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9)陕西省青年教师名师带教 ——梁洋洋名师工作坊课堂观察诊断记录

🍓夏虹

<h3>  2019年10月25日,梁洋洋名师工作坊全体成员齐聚兴化学校,学习观摩坊内张雅蓉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第四章相似三角形之黄金分割。</h3><h3>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本章是继图形的全等之后集中研究图形形状的内容,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学习相似图形,离不开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黄金分割》将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加深同学们对比例线段和线段的比地认识,是第一节内容的延续和拓展,同时通过黄金分割在建筑、艺术等方面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因而,在整个几何学习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nbsp;</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科学视角下的“课堂观察”源于西方科学主义思潮,作为一种研究课堂的方法,发展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课堂研究专家弗兰德斯(N.A.Flanders)于1960年提出,后经不断修正:“互动分类系统”,即运用一套编码系统(coding system),记录课堂中的师生语言互动,分析、改进教学行为,则标志着现代意义的课堂观察的开始。</span></h3><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以下是本节课的一些观察情况:</span></h3> <h3>  张老师的本节课现实生活中的图片导入,让孩子们观察同一张内容的图片来用孩子们的审美来走进生活,走进美得源头——黄金分割。</h3> <h3>  张老师一步步的引发孩子们探究美的心理,让孩子们自己挖掘图形中的特点,进一步带着孩子们来一起探索五角星⭐,因为孩子们和老师,和全世界的人一样发现,五角星看起来总是那么协调,那么美…</h3><h3> 同学们在老师的引领之下,一起学习了黄金分割的概念。</h3> <h3>  孩子们经过老师的讲解,了解了基础概念之后,专心致志的独立完成导学案。而张老师则穿梭于孩子们身边,不停的观察着孩子们独学的状态…如果有孩子们发生了困惑,张老师就会及时的发现并且给一个小小的温馨提示,孩子们恍然大悟的小脸让观摩的老师看起来,那么的可爱…</h3> <h3>  孩子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学之后呢,老师对孩子们的学习结果予以点评,然后深化学习,让孩子们小组内讨论。小伙伴们积极的在组内讨论着自己对知识点的看法,以及分享以及的所学所想。</h3> <h3>  "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黄金比,那么,请大家根据学案中的提示,求一下黄金比吧</h3><h3>"</h3> <h3>  讨论之后,有同学举手起来作为代表来表达自己小组内的观点。并且,还有孩子在讨论的过程中,生成了对于线段黄金分割点的位置的讨论。由知识上升到思想方法,孩子们自信的回答,爽朗的笑声感染到了我们听课的每一位老师…</h3> <h3>  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黄金比,那么,请大家根据学案中的提示要求,计算一下黄金比吧!</h3> <h3>  有同学提出,可以采用方程的思想,转化未知为已知。于是上黑板,板演自己的思考过程。</h3> <h3>  孩子们每个人都积极的参与其中,用自己的思路在本子上书写自己的过程。</h3> <h3>  计算之后,张老师看了板演同学的过程,邀请同学们一起来检查,看看哪里有什么问题。同学们各个像个小老师一样,仔细的检查黑板上同学的书写过程,并提出自己的意见。</h3> <h3>  老师将同学们的意见综合之后,将更改部分,用红笔标注于题干之中。</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数学啊,来源于生活,只要你留心观察,有一颗善于思考的大脑,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奥秘。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怎么样去做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呢?</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同学们被勾起了好奇心,于是大家继续分组,小组讨论。如何利用尺规作图来做线段的黄金分割点呢?张老师带着孩子们,一步一步的示范给孩子们,同学们则在张老师的引领之下,顺利的做出线段的黄金分割点。并且予以证明。</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h3> <h3>  黄金分割,在很多的领域之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老师在幻灯片之中为同学们呈现了建筑与黄金分割,艺术与黄金分割,人体与黄金分割,家庭装饰与黄金分割,股市与黄金分割等等等等…同学们呢,则在图片中,欣赏感悟黄金分割之美。</h3> <h3>  张雅蓉老师的这节课,让孩子们经历黄金分割的引入及黄金分割点作法的探究过程,掌握数形结合法在数学解题中的运用。&nbsp;在现实情境中体会黄金分割的文化价值,并且培养同学们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自信心&nbsp;。&nbsp;</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对于九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对新鲜事物特别有兴趣。因此,张雅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他们生活的问题情境,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关注,会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较深层次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可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但须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拔高拓展的机会,对学困生也要有一定的展示平台,在难点的突破上要多动脑筋,让他们最大程度的参与其中。</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梁洋洋名师工作坊内所有成员,非常感谢张雅蓉老师为我们带来这样一节生动的欣赏美得数学课。工作坊主持人梁洋洋老师课后评价,<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在学习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优化学生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放心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学习的部分,可以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自己观察,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活跃的能动状态。从而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情境,直接从生活中提取素材进行数学分析,寻求解决办法。只有这样的数学才有无限的生命力,以此来形成学生的数学意识。</span></h3> <h3>梁洋洋名师工作坊成员合影</h3>

黄金分割

同学

孩子

学生

老师

线段

学习

张老师

工作坊

数学