中结束。可私下里,却又常常听到老师们感叹:“这样的课只能看一看,我可上不来!”这一叹,真是意味深长啊!可不是吗?要是每一篇课文,无论长短,都这样浓缩成一节课,一册书也就那么二十四五篇课文,岂不一个月就可以结束新授?学生要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都接受所有内容,那岂不个个成神童了?</h3> <h3>  且不说老师这样上课有多辛苦,也不说孩子有多累,单说人的接受能力,一个人怎么可能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让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提高呢?一节课预设的问题那么多,却又像放电影一样,一闪而过,学生毫无思考的余地,他们又能理解多少记住多少?说实话,我真有点同情学生,整个一堂课下来,老觉得学生就像牛,虽然看见满地的嫩草,却不能安心地吃上一口,因为一路上总是被老师这个放牛人硬拉着去吃前方够不着的草!老师为什么就不能放慢步子等一等?这样紧赶慢赶真的有用吗?你猛灌死灌,也不考虑人家是否承受得了?我们不是常常提倡常态课堂?不是提倡“一课一得”吗?我们的课堂,是不是操之过急,太一厢情愿、自我陶醉了呢?</h3><h3> 精心准备了这么长时间的课尚且这样,那平时的课就更不用说了。看来,我们还是少抱怨学生,相反,应该多多反思自己。我们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放低身段,站在学生的角度,多点耐心,多点等待,张弛有度,讲究方法,讲究效率,这样自然就能达成所愿。</h3> <h3>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幅题目叫《挖井》的漫画。漫画中画着一个小伙子,他高挽裤腿,挥着铁锹在挖井。他一口气挖了四口深浅不一的井,却始终没有找到水。在挖第五口井时,他刚挖了几下,就已失去了耐心,只见他嘴里叼根烟,留下一句“这里没有水,换个地方再挖”的豪言壮语便扬长而去!这个地方真的没有水吗?看画面就知道,土层的下面,一带清澈的地下水正静静流淌着。这个人挖的井中,有一口井离水已经近在咫尺,只要再坚持深挖一下,这个小伙子就能如愿以偿,得到甘甜可口的泉水了。可令人遗憾的是,他没有耐心,没能坚持挖下去,以致前功尽弃,空留下一身臭汗。我们可以想象,这个人照此下去,跑到其他地方,肯定还会是一无所获的。为什么?因为他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缺乏耐心,不能持之以恒,像这样,怎么可能找到水呢?</h3><h3> 这种情况何止发生在挖井人身上呢?教学中这样做的也不乏其人!因为课前对教材内容钻研不够,挖掘不深;课堂上问题肤浅,答案灌输,生成缺失。长此以往,学生灵光耗尽,师生又怎么可能品尝到甘泉的甜蜜?</h3> <h3>  当然,教学是门艺术,艺术是无止境的,我们应该教学不止,学习不止。我们教学上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像上面的小伙子一样,不仅不去弄清问题的根源,改正自己的错误做法,反而认定“这里没有水”而蛮干一气。只要我们平时善于总结,善于反思,就一定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我们要做教育的有心人,课前精研教材,吃透文本,多去关注学生,了解学生。课堂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多一点耐心,等一等,学生自然就能灵光无限;灵活运用契合学生实际的有效方法,多一点机智,挖一挖,学生自然就会才思泉涌。</h3><h3>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阅读能力中最根本的方法,还是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而品味语言,关键是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不能受方法的制约,应因人、因文、因时而随机应变。只要学生没有脱离文本、言之有理,就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并给予充分肯定,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品味语言的信心,不断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从而体验到阅读的快乐。</h3> <h3>  记得我在讲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时,我让学生找出环境描写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许多学生很快就把环境描写的语句找出来了:“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要准确理解这一环境描写的作用,对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回答中,有的说这是当时天黑的实际情况,有的说预示着危险越来越大……应该说,这些说法都有道理,只是还没有说到点子上。于是,我顺着学生思路提问:这句话里哪个词是关键?</h3><h3> “模糊!”学生异口同声地高声答道。</h3><h3> “那这‘模糊’一词仅仅指看不清地面吗?”学生顿时陷入了沉思。我也并不着急,而是让学生联系前后文细细思考,并让他们在小组之间尽情讨论。在大家时而七嘴八舌,时而满脸茫然之际,我顺势引导:“在这一环境里的人是谁呀?他当时处在一个怎样的境地?”这时,学生才恍然大悟。纷纷说道:“‘模糊’还指主人公思想意识的模糊,暗示主人公进退维谷六神无主的紧张害怕恐慌心理。”回答完美!</h3> <h3>  借此,我给学生总结出规律:“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都是为人物服务的,不同的环境对应着人物不同的心情。阅读环境描写的句子时,我们应该结合上下文品味出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h3> <h3>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这一句话的理解,我又抛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假如莫顿·亨特的父母没有来,他会怎么做呢?”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会大声地喊救命,有的说会自己慢慢爬下来……正当大家争得不可开交之时,我却看见一位学生坐在凳子上一动不动,只是嘴角上翘,露出一脸不屑的神情。我想,他一定是有了自己的看法。于是,我鼓励他站起来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他犹豫了一下后,大声地说:“他们说得都不对,莫顿·亨特应该会大哭!”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已笑得前仰后合,捧腹不止。我赶紧让全班安静下来,笑着对那位学生说:“你的想法的确是很特别,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那位学生不慌不忙地说:“同伴都走了,天又暗下来了,他在石架上下不来上不去,已经非常焦急、害怕、恐惧,甚至到了意识接近模糊的状态,你想呀,一个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能想出办法,说出话来吗?所以我想他一定只能大哭,哭得越响,传得越远,就越容易获救。”他的分析可谓入情入理,且语出惊人!他话音刚落,全班就已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br></h3> <h3>  真是意外的惊喜,意外的发现!这位学生有这样的看法,足以说明他对课文有了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对人物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所以才能在品味出环境描写的深刻内涵后,独具慧眼,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是何等的智慧!</h3><h3> 于此看来,学生的智慧是不可低估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只要引导得当,相信学生是可以不断给我们制造惊喜的。当然,要让学生准确品味语言,老师不要着急,要有耐心,等一等学生,让学生结合语境畅所欲言。哪怕是说错了也没关系,只要学生形成了思考分析的习惯,阅读能力自然就能得到提高。</h3> <h3> 冰心说过:“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是啊!哪一朵鲜花背后没有经历风霜雨雪? 从播种到吐露芬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有等待的煎熬,有奋斗的艰辛……但只要心中有信念,有锲而不舍的毅力,有不轻言放弃的决心,就一定有让人惊羡的明艳。</h3> <h3>  学生成绩不理想,不要抱怨,不要叹息,更无需彷徨,因为这只是暂时的。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反思,好好总结,我们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让学生成功“扬起理想风帆,谱写青春华章!”</h3> <h3>  但愿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等一等学生,相信他们的灵光终会出现;挖一挖教材,相信智慧的“甘泉”定能涌现!</h3>

学生

教学

课堂

品味

老师

我们

这样

阅读

能力

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