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手机,家长、老师、学生,你都做了哪些?

山东淄博刘国峰(多肉植物)

<h3>如今互联网信息时代,手机、电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缺少之物。然而现实中的矛盾也因这些电子产品的存在,而升级。</h3><h3> 多数中小学学生,处于社会求知中的一大群体,怎样控制或者调理使用频率,成了无数家长头疼的事情。或许无数家长都在叫苦不迭,部分孩子自制力本身就差,而又无法时时监管,导致了现实情况的恶化。</h3><h3> 究其原因,形成了一种家校互推的局势。学生家长责怪老师,而老师把问题留给家长。其实谁都没错,只是双方没有更好沟通去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家长责怪老师就连布置作业都是需要学生手机来完成,而每一位家长不可能在学生写作业时,时时监管,导致了自制力差的学生借机玩手机的现象。确实,作为家长但凡能够有时间去陪孩子写作业,谁不想?而如今的很多作业,倒不像是给孩子布置,反而是让家长重温上学时代。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低不等,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尽力后都能学好,也不是哪个天才一点就通,好的方式引导和关爱,是必不可少的。毕竟学生在校时间大于其它时间。试问老师都推给学生和家长,学校有何用?</h3><h3> 反过来,说一下家长。学校不是孩子唯一认知学业和社会的唯一途径。老师只是孩子求学路上的指引,并不是孩子日常一切的保姆,不可能为孩子的一切行为负责。自己的孩子无法约束,旁观者又哪来的义务为你做好一切?</h3><h3> 还有学生的问题。作为一名求学阶段的学生,哪个父母、老师是为了害你而管束的?谁不想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学生出人头地?今天的指引与管教,是因为你年幼还没有达到自立能力的前提下,辅助你更好的做好一个子女、学生的本职。将来的路还很长,生活的艰辛还有无数不可预知的发生可能,眼前是踏入社会前最需要做好的基础。如果你连基础都无法牢固,将来怎么更好地走下去?如何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如何回报老师教诲之恩,如何回馈社会?</h3><h3> 追根溯源,孩子迷恋手机电脑、叛逆等等问题,是谁的错?没有一个完全正确的答案。正因为如此,所以家长、老师和学生三方,才应该更好去沟通协调,找一个更合适的办法去因材施教。而不是攀比,谁家的孩子怎么不玩手机,怎么会很听话。孩子的各种能力参差不齐,一刀切的方式或许会成就一些人,但也会毁了一些人。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也没有谁必须为谁付出多少,只有懂得相互理解。</h3><h3> 今天抛开这个话题,不做更深层的追责,只为各自入题,去引咎各自的问题所在。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有自己的孩子,换位思考,如果自己的孩子出现等同情况,又会做如何处理?希望我们把真正的责任扛起的同时,更理性的换位思考。孩子年幼是无辜的,更是我们社会发展的未来支撑,请放开小我,深思而行之!</h3><h3> 欢迎社会各界,对于现下问题做出讨论,展开问题,延伸思维,对我们无法预知的将来提出你更好的看法!</h3> <h3>为了课堂玩手机,可以说学生们是绞尽脑汁,用了无数的“妙招”!</h3> <h3>从开始的偷偷摸摸玩手机,到了堂而皇之的目中无人。</h3> <h3>家长为了防止学生玩手机成瘾,软硬兼施,威逼利诱,最终无数人已表示无能为力。强制性的暴力杜绝,反而让孩子的叛逆心理升级,更加严重。当然也有少数孩子,接受批评,但依然不改的问题存在。这都是让家长抓狂的因素之一。</h3> <h3>为了杜绝学生在校玩手机,学校也做出了无数反“手机控”行为的“政策和对策”。可往往是事与愿违,加剧了学生的反抗心理。</h3> <h3>学校、家庭的双重压力下,孩子成了众矢之的。在无形中,孩子的内心萌生了一股极度挣脱束缚,逃离枷锁的心理。或许有人会认为过于夸张,但是这绝不可忽视问题的严重性。</h3> <h3>任何事情,强硬扼杀,不一定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关键。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坏习惯并非一日养成,想要解决问题根本,或许还需要多方共同合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去慢慢解决,否则欲速则不达!</h3><h3> 欢迎读到本文的读者,展开问题,文末留下您的观点和建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