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木兰档案密码

老栓

<h3><b><font color="#ed2308">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br>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br>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br>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font></b></h3><h3>……</h3><h3><br></h3><h3><b>一首流传千古朗朗上口的民歌,一位至孝至勇不趋名利的巾帼英雄,字里行间跳动的让人热血喷张的英雄传说,以及身处万里关山心系故乡的柔情画意,无不让人迷醉让人遐想,赞美已经说不出口,仿佛字典里已词穷……然而,让人愉悦的诗句在细思之下愈觉汗颜,诗句中有限的信息在细酌之后慢慢放大,你就会发现,在诗句背后隐藏了诸多神奇的秘密,而一旦掌握了这个秘密的密码,木兰的生世之谜和替父从军征战沙场的故事便活生生地重现在你眼前,诗便不再只是诗了,木兰也不再是诗中描写的人物了,而你的感觉,仿佛就是穿越了一千五百年回到北魏,回到平城,你原本就是那个与木兰熟悉孰知,生活在她身边的某一个人,那个人是你,也是我,而我将要告诉大家的就是那个密码,揭开谜底的密码就是明堂。</b></h3><h3><br></h3><h1><b><font color="#ed2308">从“天子坐明堂”推断木兰“归来见天子”的年代</font></b></h1><h3><br></h3><h3><b>1995年,在大同市区东南发现北魏明堂遗址,面积达百亩,规模行制均符合史载。</b></h3><h3><br></h3><h3><b>北魏明堂是自东汉洛阳明堂以后,武周明堂以前,北中国所建的唯一的明堂,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北魏孝文帝提出建设明堂,建成于太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491年10月,492年正月正式启用,处理政事,493年8月孝文帝出发南征,494年3月又回到平城,494年10月正式迁往洛阳。</b></h3><h3><br></h3><h3><b>那么,木兰在北魏明堂觐见天子的时间段只有:</b></h3><h1><font color="#ed2308"><b>492年1月——493年8月<br></b><b>494年3月——494年10月</b></font></h1><h3><br></h3><h3><b>木兰出征归来并受到天子的接见不可能是她自己一个人,按诗中表述,她是随得胜的大部队一起回来接受嘉奖的,那么,这就需要一个回来的理由,也可以说是机缘。</b></h3><h3><br></h3><h3><b>据《资治通鉴》:(492年8月)乙未,魏以怀朔镇将阳平王颐、镇北大将军陆叡皆为都督,督十二将,步骑十万,分为三道以击柔然:中道出黑山,东道趣士卢河,西道趣侯延河。军过大碛,大破柔然而还。</b></h3><h3><br></h3><h3><b>“大破柔然而还”的时间没有提到第二年,那么,“还”的时间一定还是年内,也就是492年的年底前。</b></h3><h3><br></h3><h3><b>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只有这次战事和柔然有关,并且是大兵出击大规模深入作战,并且大败柔然将士还朝,关键还出现了“黑山”一词,诗中前文提到,木兰出征报到的军营前线,附近有个地名叫“黑山”,这不是巧合,而是同一个地点,由此可以推断,这支中道大军出黑山作战,而常年驻守黑山的木兰也参与了这次出击,得胜后木兰随大军一起回朝,并且在明堂见到了天子。</b></h3><h3><br></h3><h3><b>结论:木兰归来见天子的年代是公元492年的年底前。(待续)</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