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杏花春雨、大漠孤烟、小桥流水、长河落日……流动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犹如一把把钥匙,开启了解读中华文化的门窗。</h3> <h3>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重大场合引用中国古典诗词。他曾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h3> <h3>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古典诗词浓缩着中华美学精神,在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h3> <h3>12月1日,寒风呼啸,冷雨霏霏,万年党校二楼会议室却温暖如春,“2019年国培项目传统文化送教下乡项培训”在此举行。上饶师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陈晓芸教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诗意的审美鉴赏讲座。</h3> <h3>陈教授从传统文化的定义说起,将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内涵作为切入点,引领我们进入古典诗词鉴赏的美妙天地。</h3> <h3>“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陈教授本身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她气质温婉优雅,声音柔和动听,娓娓道来的授课风格,令人如沐春风,忘却了窗外的瑟瑟寒意。</h3> <h3>陈教授从古典诗词的优雅之美、壮丽之美、凄婉之美、情感之美这四个方面,以具体的诗词为例,带领我们进入古典诗词的意境,感悟其景其情,仿佛“沉醉不知归路”。</h3> <h3>从陈教授的讲析中,我认识到欣赏古典诗词之美的方法:</h3><h3><br></h3><h3>首先要知人论世,要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了解诗人的性格、气质及审美情趣;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h3><h3><br></h3><h3>其次要准确理解文学作品的语言,把握遣词造句的妙处。要注意字词表意的准确和推敲,要斟酌意象。</h3><h3><br></h3><h3>第三是要寻味声色之美,所谓声,是指声调、声律、音节,而色则是指文采,如此才能真正进入古典诗词的境界。</h3><h3><br></h3><h3>最后要体味诗词的言外之意,就一首具体的诗词来说,它可能具有表层和深层两种意义。表层意义就是语言本身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深层意义蕴含在表层的语言里。</h3><h3><br></h3><h3>只有通过深层美的鉴赏,才能充分体现诗词的艺术价值和存在意义,进而表现欣赏者的欣赏水平和创作者的艺术能力。</h3> <h3>如果说生命如花,那么古典诗词就是人生旅程中那一朵朵清郁的芬芳。</h3><h3><br></h3><h3>古典诗词如熏人欲醉的海风,轻轻地吹到脸上,感受海风,我们的心灵会因重新得到清洗而变得宽广。</h3><h3><br></h3><h3>古典诗词如沁人心脾的花儿,轻嗅花香,我们的内心会变得静谧而又安逸。</h3><h3><br></h3><h3>古典诗词如十里飘香的美酒,品读以后,我们的内心会变得澄澈而又豁达。</h3> <h3>对我们而言,既是一次诗词鉴赏能力的提升,也是一次诗意审美的盛宴。全场座无虚席,学员们在认真倾听,认真记笔记。这次国培让学员们收获很大,期望这样的活动越来越多,给我们带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邃的情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