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送温暖,共研共成长——陈海浪幼儿园名师工作室送教活动纪实

美友11163936

<h3>  为了更好地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切实开展好工作室的各项工作,2019年11月28日上午,陈海浪幼儿园名师工作室成员相聚在美丽而温馨的大阿镇幼儿园,开展送教活动。</h3> <h3>  活动分为4个环节</h3><h3> 🌼送教到园</h3><h3> 🌼讲座分享</h3><h3> 🌼教学点评</h3><h3> 🌼案例研讨</h3> 送教到园 <h3>  首先是由吴春招老师带来的中班音乐律动《蓝精灵的魔法汤》,运用的是约翰斯特劳斯的《加速度圆舞曲》,是典型的ABA三段体的曲式结构,吴老师以蓝精灵魔术师导入,魔法围绕整堂课,幼儿参与性很高;结合图谱让幼儿了解ABA的曲式结构,并用肢体律动表现旋律变化,让幼儿乐于在音乐中大胆表现!</h3> <h3>  其次是由黄钱女老师带来的小班音乐游戏《可爱的小蚂蚁》,这一活动设计适合小班幼儿发展的年龄特点;在活动过程中看到一群活泼可爱的蚂蚁宝宝们初次使用响板,并且能慢慢跟随节奏演奏呢;说明活动的设计是成功的。</h3> 讲座分享 <h3>  紧接着是名师工作室成员项路华老师带来的讲座《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h3><h3> 如何指导幼儿的区域活动,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则一直是我们教师不断努力追求的所在。对区域活动的观察和指导要注意用“心”和用“行”。用心观察,用行指导,在孩子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应放开手脚,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h3> 教学点评 <h3>  观摩两节精彩的音乐活动后,张园长就“在音乐活动中如何体现幼儿主体地位?”以及“活动创编与生成”做出要求,请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张元华园长做出总结:活动中吴春招老师让无形的音乐变成可视的图谱,在设计活动环节时有亮点;而黄钱女老师目标定向很好,但还需再丰富情境。希望两位老师在活动中都能抓住契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h3><h3> 工作室主持人陈海浪园长对两节音乐活动做出了点评,肯定两位老师的专业素养,对音乐的处理都有自己的想法。陈海浪园长更是提出:音乐活动要从选材、设计、展示、拓展四个方面着重考虑!首先选材教师应选择熟悉、能把控、更好表现的音乐。其次提到音乐活动的设计环节应是巧妙的,能引发幼儿思考的;更应考虑活动目标在过程中如何达成,幼儿的接受程度以及兴趣点所在。重要的展示环节教师应注重音乐的呈现,节奏的把握,考虑幼儿的倾听与感受。最后便是拓展环节,教师在结束环节中既要对本次音乐活动作出总结,也要注重音乐的延续,余味最是让人回味!</h3> <h3>  收获满满☺️</h3> 案例研讨 <h3>  工作室成员谢添杰老师先向大家分享《幼儿游戏案例观察与分析》的重要三部曲。一是注意(描述),语言、行为动作用白描的手法完整的叙述出来。不能带有主观性,动作、语言,更不能无中生有。二是识别(分析),要从科学的角度、结构的角度、材料的角度、从品质、从社会性,多角度的看问题。三是回应(策略),关注幼儿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h3> <h3>  交流分析案例,一起学习,共同进步🤔</h3> <h3>  时间在脑力激荡与思想碰撞下悄然而逝,一天的教研活动已是尾声。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今后,工作室成员将继续以开放、积极的心态,迎接优秀教育思想的火花碰撞,升华出精益求精的教育理念,不忘初心,不断探索,追求进步;真正发挥出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h3>

幼儿

活动

音乐

工作室

老师

园长

环节

名师

海浪

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