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蜿蜒在心间的路(原创)

邹荣华 47893646

<h1>  上周日,我们实现了一个酝酿已久的心愿,就是重走一回三十年前常走的一条小路。这条路是抄近从城里到妻子曾经工作过的佐坝乡中心小学的一条小路。妻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就来到家乡的这所中心小学任教。<b>这条狭长不平的泥沙路,多年来一直蜿蜒在我心间。</b>它留给我那么美好、那么青春、那么激情飞扬的记忆。这条路长约二十华里,出了县城,先走一段六、七华里县河通往龙感湖的堤顶泥路,过了人工搭建的县河简易便桥,再走一条狭窄弯曲的土埂路,插入县城到佐坝的大道(那时是沙石路面),走这条路比从城里走105国道转入佐坝公路到学校要省近十华里的路程。一九九一年妻子调到城里小学工作后,我再也没有走过这条路了。</h1><h1> &nbsp;</h1><h1> 时光荏苒,记忆中最美的时光,是难以忘怀的昨天。如今再走这条路,就是想回顾那段快乐而又辛苦的经历,追寻远去的青春记忆和美好的爱情感受,回味那时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那春夏秋冬骑行奔波的情景,像一张张生动照片时常闪现在脑海里,让我情愫萦怀,情思悠悠。</h1><h3><br></h3><h3><br></h3> <h1>  当天,我们沐浴冬日暖阳,在风和景明里满怀意象地再走这条路。我们骑车穿过城郊来到县河堤坝上,现在的坝顶已铺设了三、四米宽的水泥路,还安装了路灯,远远望去,水泥路面随堤顶逶迤前伸,像一条灰白色的带子向前方铺展,在视线里熠熠发亮,让人感到心畅神怡,堤坝外侧和平滩上铺着泛黄的小草随风摇曳,堤对面的河西山苍翠掩盖,堤内是县城的南郊和广阔的田野。过去坝身的内侧没有建筑物,如今一幢幢新盖的农家小楼鳞次栉比、与坝身平行地排向远方,水泥路上人来车往,川流不息,让人耳目一新。记忆中堤坝草面上被板车轮碾压和人踩踏出窄窄路径的印象已荡然无存,暌违已久的景象似是而非。</h1><h1> &nbsp;</h1><h1> 阳光下轻风拂面,我们骑车快行,感觉一身轻爽。由于干旱,通往湖里的河道见不到粼粼清波,近乎干涸,河床隆起块块沙丘,涓涓细流缓缓地从沙丘间流过。前方的河道正在新建一个排灌站,是重要的抗旱排涝水利工程。骑行约二十分钟,一个横跨河道的大桥豁现眼前,大桥正是建在以前过河便桥的原址上,能够行驶汽车。连接桥那头的一条道路正在兴建,路基已筑好,可以骑行。上桥左右环顾,阳光很暖,解开衣襟,笑迎来风,心中不由感叹,远山的静穆和近处的喧嚣在这里和谐相宜。这静与动、快与慢都是生命之河不可或缺的章节。想起三十年前在这条路上骑行的情景,此时,彼时,现在走这条路的感受迥然不同。</h1><h3><br></h3><h3><br></h3><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span></h3><h3><br></h3><h3><br></h3><h3><br></h3><h1> </h1><h3><br></h3> <h1> 那时我在城里工作,妻子在乡下的小学任教,两人的工作都比较忙,只有周日才能相聚。开始是轮流地走这条路与对方相聚,后来有了孩子,妻子既要上班,又要带小孩,非常辛苦。都是我在星期六下午下班后骑自行车往妻子那儿赶,下星期一凌晨又骑车赶到城里上班。</h1><h3><br></h3><h1> 傍晚时分走在这条坝顶泥路,好长一段路都没有一户人家,鲜见行人,寂寞而又孤单,路面不平,骑着自行车格外费力。尤其在过河时,只得扛起自行车小心翼翼地走在用木桩搭起的预制板桥面上,夜色晚时看不真切,过桥时一不小心就会掉到水里。过桥后走的是一条田间小埂,车龙头没把稳连人带车就会摔到田沟里。骑过这条田间小埂就可以插到通往学校的沙石大道,仍有十来里路程。下半年昼短夜长,骑到这里时天色已晚,好在路较阔,我乘着微弱的光,卯足了劲,快速地往前冲。当摸黑赶到学校,见到妻子和孩子,一身疲劳顿时就消遁了,感到既温馨又兴奋。 </h1><h3><br></h3><h1> 就这样,我在这条二十余华里的泥沙路上,春夏秋冬、风风雨雨、跌跌撞撞地骑行了二、三年。虽累,但心中有爱;虽苦,但心中有激情。在这条路上来回骑行,久而久之便对这路有了熟悉感,有种亲切感。它虽缄默无言,曲折而坎坷,随着自己不断地前行,离目的地越走越近,心里那些多余的东西便会一件件地卸掉,如释重负。这路是一本无字书,让我读懂了顽强坚韧的本义,悟透了生活的内涵。</h1> <h1> 那几年,我们互相信任,努力工作,彼此关心和牵挂。<b>这条路见证了我们爱情的忠贞,让我们懂得守护爱情、热爱生活的重要。</b></h1><h3><br></h3><h1> 那时侯,我们都年轻,积极要求进步,也很诚实。我热爱本职工作,认真负责,严守岗位责任制,从没有因为看望妻子和孩子而提前下班赶路,也没有因为凌晨返回城里上班而迟到;妻子在学校是班主任,热情肯干,细致入微,既要带好学生,又要哺育孩子,真的不容易啊。她授课的班,每学期学生考试成绩都是名列前茅,深得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的好评。我们就是这样互相激励,互相帮助,做好各自的工作。<b>这条路见证了我们分居两地在学习、工作、生活上的不易和努力。让我们真正理解到,人生的价值就是体现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之中。</b></h1><h3><br></h3><h1> 那时候,我体弱多病,但为了减少妻子的麻烦和担心,我总会坚持骑行在这条路上,按时到达妻子和孩子身边,坚持不懈,乐此不疲。<b>这条路锻炼了我的体质,磨练了我的意志和毅力,让我们知道,生命的活力、张力源自于持之以恒的运动和乐观的信念。</b></h1> <h1> 妻子的呼唤打断了我的回忆,我连忙骑上车继续前行。只见河道的下游还有一条高架桥跨河延伸到远方,这是新建的从安徽安庆市到江西九江市的高铁线, 至2021年全线开通。我们欢快地骑行在新辟的路段上,穿过高铁高架桥到达通往佐坝的大道。如今从城里到佐坝的大道或小路,都已铺成了水泥路,“村村通”和“通达工程”项目的实施,彻底改善了农村的交通状况,大大便利了农村人流、物流的畅通,促进了城乡的协调发展。近几年国家加大了美好乡村建设和扶贫攻坚的力度,农村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如今的中国大地到处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理想变成了现实。</h1> <h1> 我们没有去佐坝中心小学,而是来到妻子儿时读书和生活的故地。老家的房子现在已无人居住,弟妹们都已成家分别在外地工作和生活。村落里过去的一家家低矮破旧的房子已变成一幢幢小楼房,一条条水泥路将每家每户串连起来,干干净净的。乡村面貌的变化之巨令人赞叹!</h1><h1><br></h1><h1> 下午,我们又走这条路返回城里。二十多年后我们又一次走这条路,此时、此情、此景、此感受,让人思绪万千,感慨系之……在时间的版图上,人类的脚步始终前行,一次一次的跋涉中不断阅新,在这个嬗变的时代,让理想的光芒照亮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去追求万般生活的美丽愿景,为生命的维度作出一个全新的诠释。</h1> <h1> 岁月告诉我们,人的一生总是必然地走一些小路、弯路、甚至是山路,经历过许多的风风雨雨、跌跌撞撞,但每一条路都会有远方、有诗意,前程无远弗届。走着走着,路境会越走越宽,日子会越过越敞,生活会越来越活,未来会美好俱来。</h1> <h3>此文已选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