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胆总管结石,顾名思义即位于胆总管内的结石,其好发于胆总管下端。胆总管结石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在近年呈现出增长的趋势。</h3> <p>胆管结石治疗有3种方法:</p><p>1、传统外科开腹取石,创伤大;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取石术,因创伤相对传统外科小,目前为外科常用的手术办法。</p><p>2、消化科可采用内镜下ERCP取石术,即在胃镜+X线的指引下,使用取石网篮托出结石,需要专用内镜电刀切开括约肌。</p><p><br></p> <h3> 上图是内镜下取石术,</h3> <p>3、介入PTCD胆道推石术,因手术创伤小,仅有一个针眼大小的穿刺入路,不需要破坏括约肌的完整性,手术花费小,手术时间短,愈合快,在介入医生的推广下,正在临床广泛开展。</p> <p>病例1,老年男性,因肝区疼痛发现胆总管下段小结石。</p> <p>病例2,中年男性,因剧烈腹痛急诊入院,完善检查确诊为急性胰腺炎。MRCP发现了罪魁祸首,胆总管下段结石。</p> <h3>病例3,雷某,男性,因剧烈腹痛发热急诊入院,确诊为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罪魁祸首依然是胆总管结石。</h3> <h3>病例4,老年患者,因感染性休克入院。</h3> <h3>病历5 中年男性,胆肠吻合术后出现胆总管结石,导致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入院。</h3> <p> 使用介入方法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住院时间短,住院周期大约需要15天。病人花费低,手术总花费大约1万。最大的特点是微创性,全部手术都是在局麻下完成,手术用时大概1.5小时。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p><p> 介入手术不需要特殊耗材: 一套穿刺针,一套引流管,一根球囊,备用抗折长鞘,足矣。</p><p> 建议患者优先选用,如果介入尝试失败,再做外科手术也未不可。</p> <p>李建军 中共党员,主治医生,介入与血管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 。 2009年本科毕业于南昌大学,2012年研究生毕业于暨南大学,师从国内著名介入专家王晓白教授。从事介入诊疗工作10余年,擅长肿瘤疾病、血管外科疾病、脑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先后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在国内核心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对介入相关疾病有独到见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