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地狱之门”听起来不免让人不寒而栗,是指土库曼斯坦南部小镇达瓦兹附近的达尔瓦兹天燃气坑。</h3> <h3> 🔻从达沙古兹到达瓦兹,途经卡拉库姆沙漠。我们改乘四人座的越野车(包括司机一人)。加上领队和导游共24人,分别乘坐8辆汽车出发了。</h3><h3>广袤无垠的大漠,总是给我们一种单调的颜色,黄色,黄色,总是黄色。好像铺上一张黄色的地毯,偶尔也看到生長的植物。八辆汽车一竖排,飞奔起来,带起满天的沙尘。</h3><h3>看到远处连绵起伏的小沙丘,也是由黄沙堆砌而成,在夕阳的照耀下由黄色变成粉红色。</h3> <h3> 🔻到了,到达尔瓦扎天然气坑,这燃烧了整整45年的天然气坑。</h3> <h3> 🔻在“地狱之门”的四周,在夕阳的照耀下轮廓清晰,层次分明。丘脊线平滑而流畅,大漠深处的沙山,静覌日落的绚丽美景,目睹夕阳染沙的景色。</h3> <h3> 🔻“大漠风尘日色昏”,“穷荒绝漠鸟不飞”,昔日对大漠的描写,而今日成为旅游的胜地。</h3> <h3> 🔻天然气大火一直在燃烧着,风助火起,天色渐渐变暗,火苗奔腾跳跃,原来的星星点点的火焰连成一片,整个的坑都在燃烧,好像越来越旺。</h3> <h3> 🔻在44年前,前苏联的一支钻探队和地理科学家在该地区考察钻探天然气资源,突然之间所有的钻探设备以及临时营地都掉进了这个“神秘的地穴”。</h3> <h3> 🔻因洞里充满了天然气,没有人敢接近,为防止毒气溢出,无奈之下钻井队员点燃了洞口的气体,这一烧到了今天。</h3> <h3> 🔻这整整燃烧了45年,人们也不清楚会燃烧到什么时候,可惜这些天然气就白白的浪费样了,不过这坑中的储气量看起来是无穷无尽。</h3> <h3> 🔻天完全黑了,我们在此游客中心吃晩饭,达瓦兹村里人是靠坑吃饭。</h3><h3>晩饭后,我们再次来车到坑前,覌看在晚上的地狱之火。</h3> <h3> 🔻整个坑像一大团篝火,围成圆形,火光闪动,把周边照的通红,象无烟的红花,在静静的黑夜中,在沙漠中盛开,永不凋谢,这样一直开了45年。</h3> <h3> 这么好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利用它,而白白浪费呢?</h3><h3>土库曼斯坦人是这样回答:这儿的天然气杂质较多,开采需要将有毒的气体净化,会使成本很高。</h3><h3>对于世界第四大天燃气储备国,他们是有资本去挥霍。</h3><h3>我分析这天燃气是不会白白的浪费掉的,世界各国的旅游者们不远万里,来到这荒无人烟的沙漠之中,覌看这世界奇观,这是多么好的旅游资源啊!</h3><h3>或者是二者兼有吧。</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