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敖汉小米,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h3><h3>内蒙古赤峰市的敖汉地区种植和食用小米,自8000年前延续至今,是世界范围内种植和食用小米延续时间最长的地区,被称为“世界小米之乡”。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敖汉旗兴隆沟发掘出了粟和黍的碳化标本。经专家考证,距今8000年。据此,世界专业机构认证,敖汉地区为中国古代旱作农业的起源地,亦为欧亚大陆旱作农业的发源地。2014年,世界粮农组织在敖汉旗召开了“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学术会议。[6]</h3><h3>2013年05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敖汉小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h3> <h3>粟谷八千 小米礼盒, 敖汉有机黄小米的典范。</h3> <h3>产地环境</h3><h3>被称为“全球环境500佳”的敖汉旗,地处燕山山脉努鲁尔虎山北麓,科尔沁沙地南缘,山坡地较多,北部平原开阔、丘陵起伏,沙地居多,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全旗有2/3的耕地是旱地,是典型的雨养农业,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敖汉地区的杂粮种植成为闻名中国的杂粮主产区域。</h3> <h3>地理位置</h3><h3>敖汉旗处于北纬41°42'—43°01',东经119°32'—120°54'之间,四季分明,日照丰富,昼夜温差大,雨热同期,积温有效性高,是世界公认的蒙东辽西地区最适宜优质黍粟生长的黄金地带,在这种气候下生产出的杂粮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素有“中国杂粮出赤峰,绿色杂粮在敖汉”的美誉。</h3> <h3>敖汉旗地貌类型“南山、中丘、北沙”,土壤中富含硼、锌、铜、硒等微量元素,谷子等杂粮杂豆大部分种植在山坡地和旱坡地上,农户世代传承着施农家肥、轮作、套种、人工除草等古老的耕作方式,有效减少了化肥和农药污染,这里的杂粮不但颗粒饱满,适口性好,而且营养丰富。</h3> <h3>历史渊源</h3><h3>小米又称粟,在敖汉旗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2003年,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粟和黍的碳化颗粒标本经专家考证认为,这批距今约8000年的谷物遗存是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谷物的实证,比中欧地区发现的小米早2000多年。</h3> <h3>小米迄今仍作为敖汉旗及周边地区的主要种植作物之一,而且依然采用传统的耕种模式,沿用古老耕种制度和机制。敖汉旗已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主要候选地之一。</h3> <h3>生产情况</h3><h3>敖汉旗小米平均年播种面积在35万亩左右,总产量5000万公斤,成为敖汉旗杂粮种植业中的优势品种和地方特色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销售市场前景广阔,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9]</h3><h3>2017年,敖汉旗谷子种植面积达到90万亩。</h3> <h3>适口性好,营养丰富,金黄馨香</h3> <h3>营养价值</h3><h3>敖汉小米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营养丰富,质纯味正,香软可口,是平衡膳食、调节口味的理想食品,也非常适合怀孕期妇女及产后进补食用。敖汉的气候条件决定了根植于敖汉旱坡地的粟和黍耐干旱、抗倒伏、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等特点,致使当地谷子(粟)加工后的小米颗粒大、粒形圆、晶莹透明,其品质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所以有“敖汉杂粮,悉出天然”一说。</h3><h3>敖汉小米蛋白质含量丰富,与小麦相当,可高达10.66—10.92克/100克,不仅高于其他小米,而且还高于稻米和玉米。</h3> <h3>产品荣誉</h3><h3>2014年,中国作物协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授予敖汉旗“全国县级最大优质谷子生产基地”称号。</h3><h3>2013年05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敖汉小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h3><h3>2019年11月15日,敖汉小米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h3> <h3>生产商:敖汉旗惠隆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h3><h3>销售商:敖汉旗蒙通商贸有限公司</h3><h3>销售电话:17504866699</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