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轮,带我走进东南亚的热辣夏天

下夕烟

<h3>  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正在南下,温度降到冰点,心情难免像天气一样变得凉飕飕。</h3><h3> 此刻总会怀念起东南亚的炎炎烈日,回想起船上的那段休闲时光!</h3> <h3>  用镜头捕捉到的精彩瞬间,记录下了美妙的旅行过程,邮轮行程中的“美时美刻”总值得回味和纪念。</h3> <h3>  由于这次旅行是上海组团的,我在去新加坡的前一天到了上海,把夜游黄浦江作为了整个旅行的开始。</h3> <h3>滨海湾集中了新加坡的地标,辉煌大气。姿态各异的现代建筑清新自然、立面轻盈,溶于自然之中,并没有给人“石屎森林”的生硬感。</h3> <h3>天生丽质难自弃。</h3><h3>滨海湾滂沱大雨,在踽踽独行中,总有美女不忘给自己来张自拍照。</h3> <h3>滨海湾花园</h3><h3>雷暴雨后的清晨,漫步于公园的小径,树木葱茏、花卉争艳。整个新加坡永远都是盛放的季节,公园弥漫着香气,让人心生愉悦。</h3> <h3>钢筋铁骨的超级树,是滨海湾花园的特色之一。</h3> <h3>牛车水,新加坡的唐人街。</h3><h3>牛车水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老街,并融入了现代的时尚魅力,使得传统中国味别具一格。</h3><h3>想了解南洋华人文化和历史,牛车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h3> <h3>阳光穿过吊扇,打在门窗上,仿佛是时光的印迹,金黄色的光影总让人觉得温馨而又祥和。</h3> <h3>骑楼是极具南洋风情的建筑,骑楼前的三角梅沿墙盛开,葳葳蕤蕤的,红到了窗边。</h3> <h3>佛牙寺</h3><h3>整个建筑规模宏伟,恢弘之气,一望即出。</h3><h3>佛牙寺香火鼎盛,是佛教徒的朝圣之地。</h3> <h3>牛车水是华人区,但在街的拐角出现了一座印度神庙,建筑风格与我中华迥异,折射出新加坡的多元文化特点。</h3> <h3>被我们渐渐遗忘的熟悉场景、戳中泪点的时光碎片却在新加坡牛车水的街头上重现。</h3><h3>我在前面驻足良久,面对逝去的童年,流水般的时光,感慨万千。</h3><h3><br></h3> <h3>邮轮启航后,穿越马六甲海峡。次日下午,到达了第一个登陆地点,马来西亚的最大港口巴生港。</h3> <h3>吉隆坡</h3><h3>故地重游,</h3><h3>在这座流光溢彩的城市里, </h3><h3>匆匆一瞥,已是惊鸿。</h3> <h3>马六甲</h3><h3>中学的历史、地理教科书都有关于马六甲的介绍,但未曾想过有一天能踏上它的土地。</h3><h3>三十多年后来到了这里,并且还是乘邮轮这种方式,走进了现实中的马六甲。</h3><h3><br></h3> <h3>这次上邮轮,订的是阳台房,可以在私人阳台上临海观景。</h3><h3>一觉醒来,船已泊在马六甲的对面。</h3><h3>这是我对马六甲的最初印象。</h3> <h3>六百年前,马六甲海峡曾是中国人用生命书写传奇的舞台。</h3><h3>六百年后,乘邮轮就能轻易到达这里。</h3> <h3>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马六甲古城列为世界文化遗址。</h3><h3>这个处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十字路口的古城,其浩瀚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底蕴被世界认可。</h3> <h3>海峡清真寺</h3><h3>时断时续的诵经声随风飘来,与海浪声相互交织, 声音似乎源自天籁,空灵而缥渺。</h3> <h3>寂寥的天空下,孤独的僧人背影静默如谜。</h3><h3>孤独也许是一个皈依僧侣的必修。</h3> <h3>瑰丽的阳光洒在僧衣上,更添厚重与神秘。</h3> <h3>伫立在圣保罗山的平台之上,马六甲海峡尽收眼底。</h3><h3>但可惜并没有见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壮丽景象。</h3> <p>远东传教事业的先行者圣方济各·沙勿略,登上了广东海外的上川岛,试图进入中国内陆,但明帝国的海禁使他只能望洋兴叹。还没来得及在中国实现自己的梦,就身心交瘁而死。弥留之际,他绝望地对着中国大陆喊道:“顽石顽石,你何时才能裂开?”</p><p>对“历史上最伟大的传教士”圣方济各的生平略知一二,没想到会在万里之外的马六甲不期而遇。</p> <h3>来参观古迹的马来小学生。</h3><h3>同学的合影照,女同学齐刷刷跪在前排,以免遮挡住男同学的脸。</h3><h3></h3><h3>可怜的女孩,从小就被教导成为一名奴隶,而男人则是国王。</h3> <h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h3><h3>航海家郑和的纪念馆大门紧闭,郑将军只留给我们一个背影,仿佛外面的喧嚣世界已与他无关,一如他航海时的初心。</h3><h3>他树立了一座和平与友好的丰碑,书写了一段关于中国人的海上传奇。</h3> <p>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p><p>圣保罗教堂已剩下断壁残垣,今天的到访者,仍能依稀看见当年的辉煌,以及俯瞰马六甲海峡的气魄。</p> <h3>有许多三轮车改装成的花车,是马六甲的独特游览工具。夸张的卡通造型,五颜六色的装饰,放着欢快的音乐,让喧闹的小城更显生动。</h3> <h3>马六甲河畔,粉墙黛瓦的中式建筑依水而建。</h3><h3>我想,六百年前的一个下午,郑和将军是否与我们一样,漫步在马六甲河畔呢?漫长的航海生涯是否触及了将军的乡愁,想到了家乡的秦淮河呢?</h3> <h3>马六甲河静静流淌,没有潮声,一片静谧,蜿蜒穿城而过。</h3><h3>如果马六甲河有记忆,那么她一定会记得岸边的人来人往与风云变幻。</h3> <h3>鸡场街,马六甲的唐人街。</h3> <h3>鸡场街上有许多福建、潮汕、海南的会馆。据介绍,会馆都有百余年的历史,有的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它的门后,也许藏着无数下南洋的中国人坎坷经历和艰辛创业的故事。</h3> <h3>古城鸡饭粒</h3><h3>走进店里,穿过不长的过道,里面别有洞天,饭店格局和潮汕的老房子是一样的。传统中式住宅、古朴典雅的中国风装修,结合水墨青砖粉饰的墙壁,餐桌椅四散在各个角落,头上天井旁的绿萝随风摇曳。竟毫无异国他乡的违和感。</h3> <h3>荷兰红屋</h3><h3>马六甲曾是荷兰的殖民地,荷兰红屋是荷兰殖民时期所留下的建筑物。一反东南亚风格,异常抢眼。</h3> <h3>二轮摩托车是马六甲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追随拍摄总能拍到动感的瞬间。</h3><h3><br></h3> <h3>马六甲沉淀了许多历史和岁月痕迹,不应匆匆而过。</h3><h3>我想,我应该还会再来的,再来看看明媚的、一见如故的马六甲。</h3> <h3>巴淡岛(BATAM)为新加坡人的“海上后花园”,距新加坡仅一小时船程。</h3><h3>巴淡岛是印尼国内仅次于巴厘岛的第二大旅游目的地,享有“小巴厘岛”之称。</h3> <h3>印尼民族文化村</h3><h3>椰林深处有人家,茂密的椰林中散落着几处民居,有的房子已破败不堪,看来并非富庶之地。</h3><h3></h3> <h3>在椰林深处,一块块标识牌虽然只有寥寥几字,却有灵动感和生活气,倍感可爱。像城市里次第亮起灯光的窗户,示意有人居住于此。<br></h3> <h3>当地的女子把鸡蛋花插入女游客的鬓旁,以博取几元小费。</h3><h3>鸡蛋花在女人的头发上明亮着,增添了无限风情。</h3> <p>天恩弥勒佛院</p><p>是东南亚最大的弥勒道场,是体验弥勒文化与智慧的场所。</p><p>在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印尼,华人<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虔诚地守护着自己的信仰,给人们带来一种安静而又磅礴的力量。</span></p> <h3>素食特色菜是恩弥勒佛院特色之一,寺院的义工正在制作素食。</h3> <h3>我所接触到的巴淡岛,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城市的景象比民俗文化村更为糟糕,目之所及呈现出一种混乱感。</h3><h3>当摩托车夹杂着巨大的轰鸣声在身后呼啸而过时,令人心生恐惧。</h3><h3>也许他们就是三十年前的自己。</h3> <h3>清风微凉,海天一色。</h3><h3>除了美丽的风景,邮轮上的精彩也不容错过。</h3> <h3>巴铁兄弟玩得正嗨,我被他们所感染,过去记录下了他们的欢乐场面。</h3><h3>Are you a Chinese?</h3><h3>Yes.</h3><h3>We are Pakistanis.</h3><h3>Oh ,Nice to meet you,We are friends.</h3><h3>Yes,We two countries are friends and brothers.</h3><h3>巴铁兄弟邀请我一起合影,执意要我站在中间,并有两个美女相陪。</h3><h3>这是我这次旅行中的高光时刻。</h3> <p class="ql-block">夕阳尚有一丝余晖,但邮轮上却已难以看清人脸的模样。这时,画面的光比足够大,我对着夕阳进行了测光并曝光,来了一张剪影照。</p><p class="ql-block">情侣的轮廓完整而生动,能想象得到年轻的妻子含情凝睇丈夫时眼中的一汪秋水。</p> <h3>静谧的清晨,蓝调特别迷人。</h3><h3>天海一色的蓝是最美的颜色,让人徜徉在美梦与现实之间。</h3> <h3>坐在邮轮的甲板上,坐看海上第一缕金色阳光,你会发现,浪漫其实很简单的一件事。</h3> <h3>日月同辉 </h3><h3>醉酒花间</h3><h3>无关我风月</h3><h3>将韶与华忘却</h3> <p>黎明时分,邮轮回到新加坡。</p><p>朝阳将柔和的金光洒在宁静的港湾上。</p><p>水面被阳光照亮的高光部分让整体暗淡的场景瞬间亮丽起来,为了保留更多的水面细节,我用了-3档曝光。</p><p>海面平静如镜,微风拂过,吹起些丝波澜,如金丝绸缎般。</p> <h3>万吨货轮沐海风而行,向着太阳的方向,穿越水天一色。</h3><h3>咫尺天涯或许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h3> <h3>邮轮众生相</h3> <h3></h3><h3>新加坡圣陶沙,素有“欢乐宝石”的美誉,是这次旅行的最后一站。</h3><h3>著名的鱼尾狮塑像,曾为海内外游客带来无数欢乐和回忆,据介绍,最近几月将面临拆除的命运。</h3><h3>一声叹息。</h3> <h3>从怡丰城远眺圣淘沙岛</h3><h3>风光旖旎的小岛,是旅游度假的最佳选择。</h3> <h3>著名的环球影城</h3><h3>上次来圣淘沙时,导游曾向我们介绍,任何年龄层都能在环球影城找到快乐。而这次导游跟我讲,像我这样的年龄,已不适合去环球影城了。</h3><h3>这次的导游看来是我的诤友。</h3> <h3>圣淘沙名胜世界是游客聚集的主要脉道,奢侈品店林立,是时尚人士血拼的必去之处。</h3> <h3>在邮轮上的几天清晨、傍晚,由于天气的原因,没有拍到完整的日出与日落。</h3><h3>在圣淘沙的西乐索海滩,却与一场日落完美邂逅。</h3><h3>也可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h3> <h3>日落之后,便是返航之时。</h3><h3>下次相见,不知何年?</h3> <h3>谢谢赏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